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展東,陳其武,盛揚杰,陳仁虎,譚文杰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廣東 佛山 528318)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該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在輸尿管結石患者中,絕大部分患者的患病類型為單側輸尿管上段結石[2-4]。目前,臨床上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方法主要是以輸尿管鏡手術為主的微創療法。但在施行這種手術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入鏡難的問題及如何防止結石發生位移一直是泌尿外科醫師十分關注的問題。本研究主要分析聯用小兒輸尿管鏡和封堵取石導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單側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有患者30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其年齡為35~45歲,平均年齡為(39.93±6.89)歲;其中存在左側輸尿管上段結石及右側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患者分別有19例和11例;其結石的直徑為0.6~1.3 cm,結石的平均直徑為(0.95±0.10)cm;經尿檢,合并尿路感染、高尿酸尿、高草酸尿、高鈣尿、血鈣異常和泌尿系統息肉的患者分別有4例、2例、2例、3例、6例和5例。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其年齡為32~42歲,平均年齡為(38.74±6.41)歲;其中存在左側輸尿管上段結石及右側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患者分別有21例和9例;其結石的直徑為0.7~1.5 cm,結石的平均直徑為(0.94±0.08)cm;經尿檢,合并尿路感染、高尿酸尿、高草酸尿、高鈣尿、血鈣異常和泌尿系統息肉的患者分別有7例、2例、2例、4例、3例和4例。兩組患者的腎功能均正常,且在臨床資料方面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的比較
使用成人輸尿管鏡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囑患者取頭高腳低的截石位,對其進行常規消毒、鋪巾和硬脊膜外麻醉。2)麻醉起效后,將規格為WolfF8/9.8的成人輸尿管鏡沿患者的尿道緩慢地置入其膀胱中,同時調節輸尿管鏡的水壓閥以降低灌注壓。3)將輸尿管鏡置入患者患側的輸尿管開口處,并沿輸尿管的走向緩慢地將輸尿管鏡推進至結石的下方。4)經輸尿管鏡的工作通道插入規格為1.0 mm的氣壓彈道工作探針,通過連續脈沖將結石粉碎至直徑為2~3 mm的顆粒。5)退出輸尿管鏡,在患者的尿道中留置F5雙J管。聯用小兒輸尿管鏡和封堵取石導管為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囑患者取頭高腳低的截石位,對其進行常規消毒、鋪巾和硬脊膜外麻醉。2)麻醉起效后,將規格為WolfF6/7.5的小兒輸尿管鏡沿患者的尿道緩慢地置入其膀胱中,尋找其患側輸尿管的開口。3)沿輸尿管的生理彎曲將小兒輸尿管鏡推進至結石的下方。4)將型號為IVX-SC7/10的封堵取石導管在生理鹽水中浸泡5~10 s,然后將潤滑過的導管葉片在展開的狀態下緩慢地插入輸尿管鏡的工作通道中,并將其推送至輸尿管鏡的鏡頭前。5)尋找結石與輸尿管鏡之間的腔隙,緊貼腔隙將葉片緩慢地推送至結石的前方,然后操縱葉片回縮至團狀,以封堵結石。6)將結石固定好后,用氣壓彈道工作探針對結石進行連續脈沖,將其粉碎至直徑為2 mm以下的顆粒。7)退出輸尿管鏡及包裹著結石顆粒的葉片,在患者的尿道中留置F5雙J管。
1)手術的時間。2)患者術后住院天數。3)進行一次性手術的成功率。4)結石的排凈率。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術后住院天數均短于對照組患者,但差異并不明顯,P>0.05。試驗組患者的一次性手術成功率及結石排凈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輸尿管上段結石是一種常見的上尿路結石,該病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可由機體代謝功能紊亂、局部解剖學位置發生改變、尿路感染及遺傳等多種因素誘發[5-7]。研究認為,機體的代謝功能發生紊亂是導致輸尿管上段結石的主要因素[8]。在本次研究的對象中,存在高尿酸尿、高草酸尿、高鈣尿及血液中磷、鈣的濃度出現異常的患者人數分別有4例、4例、7例和3例,與上述研究結論及以往的研究數據基本一致[9-10]。
目前,臨床上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方法主要有ESWL(體外沖擊波碎石術)、PCNL(經皮腎鏡取石術)、開放性取石術及輸尿管鏡取石術等[11]。開放性取石術的缺點是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ESWL的缺點是沖擊波會對碎石區域的組織器官造成副損傷,且在碎石和排石的過程中易引發尿路梗阻和尿路感染等情況;而PCNL、輸尿管鏡取石術均存在手術風險較高、結石易發生位移等缺點。據統計,因碎石工具的擊打和灌注液的持續沖洗,輸尿管上段結石發生位移的幾率高達60%[12]。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各種阻石器械應運而生,如Stone Cone[13]、N-Trap[14]等。本研究主要研究聯用小兒輸尿管鏡和IVX-SC7/10型號封堵取石導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一次性手術成功率及結石排凈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由此可見,聯用小兒輸尿管鏡和封堵取石導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能有效避免結石上移的情況發生,進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及結石的排凈率,此方法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