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欣 李慧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 西安 710055)
體育場館耗資巨大,工程質量要求較高,運營過程缺乏經驗等問題,造成政府財政壓力過大,場館經營不善,難以維持生計[2]。體育場館的盤活需要新的出路。BOT+EPC雙階管理模式既減輕了政府財政壓力,又提高了體育場館項目的管理,還能負責體育場館的運營,達到一舉三得的效果。
BOT+EPC雙階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是適應社會發展、符合人民需求、多應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種管理模式。
BOT+EPC雙階管理模式是指項目融資模式BOT與項目管理模式EPC相互結合、滲透、融合的一種管理模式。即政府向某一企業(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公共基礎建設和運營,而企業(或機構)在公共基礎建設過程中采用總承包施工模式施工,當特許期限結束后,企業(或機構)將該設施向政府移交。BOT+EPC雙階管理模式涉及到項目的前期投融資、項目的建設和項目后期的運營,特別適合于投資較大的項目[4]。
“BOT+EPC”模式中的關鍵在于,EPC允許投資人對項目工程進行總承包。在EPC模式下,業主這個層面改變了傳統建設管理的多招標、多合同、多單位、多事務、多風險等特點,把業主真正解放出來,去干業主該干的事,實現了投資人最關注的投入產出效益最優、成本最小、質量最優、進度最快。“BOT+EPC”建設模式不僅破解了融資瓶頸,還解決了建成后管理、維護上的難題[4]。
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其四個字母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從整體上看,SWOT分為兩部分:SW(分析內部條件)和OT(分析外部條件)。SWOT作為戰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析工具,可以從項目中找出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對自己不利的、要回避的東西,發現存在的問題,構建出SWOT矩陣[1],如表1所示。

表1 SWOT矩陣
表1中,SWOT矩陣分成S-O組合、S-T組合、W-O組合、W-T組合。其中,S-O是極好狀態,W-T是極差狀態,而S-T與W-O則各有利弊[3]。
采用SWOT分析BOT+EPC模式在體育場館中是否適用,先進行定性分析,最后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
通過對BOT+EPC模式在體育場館項目中應用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行分析,從而采取一定的應對策略,以保證其順利實施。
3.1.1優勢分析S
BOT+EPC雙階管理模式有較多的優點和長處,促使其在體育場館項目中能充分發揮其優勢,解決政府資金不足、急需體育場館等的燃眉之急。具體優勢體現在以下方面:
1)解決政府資金壓力S1。
體育場館項目投資巨大,動輒上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十幾億。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大都由政府投資建設,尤其是大型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勢必給政府財政帶來沉重的壓力。而BOT模式恰恰解決了政府資金緊張,緩解了政府壓力。
2)提高體育場館項目的質量S2。
BOT機構既是體育場館項目的投資者、建設者,還是體育場館的運營者,加強了“主人翁”意識,深知收益與工程質量息息相關。若建設工程質量保證不了,不能再“一走了之”。且BOT機構參與項目的策劃、設計、施工、管理等過程,便于體育場館的深化設計和對圖紙意圖的領會,有利于提高體育場館項目的質量。
3)降低了業主的風險S3。
在BOT+EPC管理模式中,BOT機構對體育場館項目進行總承包,改變了傳統建設管理的多投標、多合同、多單位、多事物、多風險等特點,從質量、進度、成本控制等方法,更易發揮其主動作用,降低了業主管理能力不強、設計變更、承包者相互推諉等風險。
4)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S4。
BOT+EPC雙階管理模式的長處是結合了兩種管理模式的特點,也就是讓施工方成為股東,整合社會資源、壓縮招標和變更管理環節、明晰合作雙方責任,從而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最終達到理想的效果。
5)解決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的難題S5。
“BOT+EPC”建設模式不僅破解了融資瓶頸,實現了投資人對體育場館項目進行總承包,還解決了建成后管理、維護上的難題。BOT機構在體育場館的運行管理中帶來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實現“以場養場”“以館養館”的經營理念[1]。
3.1.2劣勢分析W
體育場館項目采用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具有明顯的優勢,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劣勢,制約著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在體育場館項目中應用。
1)對承包商的要求較高W1。
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對BOT機構的要求較高,不但要有雄厚的資金,還要有總承包的能力,不但要懂管理,還要懂技術,還得有一定的體育工藝的知識和體育場館運行管理的能力。而目前,能勝任的機構少之又少,阻礙了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在體育場館項目中的應用。
2)成功的經驗較少W2。
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在體育場館項目中應用的成功案例較少,在合同簽訂、設計方案的確定、特許期等關鍵問題上,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造成畏首畏尾,不敢嘗試新的融資管理模式。
3)投資回收期長W3。
體育場館項目建設投資巨大,后期維護和運營費高昂,且作為基礎設施對外開放除了經濟效益,還要考慮社會效益,造成體育場館收費不能過高,要親民,從而導致體育場館項目投資回收期較長。
3.1.3機會分析O
在宏觀層面上,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和體育場館急需建設的要求,為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在體育場館項目中應用提供了機會。
1)稅收優惠政策O1。
體育場館項目作為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政府一般會對稅收有一定的優惠。稅收優惠通常包括一定年限內的所得稅減免,土地稅費的優惠,地方附加稅費的減免等,以吸引BOT機構前來投資。為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在體育場館項目中應用提供便利。
2)體育場館急需建造O2。
目前,我國體育進入全民健身時代,雖然近幾年體育場館設施發展迅速,但其在數量、質量和分布等方面遠遠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為日本的1/19,嚴重制約了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步伐,體育場館的建設刻不容緩[1]。
3)體育產業蓬勃發展O3。
在我國,體育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2014年9月2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強調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增強,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也將隨之而增長,體育場館的經濟效益也會越來越顯著。
3.1.4威脅分析T
政府部門觀念落后、法律法規不健全和項目稅收政策影響較大等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讓BOT機構望而卻步,阻礙了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在體育場館項目中應用。
1)政府部門的觀念比較落后T1。
改革開發以來,政府部門轉變思想,接受很多新事物,但部分地方政府還在姓“公”還是姓“資”的問題上糾結,體育場館項目大都由政府財政撥款投資建設,不愿將基礎設施建設放手交給私營機構。
2)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夠健全T2。
自1988年國務院頒布《關于投資管理體制的近期改革方案》后,相繼出臺了《關于印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法規政策,但關于BOT融資還沒有針對性的立法[5]。
3)受政策影響較大T3。
由于體育場館項目周期較長,從項目決策、設計、施工,到后期特許期內的運營管理,一般要經歷幾十年的時間,而體育場館項目作為基礎建設項目受政策因素影響較大,一旦政策發生變化,將給BOT機構帶來較大的風險[6]。
根據SWOT分析和SWOT矩陣,可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以保證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在體育場館項目中順利應用。針對不同的區域,采用不同的策略,如表2所示。

表2 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在體育場館中應用的SWOT策略
BOT+EPC雙階管理模式在體育場館項目中應用的SWOT分析中,項目的優勢大于劣勢,機會和威脅相當,且克服了劣勢,規避了威脅。得出一系列未來發展的可選擇對策,通過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因素,客服弱點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考慮過去,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為體育場館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尋求到了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