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萍
摘要 為了探討秸稈腐熟還田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特開展了秸稈還田腐熟效果試驗。結果表明,秸稈腐熟還田能明顯提高水稻產量,增加農民收益。
關鍵詞 水稻;秸稈還田;腐熟劑;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9-0012-02
秸稈是豐富的生物資源,秸稈還田不但能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質量,而且能使作物增產[1]。簡單的秸稈腐熟通常會因腐熟速度慢而影響下茬作物種植;秸稈快速腐熟還田技術是采用菌劑,將秸稈制造成優質生物有機肥還田的高效快速方法,該方法在秸稈資源豐富的地區普遍適用,既可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又保護生態環境[2-3]。秸稈腐熟劑能使秸稈等有機廢棄物快速腐熟,并產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長,增強植物抗逆性[4]。為此,筆者挑選了河南寶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產的6種腐熟劑產品進行試驗,以期為選擇適合本地區的腐熟劑產品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單季稻試驗地點設在弋江鎮沿河村一農戶承包田;雙季晚稻試驗地點設在籍山鎮長樂村一農戶承包田。單季稻試驗安排在小麥后茬單季晚稻田,雙季晚稻試驗安排在早稻后茬雙季晚稻田。移栽前在試驗田按試驗設計做好子埂和過水溝。
1.2 供試材料
單季稻品種為太湖糯,雙季晚稻品種為秀水03。
參試秸稈腐熟劑品種為本地中標的6種秸稈腐熟劑產品:河南寶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BM菌劑(價格10.2元/kg)、江蘇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微生物菌劑(價格9.6元/kg)、江成都華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元駿牌秸稈腐熟劑(價格9.1元/kg)、山東億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CM)腐熟劑(價格9.3元/kg)、廣西鴻生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微生物發酵菌劑(價格9.2元/kg)、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VT有機物料腐熟劑(價格10.1元/kg)。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9個處理,分別為常規施肥+秸稈還田+河南寶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M菌劑(A);常規施肥+秸稈還田+江蘇天象有機物料腐熟劑(B);常規施肥+秸稈還田+成都華隆有機物料腐熟劑(C);常規施肥+秸稈還田+山東億安有機物料腐熟劑(D);常規施肥+秸稈還田+廣西鴻生源有機物料腐熟劑(E);常規施肥+秸稈還田+北京沃土天地有機物料腐熟劑(F);常規施肥基礎上減少施用鉀素10%+秸稈還田+河南寶融有機物料腐熟劑減施鉀量(G);常規施肥+秸稈還田作有秸稈對照(CK1);常規施肥作無秸稈對照(CK2)。同田對比試驗小區面積相同,各處理3次重復,小區隨機區組排列[5-6],單季稻小區面積為36 m2,雙季稻小區面積為40 m2。小區間設置隔離埂,所有子埂用稻草填充,再用泥土充實后鋪薄膜以防串水串肥。試驗田四周設立寬1 m以上的保護行,各區組間、區組與保護行間用子埂和過水溝隔開。除各小區處理內容不同外,其他耕作、管理措施應完全一致[7-9]。
1.4 試驗實施
單季稻2013年7月2日移栽,前茬作物為小麥,品種為揚麥13號。雙季晚稻2013年7月23日移栽,前茬作物為早稻,品種為嘉興8號。
秸稈還田6 000 kg/hm2,各種腐熟劑的施用量均按照30 kg/hm2施用,另增施尿素45 kg/hm2,以滿足水稻前期生長所需氮素和秸稈腐熟分解消耗氮素。腐熟劑施用時間,單季稻試驗為2013年7月1日,雙季晚稻試驗為2013年7月22日。
基肥、追肥各小區均等量施用。單季稻試驗折純量基肥施純N 115.5 kg/hm2、P2O5 45.0 kg/hm2、K2O 76.5 kg/hm2;追肥施純N 103.5 kg/hm2、K2O 76.5 kg/hm2。雙季晚稻試驗折純量基肥施純N 117.0 kg/hm2、P2O5 36.0 kg/hm2、K2O 64.5 kg/hm2;追肥施純N 69.0 kg/hm2、K2O 45.0 kg/hm2。前茬作物還田量(除CK2外)均為6 000 kg/hm2。單季稻試驗2013年10月29日對各小區進行了測產,雙季晚稻試驗2013年11月5日對各小區進行了測產。
1.5 樣品的腐解處理
選取粗細與長度接近的完整的作物秸稈,將其剪成3~5 cm小段。稱取50 g秸稈小段放入尼龍網袋中,準備試驗所需要的該秸稈樣品30袋并順序編號。另同樣裝50 g秸稈小段樣品5袋,置于85 ℃下烘干處理6 h后,準確稱重并記錄每袋的重量N0。
腐解度試驗設置在施腐熟劑(處理A)和不施腐熟劑(CK1)2種處理小區中,每一處理小區中各放置裝有50 g秸稈小段樣品的尼龍網袋15袋,將秸稈樣品(尼龍袋)隨機擺放于農田土表或埋入5~10 cm土層,分別在試驗的第10天、第20天、第30天各隨機取出樣品5袋,進行烘干。樣品烘干前,用自來水沖洗樣品,直至滴下的水無色;然后將樣品置于85 ℃下烘干6 h后,準確稱重并記錄每袋的重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秸稈腐熟程度觀察
自腐熟劑施用后,按秸稈腐熟進程進行腐解度相關記載,并根據失重率計算公式進行計算。結果表明,小麥秸稈還田使用和未使用腐熟劑,其失重率:10 d后分別為9.05%、5.04%,20 d后分別為21.09%、12.39%,30 d后分別為31.95%、21.45%;水稻秸稈還田使用和未使用腐熟劑,其失重率:10 d后分別為18.47%、11.82%;20 d后分別為39.08%、26.85%;30 d后分別為56.62%、45.55%。由此可見,使用腐熟劑的秸稈較未使用腐熟劑的腐爛分解速度明顯加快。
2.2 長勢及抗逆性觀察
施用秸稈腐熟劑的處理,前期秧苗普遍健挺青秀,秧苗素質好,后期保持有3~4片功能葉青綠,有利于水稻的灌漿結實。同時,水稻的抗逆性(抗病蟲害、抗倒伏、抗寒)明顯增強,且明顯高于未施用秸稈腐熟劑的田塊。
2.3 產量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秸稈腐熟還田的處理相比無秸稈還田的處理增產效果明顯,其中處理E、F供試腐熟劑品種施用效果較好,增產效果明顯,適合本地區推廣使用。未施用腐熟劑的田塊,由于秸稈分解慢、養分釋放遲緩,所以增產效果不及施用腐熟劑小區效果明顯,但相比無秸稈還田的小區也有較大幅度的增產。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施用秸稈腐熟劑的處理,前期秧苗普遍健挺青秀,秧苗素質好,后期保持有3~4片功能葉青綠,有利于水稻的灌漿結實。秸稈腐熟還田的處理相比無秸稈還田的處理增產效果明顯。
秸稈快速腐熟還田對于提高化肥利用率、促進農作物秸稈腐熟利用、保護環境以及提高農作物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0]。尤其是在人類面臨能源危機、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等壓力下,研究和應用秸稈快速腐熟技術是一條必由之路。
4 參考文獻
[1] 于建光,常志州,黃紅英,等.秸稈腐熟劑對土壤微生物及養分的影響[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0(3):563-570.
[2] 戴飛,張鋒偉,趙春花,等.快速腐熟秸稈還田機設計與試驗[J].農業機械學報,2010(4):47-51.
[3] 楊文兵,胡正梅,楊長斌,等.不同秸稈腐熟劑在湖北省晚稻上的應用效果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08(12):189-191.
[4] 許衛劍,龐嬌霞,嚴菊敏,等.秸稈腐熟劑的作用機理及應用效果[J].現代農業科技,2011(5):277.
[5] 鄭向陽.水稻田使用秸稈腐熟劑試驗效果分析[J].廣西農學報,2011(5):18-20.
[6] 唐海明,肖小平,湯文光,等.冬季覆蓋作物秸稈還田對水稻植株養分積累與轉運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8,20(8):63-73.
[7] 薛立輝.不同品牌秸稈腐熟劑在小麥秸稈全量還田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15):144-147.
[8] 薛亞光,魏亞鳳,李波,等.麥秸還田和耕作方式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8,34(22):10-14.
[9] 胡心意,傅慶林,劉琛,等.秸稈還田和耕作深度對稻田耕層土壤的影響[J].浙江農業學報,2018,30(7):1202-1210.
[10] 鄭仁兵,李敏,韓上,等.秸稈還田替代磷鉀肥對水稻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1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