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偉峰 遼寧輕工職業學院
“職教集團”或“職教集團化辦學”是我國深化職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就是要主動適應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需要。職業院校是技能型人才主要培養基地。這樣的人才類型決定了必須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參與培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對技能型人才需求愈來愈多,對技能型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組建職教集團化辦學是解決技能型人才匱乏和質量的有效途徑,發揮職業院校和企業優勢互補的辦學模式,更好促進職業院校和企業人才供需的對接。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不是簡單的肯定與否定,而是為實施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提供正確的點撥與引導,因此構建能夠客觀反映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用人需求的合格人才,還關系到高職高專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高職整體人才培養質量。
在整個課程方案中,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涉及課程開發的實際應用。因此,對其實施評價應由課程開發方面的專家、學校相關專業的教師、職教集團內企業專家三方評價人員組成。
評價的內容包括:
(1)教學計劃(課程體系),重點監控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是否與企業人才要求一致,著重分析評價其適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每年評價一次。
(2)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的重點監控指標,是教學內容和教學的深度、廣度。
(3)教材建設,教材的監控和評價因素主要包括教材的時效性、規格、創新性、先進性和學生的滿意度。
對設備條件的監控與評價,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和保持職業院校特色的重要前提。監控的重點是校內實驗實訓條件、校外實訓基地、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等。
(1)對校內實驗實訓條件的監控,各專業都必須具有必要的實驗實訓條件。
(2)對校外實訓基地的監控,學校的主干專業及其專業群應有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3)對學生人均教學資源占有量的監控,根據評估指標體系的規定,當生師比、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計算機臺數、語音室、生均圖書數量等達不到要求時,要及時提出預警。
評價的具體內容包括:
(1)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包括師資建設規劃、建設計劃及其落實情況,教師進修學習、培訓提高情況、師資結構改善情況等。
(2)專職師資方面,教師的數量監控主要通過師生比進行;師資質量主要通過教師的學歷構成、年齡構成、職稱結構、技能構成、科研水平、師德教風等方面來反映;青年教師中,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比例應達到規定的要求;教師隊伍中高級職稱比例應達到規定的要求;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雙師型”教師比例應達到規定的要求。
(3)兼職教師方面。兼職教師隊伍的專業結構與學校專業設置要基本相適應。兼職教師數占專業課與實踐指導教師合計數之比應達到規定的要求。
教學質量管理監控與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管理組織的建立及其工作成效、管理隊伍素質及其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建設及執行、教學計劃及其運行、招生管理及生源狀況、教學監控及信息反饋等。其重點是生源情況、教師教學情況、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運行管理情況。
(1)對必備的基礎理論與知識、職業能力與素質評價,包括必備基礎理論知識考試合格率、職業技能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累計通過率。素質方面包括學生遵紀守法、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職業道德修養情況、考風考紀情況、學生身心健康、學生參加社會勞動、社會實踐和科技文化活動等。
(2)職業資格證書,建立高職高專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互通機制,是構筑技術應用性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環節和制度保證。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社會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接軌。
(3)畢業情況,畢業生畢業情況監控與評價的重點指標是畢業率。畢業率從總體上反映畢業生符合人才培養規格、達到畢業質量標準和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情況,也是教學質量的具體體現。
(4)就業情況,職業教育就業導向的基本特征,決定了其教學目的,最終必須體現在學生就業上。
(5)社會評價,指集團企業或其他用人單位對該專業畢業生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職業能力、服務意識、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的評價。
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每所職業學校都要進一步提高自建力,要采取新的模式,首先要集聚社會的力量來參與職業教育的發展;另外,要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企業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需要什么人,我們培養什么人。”高職院校要進一步研究企業發展的特點、方向和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內涵,在人才培養方面進一步增強前瞻性。
未來學生的培養不僅要滿足當下企業需求,還要不斷提高他們素質、技術方面的能力,所以我們還要在教學體系上進行進一步調整,使學生能夠要到生產單位一線去鍛煉和體驗。
另外,要為每一位有潛力的學生創造、提供他們長期發展的道路,從這點出發,我們在職業人才體系上要進一步加快改革,首先要根據產業、行業的需要,確定一些職業人才培養的崗位和專業,根據這些崗位和專業的需要確定課程體系、培養模式,然后再設計他的培養階段,改變原有的職業人才的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