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昱辰 湖南省長沙市實驗中學
國民經濟的日益發展對我國的交通基礎設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種公路在我國如火如荼的建設著,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建立起來,但隨著而來的是日益增多的道路病害問題,道路裂縫是道路問題中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引起道路裂縫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所以對于道路裂縫的處理要根據原因來對癥下藥,治理道路裂縫,保障公路運輸的安全。
在進行水泥路面的施工時,目前施工單位一般采取用瀝青來填橫向裂縫,而對于路肩盲溝則很少有同步的排水設施,從而導致在道路投入使用以后,經過大量車輛的碾壓,道路路基板塊之間會相互擠壓,將修路時填入道路裂縫中的填充物擠壓破壞,在下雨天時雨水通過道路裂縫滲入道路基層,遇水軟化的路基再次被重型車輛碾壓以后就會導致基層較為細小的物料被緩慢沖走,時間長了路面板塊就會出現開裂的情況
路基在被重型車輛碾壓以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沉降,在路基不均勻處,隨著道路使用時間的增長,路基沉降的速度不一致會導致路面出現坑洼的情況,之后車輛會對坑洼出進行連續的沖擊和碾壓,導致路面錯臺滲水而形成裂縫。
公路路面的厚度一般在24 厘米左右,路基的厚度在二十五到三十厘米之間,但是實際施工過程中,各種原因導致的局部路段的路面、路基厚度不達標,材料配比偏離設計標準,導致路面的承載能力不足,大型車輛的持續碾壓就會導致路面無法承載起產生的垂直方向切應力導致路面出現裂縫。
如今的公路物流發展十分迅速,很多專業的物流車輛的運載能力都很強,更不用說運沙、運石的車輛,這些車輛的載荷嚴重超過道路的負載能力,導致路面出現疲勞產生裂縫
目前我國大多數公路好似使用瀝青來鋪設的,而且多采用進口的優質瀝青,原材料本身是合格的,但是實際建設中,某些市政、公路部門為了保證公路的質量,而不合理的提高瀝青的某些指標,而施工方為了能夠拿到工程只能提高瀝青中某些成分含量,反而導致瀝青的質量下降。
道路裂縫的危害一般經過降雨天氣擴大。在雨水天道路裂縫對于道路的破壞氛圍三個階段:
(1)道路裂縫部位出現鼓脹,北方冬天會出現凍融,導致路面材料被破壞,路面拱起;(2)雨水通過裂縫滲入路基,導致路基雨表面的瀝青之間在被車輛碾壓后出現水泥等小顆粒的材料被擠出至路面繼而被雨水沖走的現象,瀝青的密度下降;(3)路面出現坑洼以后,車輛在反復對坑洼進行碾壓,就會帶走坑洼處的材料,導致坑洼開裂變大,長期如此惡性循環,導致路基板塊下沉碎裂,路面破壞嚴重。
道路裂縫處理的基本原則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點在于對道路裂縫的預防,后期治理也很重要,可以避免裂縫進一步擴展。
3.1.1 細裂縫
道路細裂縫說的是裂縫的寬度在五毫米以下的裂縫,對于這種細裂縫,首先應該將縫隙中的雜質清理干凈,然后使用改性的瀝青作為填充物,將細裂縫灌注,最后填入篩過的細沙并夯實,然后將溢料處理好。
3.1.2 粗裂縫
裂縫寬度大于五毫米的裂縫成為粗裂縫,粗裂縫的治理方法與細裂縫相似,但是處理難度相對較大,這是由于粗裂縫中有更多的垃圾,而且縫隙更大,一般使用專用的灌縫聊將粗裂縫灌滿,然后在表面撒一些粗砂。
3.1.3 網狀裂縫
網狀裂縫的處理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定,如果是路面與路基的結構不穩定或者是積水導致的裂縫,那么因該將該路段的路面鏟除,加固路基,重新鋪設路面。
3.2.1 道路設計
道路的設計應該更多的考慮道路所處的人文地理環境,首先道路所處地段的水溫地質是進行設計的基礎,同時還要考慮當地車輛的流量、載荷、車速等因素,保證路基路面能夠符合要求。
3.2.2 施工
施工時如果條件允許,先進行材料配比實驗,利用實驗測試出所使用材料的最佳配比。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把控材料的添加比例,混凝土的水含量和攪拌時間都要控制得當,不能因追求施工速度而偷工減料。在路基施工中可使用土壤固化劑使路基的強固度提升。
3.2.3 道路管理
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進行管理,每一道程序都要把關。按照設計規范進行,路基厚度應該達到設計厚度并且嚴格壓實,水泥等物料本身質量要達標,配置比例要達標,否則易導致裂縫的產生。
3.2.4 道路養護
在路面施工結束后,應該進行道路養護,時間在七天以上。養護方式主要包括蓋薄膜或者麻袋、噴養護劑等,主要是避免路面的水分蒸發過快導致材料結合不穩固,當路面強度達到設計標準百分之四十以后可以停止。
道路裂縫是道路中多少都會發生的通病, 形成原因多種多樣,對道路裂縫成因的探索有助于減少裂縫的形成和治理裂縫,提高道路的使用壽命,施工和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于這方面的總結,努力建設質量更好道路。
[1]韓仲奇.基于使用功能的城市主干道大修養護方法簡述[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17(07)
[2]李坤.設計和施工對道路病害的影響[J].市政技術.2014(S1)
[3]徐玉峰.道路病害及其防治技術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11)
[4]牛貴忠.城市道路病害的防治初探[J].山西科技.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