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光,陳貴全,謝林林,王 偉,徐 鋒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針灸康復科,四川 瀘州 646000)
腰肌勞損又叫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及腰臀肌筋膜炎等,是指患者的腰部肌肉及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發生的慢性損傷性炎癥。該病患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酸痛,且這些癥狀可在其勞累后加重、在其休息后減輕[1]。該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發生肌纖維變性、撕裂,形成瘢痕、纖維索條或粘連、硬結,從而遺留下長期、慢性的腰背痛。本文以160例腰肌勞損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用針刺療法聯合推拿療法治療該病的臨床效果。
選擇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間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針灸康復科收治的160例腰肌勞損患者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為:1)未患有免疫性疾病。2)在參與本次研究前的1個月內未使用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2)不存在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4)未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5)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將這16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80例/組)。對照組患者中有男45例、女35例;其年齡為27~65歲,平均年齡為(46.2±1.3)歲;其病程為3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2.2±1.1)年;其中,有46例存在雙側腰背疼痛的患者,有34例存在單側腰背疼痛的患者。觀察組患者中有男42例、女38例;其年齡為28~64歲,平均年齡為(46.0±1.5)歲;其病程為2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2.1±1.3)年;其中,有49例存在雙側腰背疼痛的患者,有31例存在單側腰背疼痛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就診期間,單純采用針刺療法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讓患者取俯臥位,對其腰部的敏感壓痛點和有硬結的部位進行消毒,然后用長約1.5寸的30號毫針直刺其病灶,并快速捻轉針體。2)在患者敏感壓痛點上、下各1寸處,硬結上、下各1寸處分別向其敏感壓痛點、硬結中心斜刺1針。3)用1.5寸的毫針直刺患者的委中穴、腎腧穴,得氣后留針30 min。4)用TDP燈對患者的腰骶部進行照射(使TDP輻射板與其皮膚保持約30 cm的距離)。采用針刺療法聯合推拿療法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其中,進行針刺治療的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進行推拿治療的方法為:1)讓患者取俯臥位,操作者站在其身側,將雙掌重疊,用掌根、大魚際、小魚際橫向用力按揉其腰部的肌肉,并擠壓、分推其腰部的肌群。2)操作者用手指按揉患者腰部的敏感壓痛點及硬結,推拿其膀胱經,彈撥、松解發生粘連的硬結,并在其腰椎的關節施以扳法。兩組患者均每天治療1次,以連續治療5 d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治療3個療程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和腰背疼痛緩解的情況。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腰背疼痛的程度?;颊叩腣AS評分越高,表示其腰背疼痛的程度越嚴重。
痊愈:經治療,患者腰背疼痛的癥狀完全消失,其活動不受限、肌張力恢復正常。顯效:經治療,患者腰背疼痛的癥狀基本消失,其肌張力基本恢復正常,但仍存在輕度的活動受限。有效:經治療,患者腰背疼痛的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但其活動明顯受限、肌張力未恢復。無效:經治療,患者腰背疼痛的癥狀未得到改善,其存在明顯的活動障礙。
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的VAS評分相比,P>0.05。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低于接受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VAS評分的對比 (分,)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VAS評分的對比 (分,)
組別 例數 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對照組 80 3.2±1.0 2.2±0.9觀察組 80 3.2±1.2 1.5±0.7
腰肌勞損患者發生腰背疼痛的程度可在其勞累后加重,并可出現腰部功能受限及下肢疼痛的癥狀[2]。在對該病患者進行X線檢查時可發現,其脊柱的生理曲度變小,部分患者可出現骨質增生、脊柱側彎的現象。
中醫認為,腰肌勞損屬于“腰痛”、“腰脊痛”的范疇,其病機為寒濕、濕熱之邪及淤血等痹阻經絡,或肝腎虧虛,腰府失養,故應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為原則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3]。針刺療法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該療法可通過刺激患者的相應穴位,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及止痛的目的。推拿療法是一種物理療法。該療法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改善其腰背部神經的功能,緩解其腰肌僵硬、酸痛的癥狀,從而改善其微循環,減少其炎性物質和致痛因子的釋放。用針刺療法聯合推拿療法治療腰肌勞損具有效果顯著、操作簡便、經濟實用的特點。
需要注意的是,腰肌勞損患者的病情易反復發作,故對其進行治療后應囑其避免使腰部受涼、避免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中、在發生腰部扭傷后及時接受治療、在進行劇烈的活動前先舒展腰背部的肌肉、避免從事需長期伏案、久站、久坐或持續彎腰的工作、在硬板床(可在床上加一張厚約10 cm的軟墊)上睡覺、堅持進行腰背肌鍛煉,從而防止病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