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著自己的情緒波動周期。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分析了6個美國大城市居民在2012年到2013年發送的520萬條推特信息后,繪出了這些城市的情緒變化圖譜。研究者發現,那些出乎意料的日常生活改善會顯著提高城市居民的情緒,比如連日陰雨后的陽光燦爛,或是本地球隊意外贏得比賽。在這種樂觀情緒的影響下,居民會更傾向于做出一些風險較高的選擇。比如在芝加哥和紐約,城市心情指數較高的日子里,人均購買彩票的開銷會增加2.5%。

一只蝴蝶扇動翅膀未必真的帶來颶風,但野蜂飛舞卻的確可以令你吃到更價廉物美的藍莓。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小組日前發現,當生長環境中有大量野生蜜蜂幫助傳花授粉時,藍莓的個頭和產量平均提高12%,果實大小更加勻稱,收獲時間也能提前兩天半。

步行有益個人健康,這已毋庸置疑。但澳大利亞墨爾本市政府與某咨詢公司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該城的步行友好度每增加10%,就可以為本地經濟帶來約21億澳元的收益。適宜步行的街區零售業銷售額更高,而該區域員工的生產率和創造力評分也更高。

《美國醫學會會刊·網絡開放版》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調查了4500余名病人后發現,六到八成的被調查者不會向醫生坦承自己的健康信息。因為擔心被鄙視或說教,大多數病人都會在有關飲食和鍛煉習慣的問題上撒小謊或隱瞞真相,女性和較年輕者的比例更高。

韓國首爾大學的研究小組在《臨床睡眠醫學雜志》上發出警告,夜間光污染對老年人的睡眠質量有嚴重負面影響。對52027名六旬老人從2002年到2013年的居住環境與睡眠狀況數據進行分析后,研究者發現,隨著戶外夜間亮度提升,安眠藥的使用量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