周向力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2)
馬西莫·奧斯蒂(Massimo Osti,1944—2005)是一位專注于男裝創新的意大利服裝設計師。他自稱“實用服裝設計師”,熱衷于對傳統材料的顛覆與重塑,使傳統材料煥發出新的面貌與功能,追求完美的實用性。他曾在采訪中說道:“我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時裝設計師,我其實是在設計兼具功能和舒適度的服裝,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潮流。我想要讓衣服存在的理由基于對相應材料和形式的精確地研究之上。”①1996年,他被《Arena Homme Plus》雜志評選為“對90年代男裝時尚最具影響力的人”。

圖一 1995年,馬西莫·奧斯蒂在博洛尼亞的工作室內
馬西莫·奧斯蒂出生于意大利北部歷史文化名城博洛尼亞,是家中第三個孩子。完成高中后放棄學業,一度成為安耐力(Pirelli)的一名銷售員。1967年,23歲的馬西莫通過夜校課程,獲得商業圖案設計文憑。畢業后,他認為博洛尼亞的廣告行業仍相當不足,于是與朋友在當地開設了名為“CD2”的平面廣告工作室。在工作期間,他們獲得靈感,希望通過使用四色絲網印刷技術為客戶在T恤上印染定制圖案。當時意大利并不存在文化衫現象,而四色絲網印刷技術也僅局限于紙質材料上使用。這使他們迅速獲得了成功。1970年5月,馬西莫設立新公司專門用于生產他的第一個服裝系列,從此開始了他在時尚界的職業生涯。
馬西莫一生創辦多個服裝品牌。其中C.P.公司系列(C.P.Company)、伯尼維爾系列(Boneville)、石島系列(Stone Island)、馬西莫·奧斯蒂系列(Massimo Osti)仍在市場上廣受歡迎。各品牌的實體店鋪遍布全世界各地,同時也支持網絡平臺在線銷售。當前我國國內部分城市的商場內也有代理。
在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服裝設計之外,馬西莫還致力于不同的領域的嘗試。1988年,因心系環境問題,他贊助關于亞馬遜部落的紀錄片和贊助設計制造電動汽車。1991年,當選為博洛尼亞市議員。2000年后還參與了當地多個社區公益項目。
馬西莫·奧斯蒂能在男裝領域獲得成功最主要是因為他對于服裝材料技術的創新和對于服裝形式的追求。
在將絲網印成功運用于在服裝上印制圖案后,馬西莫·奧斯蒂發明了另一項開創性的技術——成衣染色技術(Garment Dyeing)。這是一種將數鐘材料制成的成衣僅在單色染色下完成的技術。20世紀70年代的服裝企業通常將不同材質的面料分別染色后再進行裁剪組合,并不具備單色染色成衣的方式。馬西莫通過大量對同種材料不同染色以及不同材料同種染色的對比實驗,基本掌握了各種材料在染色后的效果,在成衣面料設計上協調了單品中不同材料多帶來的色調差異。通過成衣染色技術生產的服裝不但精巧美觀,還大大削減了服裝企業在面料采購上的成本,同時也意味著在流行服裝生產流程上的革新。通過長期的實驗,他成為第一個能完全染色一件包括棉、羊毛、尼龍、橡膠、皮革等在內不同材料制成成衣的設計師。馬西莫對成衣染色技術的運用,立即被其他服裝公司所模仿。至今這種服裝面料處理工藝仍廣為流傳。
另一種他創新使用的面料被稱為“冰夾克”(Ice Jacket)。1987年,日本東麗公司開發了一種叫做Sway的新型尼龍面料。該面料表面涂有一種含極小的熱敏膠囊的涂料,能根據周圍溫度的變化做出相應顏色的改變。馬西莫成為歐洲地區唯一使用該面料的設計師。使用該面料的成衣因變色溫度區間不同分為夏季款和冬季款。冬季款在夏季款防風防水透氣的基礎上增加了保暖內襯,兼顧了夾克的各種理想條件,同時還附帶因顏色肌理變化帶來的趣味感。冰夾克曾作為禮物贈送給摩納哥的雷尼爾王子(Prince Rainier)。王子身著冰夾克往返于冰庫內外,樂此不疲的向他的朋友展示這件衣服。在伍迪·艾倫(Allen Stewart Konigsberg)的電影《西力傳》(Zelig,又名《變色龍》)后,冰夾克又獲得了變色龍夾克的別名。
此外,馬西莫·奧斯蒂研究發明的材料還有受北海水手防水夾克啟發的,帶有PVC樹脂涂層的棉布料JJ23;結合柔美緞面和有色聚胺樹脂的上膠緞面(Raso Gommato);如鹿皮般柔軟的由熱壓尼龍和微纖維制成的壓縮纖維(Micro)以及具有反光效果、耐磨、防水、防輻射阻隔率高達80%的熱粘合材料(Thermojoint)等等。

圖二 成衣染色實驗成果樣品

圖三 成衣染色實驗成果整理

圖四 冰夾克系列色彩隨溫度變化示意圖
在服裝形式創新上,馬西莫的靈感不斷來源于他對經典服飾(vintage)的收藏與再創造。1984年,馬西莫· 奧斯蒂為了能完全專注于產品的創造性投資設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裝研究工作室。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對各種上述新面料的實驗與開發,還容納了馬西莫從世界各地市場上收集來的各類舊軍服和工裝7000余件。到了1996年,這批包括經典服飾和他自己設計的服裝在內的收藏數量已經多達35000件。
與很多設計師都有購買流行時尚雜志來學習時尚潮流的習慣一樣,馬西莫通過直接收藏服裝來豐富自己對服裝設計的認識。然而他的收藏并不是用來珍藏的,其中不少都被他改的“缺胳膊斷腿”或是“添油加醋”。當馬西莫發現一件衣服的面料吸引他的時候,他會直接從衣服上裁下一塊來加入到他的筆記本中;在對一件衣服款式不滿意時,他會打印出他想要修改或是增加部分的紙片,直接貼在衣服上進行修改。這是典型的平面設計師設計思維。“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時機來重新審視一件衣服,使之適應當前的需要。我不認為這是一種模仿,而是一種創造新事物的想法。”②
軍用服飾是馬西莫收藏中重要的一部分。他明白軍事研究促使軍裝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它們的口袋、褶皺、帽子、內部圈繩、鉸鏈都通過精心設計。他反對軍國主義,但是希望能將這類服裝的技術應用到平民的服裝上。他通過整理歸類不同的服裝版型、口袋、扣件和服裝配件研究這些服裝的功能性特征,并研究服裝磨損的外觀效果和充滿歷史風味的褪色效果。
帳篷披風(Zeltbahn Cape)誕生于1982年,是石島系列創立后發布的第一款服裝系列。靈感來源于二戰期間德意志軍隊軍使用的多用途組合式三角形布料披風(Zeltbahn)。這種披風平時配合保暖內襯,三個角向中心內翻折,成為一件單兵披風;完全撐開可以起到暫時避風擋雨的作用。隨著披風數量的增加,能夠組成形態更為完整的帳篷。馬西莫吸取了這種披風款式,并結合自己開發的一種雙色帆布材料——星紋布(Tela Stella)成為了一種時裝。雖然新版的帳篷披風在實際穿著中并不常作為帳篷使用,但戶外抗風保暖的作用毋庸置疑,保留了各種原版設計細節更是被人津津樂道。

圖五 馬西莫修改過的防水派克夾克收藏

圖六 帳篷披風組合示意圖

圖七 帳篷披風

圖八 護目鏡夾克
在研究了日本民防部隊使用的防護面罩之后,馬西莫想要制作一件帶有鏡片的護目鏡夾克(Goggle Jacket)。最初他延續了原本防護面罩的設計,將圓形鏡片保留在服裝的領子上。1987年,在試做幾款樣衣后,他獲得一種新的靈感,讓他把鏡片轉移到了兜帽的前沿上。為了使穿著者能看到他所佩戴的手表,他還細心的在左手手腕處增加一片鏡片。在此之上他還結合了瑞士野戰夾克的特點,增加了多功能的口袋設計。護目鏡夾克的設計保護穿著者不收雨水和泥土的困擾,同時多個口袋組成的系統滿足攜帶各種戶外裝備的或雜物的需求。馬西莫的護目鏡夾克曾作為1988年意大利一千英里汽車耐力賽(Mille Miglia)的贊助夾克,配有“1000 MIGLIA”的賽事標志。比賽結束后它獲得了“千里”的昵稱。自此,這款夾克成為C.P.Company延用并不斷更新至今的經典款式。2018年,adidas Originals與C.P.公司系列展開聯名合作,系列便是采用了這款招牌的護目鏡夾克。
注釋:
① 馬西莫·奧斯蒂采訪,《馬西莫·奧斯蒂眼中的世界》,Helines Magazine,1996年12月刊
② 馬西莫·奧斯蒂專訪,佛羅倫薩·博塔,“L’uomo Dell’isola Di Pietra”,Tutto,1987年7月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