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顯科
中圖分類號:C97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376-01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已經不再局限于“招工”的單一層面上,如何“用工”成為當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就結合實際情況對新形勢下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拓展性進行簡析。
關鍵詞 企業 人力資源培訓 拓展性
企業為了保持可持續發展動力,在原有的行政管理架構中將人力資源管理逐步分離出來,使其成為與行政管理具有同等約束力的管理措施,在現代化企業管理中的確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的內容
企業全面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其目的主要在于為確保企業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了強化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力,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側重于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一線工作人員的招募與崗前培訓,另一個是管理與技術人員的招聘。之所以存在兩種不同的體系,并不僅僅是因為其薪酬標準和福利待遇存在明顯的差別,而是因為這兩個方向上所聚攏的人員,對企業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屬于共性較強的人員,基本上沒有太明顯的門檻限制,其為企業創造的基礎價值雖然客觀,但是主要是因為其基數龐大;后者屬于特殊人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甚至有些崗位都是為這些人員量身打造的,其為企業所創造的價值絕非能簡單的用金錢來衡量。
無論是哪種人才,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都很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強化管理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是比較重視培訓工作的。一般常規的培訓是針對職工業務技能和職業道德修養,這些大多是屬于入職培訓的內容,而如果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職工的向心力,無論是哪種人員,人力資源部門都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進行培訓。
二、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認識誤區
雖然現在很多企業都標榜其人力資源管理是借鑒的科學化體系與系統,但是筆者對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工作進行調研之后發現,其培訓的內容與成效其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甚至是企業的決策層對于人力資源培訓的拓展性沒有形成有效認識所致。
一方面,大多數企業仍然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企業在完成轉型之后,對于員工所需要掌握的新技能進行崗前培訓,這是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工作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狀態。客觀地講,透過這種技能培訓,的確能夠為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帶來比較明顯的助力。但是,這種專項的技能培訓,對于職工而言是完全被動的,其自身根本不知道這些技能所在未來職場規劃中能夠為其帶來什么改變。
另一方面,極少數企業在“洗腦宣傳”。與上述培訓完全不同的是,有極少數的企業在人力資源培訓的過程中根本不注重職工職業技能的培養與提升,只注重在思想層面上加強對職工的控制,采取比較偏激的方式對職工開展洗腦之后,試圖在精神層面上對其實施控制,以達到讓職工為企業盡職盡責的效果。
三、新形勢下企業人力資源培訓拓展性措施
人力資源培訓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都必須符合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任何偏激的措施都是不可取的,任何被動的措施也是不得當的。必須采取科學的方式才真正能夠讓培訓達到預期的效果,讓培訓的拓展性實現價值。
一方面,基于深挖職工潛能的目的上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動手能力和意志的堅定、堅韌,往往比起書本的知識更為有效和實用。同時,如何開發出那些一直潛伏在職工身上,而職工自己卻從未真正了解的力量,怎樣才能弄清,職工與人與之間人的溝通和信任到底能深入到什么程度,怎樣才能直接激發職工接觸新技能的主觀能動性,這些都需要依靠相關的培訓工作來實現。對于一線職工來說,其工作積極性是最主要的,對于管理和科技人員來說,其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最主要的,人力資源部門必須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制定周密的計劃才能真正的讓這些職工的潛能迸發出來。
另一方面,基于營造企業文化的角度上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企業文化是一種并不屬于現實環境中的信息,但是它卻實實在在是存在于職工意識形態中的。不過如果同校園環境一樣開展思政教育,顯然并不可取,因此可以借助一些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幫助職工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在這個基礎上打造企業的“隱形價值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團隊精神的培養,當團隊改變或者團隊成員變得較大的情況下可以再次進行拓展,拓展在于熔煉團隊,提升整個團隊的凝聚力,了解各個成員在公司的角色。而且還分新員工和管理層的拓展,培訓的項目和重點是不一樣的。這樣不僅能夠讓普通職工與專業性人才之間拉近距離,而且還能夠逐步的確定核心人才在團隊中的突出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一帶一路”國家頂級政策的實施,我國的企業勢必會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工作的有序開展,不僅能夠為企業吸收更多的人才,還能夠為企業留住人才做出積極的貢獻。充分發揮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拓展性,能夠在凝聚企業團隊士氣的基礎上,打造出一個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為企業實現戰略性投資擴張和提升行業競爭力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