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鋒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179-01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焦化行業中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其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精神動力,因此加強焦化行業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從焦化行業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豐富、改進方法及管理優化三方面入手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 焦化行業 思想政治
近年來,焦化行業整體上較為重視發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優勢和“生命線”作用,其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傳統。但當前焦化行業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黨組織作用的弱化、“黨管干部”原則的弱化、黨組織監督作用的弱化等,由此十分必要加強對焦化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一、豐富思想政治工作內容
焦化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很多,在這一內容結構中,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要解決企業職工的“信仰危機”問題,也就是要解決職工的精神支柱問題。要解決職工的精神支柱問題,就必須對職工進行必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其次,焦化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結構中,還包括關于黨的政策和國內外形勢教育、關于國家法律和法規教育、關于生產技能和文化知識教育以及關于科學管理教育等方面。最后,借鑒西方企業文化理論豐富焦化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結構。
一是借鑒西方企業文化的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加強焦化行業思想政治工作,強化企業經營管理者尊重職工主人翁地位的意識,尊重職工、信任職工,全心全意依靠職工促進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同時,積極創造有利于促進職工個人全面發展、施展才華的環境。
二是借鑒西方企業文化理論把精神文化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基本思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內容,使之密切聯系焦化行業生產經營實際,增強針對性和說服力。三是借鑒西方企業文化理論視員工為企業管理主體,倡導自主管理、民主管理方式,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者與職工的良性互動,引導職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增強企業政工人員向職工學習、加強自我修養的自覺性。
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在繼承和發揚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方面的好傳統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改進焦化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是幾個傳統觀念的轉變。主要有:由活動政工向管理政工轉變;由經驗政工向科學政工轉變;由點狀政工向過程政工轉變;由隱性政工向顯性政工轉變;由軟性政工向硬性政工轉變;由專員政工向全員政工轉變:由部門政工向體系政工轉變;由重視思想教育向關注解決實際問題轉變;由作為政工向價值政工轉變;由行動政工向文化政工轉變。
二是引導式、激發式和“參與互動式”。說教式、號召式和“我說你聽、我打你通”式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之路越走越窄,而引導式、激發式和“參與互動式”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重視職工的意見,重視思想溝通,經常采用“換位”思考方式來對待職工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有利于尋求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三是虛實結合、言教與身教結合、職工思想教育與領導干部帶頭結合、專人去做和人人都做結合、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困難結合。虛功實做,身教重于言教,領導干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政工人員為骨干、人人參與的“大政工”格局,“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原則下以解決實際困難。
三、優化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制
當前,針對焦化行業實際情況,優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體制主要包括:
一是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
1.領導機制,建立一套黨委統一領導、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一把手負總責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決策機制。
2.協調機制,合理構建一套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婦統一協調、共同行動、密切合作、各司其職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調機制,建立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相互補充、相互協作的“大政工”格局。
二是務實嚴明的激勵機制。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激勵機制,是思想政治工作適應企業改制的內在要求,也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發展的強大動力。如在注重精神鼓勵的同時,正確運用物質利益杠桿,賦予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內涵和實現形式。為了調動企業廣大政工干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可以積極開展爭創“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宣傳工作者”等活動,在給予一定物質獎勵的同時,大力宣傳其先進事跡,并將此作為一種全方位的激勵機制納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框架之中。
三是建立透明高效的約束機制:
1.考評機制,堅持透明公開原則,實行內部考核與社會考察相結合、上級考核與群眾評議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辦法,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量化細化,變成看的見摸的著的具體指標進行考評。
2.監督機制。依據法規、規范、標準、條律等,運用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和黨內監督等手段,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建立比較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監督機制。
綜上所述,建立一套科學并適應社會發展的思想政策工作體系,并落實好,對于焦化行業的長遠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