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若毅

人至老年,消化吸收功能減退,若牙齒功能再不好,飲食量會隨之減少,就會出現營養不良。人的精神活動與營養密切相關,一些人,尤其存在某些慢性疾病的人往往會出現情緒障礙,對什么也不感興趣,感到生活沒意義,甚至認為活著是社會、家庭及子女的負擔,這些抑郁的情緒與營養不足有一定的關聯。通過恰當的飲食調節,可穩定情緒,改善心境。
維生素B12和葉酸參與神經遞質的合成,可增加影響情緒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的含量,起到抗抑郁、焦慮作用。研究發現,有30%的住院抑郁癥患者缺乏維生素B12,注射維生素B12可明顯改善這些患者的心境、睡眠。另有35%的抑郁癥患者存在葉酸不足,而老年患者這一比例高達92%。抑郁癥狀是葉酸缺乏的常見癥狀,其中,嗜酒引起的慢性抑郁,用葉酸10~30毫克/日治療,效果明顯。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有魚類、奶類、瘦肉。富含葉酸的食物有柑橘類水果、番茄、綠葉菜。平時注意多攝取這類食物,對保持相對的良好心境有較好效果。有消化道疾病或經常飲酒的老人,也可適當口服維生素B12、葉酸制劑給予補充。
另外,維生素B1缺乏也影響情緒。維生素B1又叫硫胺素,在能量代謝中起輔酶作用,可促進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沒有維生素B1身體就沒有能量。充足的維生素B1會使人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心境穩定,缺乏則可導致糖代謝失調,引起精神抑郁、焦慮、反應遲鈍。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有堅果類、黃豆、糙米、麥麩、肉類等。平時可多吃一些此類食物。如果由于某些疾病過度消耗或不能通過食物補充,也可給予適當藥物補充。
高硒飲食能改善心境,減輕抑郁和多疑。每天補充200~400mcg的鉻也能使抑郁情緒明顯改善。老年人由于飲食量減少,往往攝取硒、鉻不足。一般動物內臟、香菇、魚類、大蒜含有較多的硒。含鉻的食物有海藻類、蘿卜、菌類、魚類、紅糖、酵母等。
一些氨基酸是合成神經遞質的原料,而且也可起到與神經遞質類似的作用,其中色氨酸、酪氨酸與抑郁癥關系最密切。抑郁癥患者體內色氨酸的比值明顯減低,補充色氨酸和維生素B6可明顯緩解抑郁癥狀。酪氨酸經酶作用,轉化為去甲腎上腺素,是抗抑郁的重要物質。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牛奶、小米、香菇、南瓜子、蛋類等。富含酪氨酸的食物有奶酪、鯡魚、肝臟、蠶豆等。
心境不佳或患抑郁癥者不宜攝入過多糖類(包括米、小麥食物、含糖高的食品及飲料),過多的糖類可使人焦慮和疲勞,更容易抑郁。抑郁癥患者也不宜飲咖啡,咖啡成癮者均存在抑郁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