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邦懷
中圖分類號:C9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379-01
摘要 隨著人們的身體素質變差,患者數量增多,醫院的醫療水平以及服務質量便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如何改革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構建高水平的醫療團隊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本文針對以上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加強醫院的服務質量以及內部管理質量。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
醫院管理 績效考核
一、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我國大部分醫院過于重視形式,而忽略內部結構,導致人力資源無法得到合理調度,造成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困難,根據調查研究,本文介紹當前存在的管理問題:
(一)獎懲機制不完善
醫療人員努力工作只為獲取相應的報酬,但是大多數醫院將獎懲制度流于形式,導致醫療人員竭盡全力做出貢獻,卻無法獲得相匹配的獎勵,致使工作積極性下降,而且即使制定獎懲機制,內容卻較為單一,僅僅一項年終獎難以滿足醫療人員的需求,員工的滿意度不高,難以保證工作質量。
(二)考核模式不健全
不論招聘環節還是薪酬發放環節,只有科學的考核模式,公正而正確地評價醫療人員的工作情況,方能給予相匹配的回報。但是目前醫院的考核標準較低,考核內容不完整,考核目標不清晰等問題,直接造成考核可靠性下降,無法正確地評判醫療人員的工作情況,無法分析他們的工作能力,最終導致醫療人員的不滿,工作效率低下,阻礙醫院發展。
(三)人員培訓效果差
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醫療水平直線上升,日新月異的新知識需要醫療人員不斷學習,但目前絕大多數醫療人員將本職業當作“鐵飯碗”,不求上進,敷衍了事,從而無法跟上時代的需要,無法提供高質量服務。知識折舊速度加快的情況下,醫院培訓工作越來越重要,工作人員對自身沒有嚴格要求,而醫院也未開展員工培訓,導致醫療人員的綜合能力依舊停留于傳統階段,醫院對這方面的經濟投入較少,即便開設培訓課程,卻并未利用科學、先進的培訓手段,導致醫療人員依然難以掌握正確的新知識,不僅僅使其無法適應本職工作,而且服務質量有所降低,甚至影響員工的發展前途。
(四)文化建設不理想
員工游手好閑、不干正事的現象頻發發生,不僅造成患者的不良印象,而且損害企業的形象和利益,這是缺失文化建設的結果。大部分醫院并不在意文化建設,因此沒有采取相應手段來推廣醫院文化,醫療人員缺少正面風氣的熏陶,久而久之失去工作積極性,產生負面情緒,最終影響管理工作,造成醫院發展受到阻礙。
二、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針對上述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出現的各類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完善激勵機制
經濟利益是個人以及集體的最終目標,工作人員努力工作只為獲取更多的薪酬,因此醫院可以根據工作人員的貢獻發放相匹配的獎勵,其中包括:月末獎勵、年終獎、提成、晉升獎勵等,詢問各級員工的心理需要以及期望薪酬,制定適應絕大多數員工的獎懲機制,加強員工的工作動力。此外,企業還需采取精神獎勵,頒發獎章,將優秀員工的事跡納入醫院宣傳手冊,使其得到認可,減少醫護人員的不滿意,激發工作積極性,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二)優化考核模式
企業需要將綜合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細致劃分工作崗位、工作貢獻等因素,并結合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展開科學評價,創建多種考核指標,例如:醫療人員是否積極參培訓,患者的反饋意見等指標,全面體現醫療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狀況,為其提供公正的評價結果。此外,結合先進的工作理念,拓展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范圍,將績效考核結果用在醫護人員培訓等方面,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方案。
(三)注重人員培訓
工作好比學習,知識在不斷更新,工作手段以及理念也會隨著時代進步而變化,因此醫院需要定期傳授新的醫療知識,培養優秀醫療人才,加大培訓的經濟投入,保證所有員工都有機會獲得提升自身能力的機會,促進員工溝通,培養凝聚力,全面推動培訓效果的不斷提升,最終讓醫療人員為患者提供高質量服務,提升醫院形象,加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四)加強文化建設
大力推廣醫院文化,使所有員工了解醫院的發展歷程、自身優缺點和未來發展戰略,從而秉持正確的工作觀念,替醫院分擔責任,打造一個患者至上、和諧進取、不斷創新的醫院文化。此外,管理部門可以定期開展文化活動,寓教于樂,避免醫療人員受到工作壓力而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定期設置心理健康檢測,為部分醫療人員展開心理輔導,緩解壓力,規范服務態度,激發工作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夠為醫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在如此激烈的競爭壓力之下,醫院更需重視人才培養、人才招聘以及管理,本文介紹獎懲機制不完善、考核模式不健全、人員培訓效果差、文化建設不理想等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并提出完善激勵機制、優化考核模式、注重人員培訓、加強文化建設等解決措施,以期解決醫院當前存在的管理問題,在未來經營環境變化情況下,能夠實現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