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劍琴
(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江蘇 溧陽 213300)
腦梗死又叫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腦部缺血、缺氧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1]。
此病可分為腔隙性腦梗死、腦血栓、腦栓塞等。腦梗死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但以45~70歲的中老年人為主要發病群體。腦梗死的發生與患者存在高血壓、糖尿病、風濕性心臟病、動脈炎等疾病密切相關。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暈厥、語言障礙、半身不遂等,嚴重時可危及其生命安全[2]。本文對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住院治療的62例腦梗死偏癱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究對住院治療的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
選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住院治療的62例腦梗死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經腦部CT檢查被確診患有腦梗死。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31例/組)。對照組31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6例;其年齡為56~73歲,平均年齡為(65.2±12.8)歲;其中肌力分級為0級的患者有4例,為1級的患者有3例,為2級的患者有10例,為3級的患者有8例,為4級的患者有6例。研究組31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6例;其年齡為55~75歲,平均年齡為(64.8±13.7)歲;其中肌力分級為0級的患者有3例,為1級的患者有5例,為2級的患者有8例,為3級的患者有9例,為4級的患者有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肌力分級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P>0.05。
在住院期間,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其進行飲食護理和生活護理等。對研究組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進行體位護理。(1)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取健側臥位,讓其將健側手屈曲外伸,并在其背部墊置軟墊。(2)協助患者取患側臥位,讓其將患側手屈曲90°置于枕邊,將健側手置于胸前或身上,屈曲健肢(呈邁步狀),伸直患肢。在其背部墊置軟枕(以傾斜60°~80°為宜),告知其不可過度側臥,以免發生窒息。在其雙下肢之間墊置軟枕,以免影響其患肢的血液循環。2)進行肢體功能恢復鍛煉指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上下肢主動運動。指導其進行Bobarth握手運動(即讓其將掌心相對、十指交叉,并使拇指位于最上方,然后讓其緊握雙手向前伸展并上舉過頭),以防止其發生上肢屈肌痙攣。指導其進行橋式運動,以促進其腰背肌、臀肌和肱四頭肌功能的恢復,防止其發生拖足、甩骻等并發癥。協助患者進行偏癱側關節向各個方向的被動運動(包括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掌指關節和跖趾關節的屈伸、內旋、外旋等運動),并對其偏癱側肢體進行按摩,以促進其偏癱側肢體的血液循環。3)進行心理護理。患者因擔心康復的效果,常會出現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詳細地向其講解堅持進行康復鍛煉的重要性,以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夠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4)進行日常生活護理。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在進行日?;顒拥倪^程中應盡量不依賴他人,努力做到生活自理。在其發病的初期,指導其進行床上活動。在其肌肉力量有所恢復后,指導其循序漸進地進行下床活動。鼓勵患者做穿衣服、梳頭、系扣子、活動手腕及剪紙等簡單的動作。
對比兩組患者治護的效果及接受治護前后其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患者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的滿分均為100分。其Barthel評分越高,表示其神經功能越好。其ADL評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強。
顯效:經治護,患者的偏癱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經治護,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無效:經治護,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好轉。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中治護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7例(占54.84%),為有效的患者有12例(占38.71%),為無效的患者有2例(占2.56%)。研究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為97.43%(29/31)。對照組患者中治護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2例(占38.71%),為有效的患者有12例(占38.71%),為無效的患者有7例(占22.58%)。對照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為77.42%(24/31)。研究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接受治護前,研究組患者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的平均值分別為(52.3±8.25)分、(50.1±3.82)分,對照組患者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的平均值分別為(51.9±9.11)分、(49.8±4.37)分;兩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相比,P>0.05。接受治護后,研究組患者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的平均值分別為(83.2±7.11)分、(82.7±5.80)分,對照組患者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的平均值分別為(66.8±6.27)分、(60.2±6.12)分;兩組患者的 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均較治護前顯著升高,P<0.05;研究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護前后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的比較(分,)

表1 接受治護前后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和ADL評分的比較(分,)
組別 例數 Barthel評分 ADL評分治護前 治護后 治護前 治護后研究組 31 52.3±8.25 83.2±7.11 50.1±3.82 82.7±5.80對照組 31 51.9±9.11 66.8±6.27 49.8±4.37 60.2±6.12
腦梗死是指由急性腦循環障礙導致的彌漫性或局限性的腦功能缺損[3]。此病具有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的特點。早期系統性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包括協助患者擺放正確的體位、指導其進行康復鍛煉和對其進行心理護理等。為了探究對住院治療的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筆者對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溧陽分院住院治療的62例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97.43%(29/31)〕高于對照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77.42%(24/31)〕。接受治護后,研究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83.2±7.11)分〕和 ADL評分〔(82.7±5.80)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66.8±6.27)分〕和ADL評分〔(60.2±6.12)分〕。由此可見,對住院治療的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促進其神經功能的恢復,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