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建 黃巧云 羅品忠
摘要 為加快水稻品種的更新,在曲霞鎮鎮西村開展了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南粳52、寧粳7號、武運粳30號、鹽粳13號這4個高產品種可作為2018年水稻高產示范推廣品種,南粳9108、揚農稻1號可作為2018年水稻優質米示范推廣品種。
關鍵詞 水稻;品種;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1.0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9-0044-02
為加快水稻品種更新,適應泰興市農業供給側改革需求,泰興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曲霞鎮鎮西村開展了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旨在鑒定新品種在泰興市的適應性、豐產性和抗逆性,為該地區今后水稻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1-3]。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前茬作物為小麥,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水稻全生育期施純N 294.83 kg/hm2、K2O 134.63 kg/hm2、P2O5 84.38 kg/hm2。病蟲草害防治、水漿管理與大面積生產相同。
1.2 供試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13個,分別是蘇墾118、鹽粳13號、武運粳30號、南粳9108、淮稻18號、豐粳3227、寧粳8號、寧3908、華粳8號、揚農稻1號、寧粳7號、武運粳80、南粳52。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13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以鹽粳13號作對照(CK)。3次重復,試驗小區采取隨機排列的方式[4-6],每小區面積為25 m2。5月28日落谷,6月19日人工定點栽插,規格為25 cm×15 cm。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13個參試品種生育期150~161 d,最早熟的是華粳8號,全生育期150 d;最遲熟的是武運粳30號,全生育期為161 d。生育期適中的品種有蘇墾118、鹽粳13號、豐粳3227、武運粳80和南粳52。
2.2 農藝性狀
參試品種株高在83.6~103.6 cm之間,最高的是寧粳7號,為103.6 cm;最矮的是豐粳3227,為83.6 cm。株高適中的品種有武運粳80、華粳8號、南粳52、鹽粳13號、南粳9108(表1)。
2.3 抗逆性
抗倒性上,以武運粳30號表現最強。抗病性上,寧3908、鹽粳13號紋枯病中等偏輕發生,其余品種均較輕;南粳9108、揚農稻1號、寧粳7號、南粳52穗頸瘟中度發生,其余品種均較輕。
2.4 穗粒結構
各品種穗數在318.60萬~353.40萬穗/hm2之間,最多的是華粳8號,為353.40萬穗/hm2;最少的是武運粳80,為318.60萬穗/hm2。每穗實粒數在103.9~123.8粒之間,最多的是寧3908,為123.8粒;最少的是華粳8號,為103.9粒。千粒重在23.6~27.3 g之間,最高的是寧粳8號,為27.3 g;最低的是揚農稻1號,為23.6 g(表1)。
2.5 產量
各參試品種實際產量在8 764~9 728 kg/hm2之間,產量最高的是南粳52,為9 728 kg/hm2;產量最低的是蘇墾118,為8 764 kg/hm2(表2)。
3 結論與討論
2017年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涌現出一批高產品種,如南粳52、寧粳7號、武運粳30號、鹽粳13號,產量分別居第1、2、3、4位,淮稻18、華粳8號、寧3908、寧粳8號、揚農稻1號產量分別居第5、6、7、8、9位,武運粳80、南粳9108、豐粳3227、蘇墾118分別居第10、11、12、13位。南粳9108、揚農稻1號稻米品質受到評比專家的一致好評,但這2個品種的抗病性需引起足夠的重視。比較適宜機插秧種植的大穗型品種有寧3908、寧粳7號、揚農稻1號和武運粳80,但武運粳80的實際產量較低,需進一步示范觀察。綜上所述,南粳52、寧粳7號、武運粳30號、鹽粳13號這4個高產品種可作為2018年水稻高產示范推廣品種,南粳9108、揚農稻1號可作為2018年水稻優質米示范推廣品種。
4 參考文獻
[1] 譚可菲.2017年齊齊哈爾地區水稻品種比較試驗[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8(2):1-3.
[2] 溫嬌萍,唐杰,謝蔚,等.2012年萍鄉市雜交水稻新組合晚稻品種比較試驗[J].農業科技通訊,2015(1):33-35.
[3] 韓正光,張安存,呂宏飛,等.淮北稻區優質食味水稻品種比較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4(9):1341-1342.
[4] 葛茜,馬曉麗,張萬春,等.優質高產水稻品種比較試驗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3,59(5):7-9.
[5] 張建民,孫健,吳龍根,等.水稻無肥栽培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1(17):88.
[6] 楊峰.雜交水稻新組合的品種比較試驗[J].湖南農業科學,2011(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