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 楊蓉妮 伍君
摘要 介紹了麥—菜—玉—玉—玉—菜套種模式的茬口安排,總結了該模式下小麥、蔬菜(香菜、菠菜)、春甜玉米、夏飼玉米、秋甜玉米、秋種短季蔬菜的栽培技術要點,對該模式產生的效益進行了分析,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麥—菜—玉—玉—玉—菜套種模式;茬口配置;效益分析;鄂中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2.1;S513;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9-0056-01
為充分挖掘旱地產出效益尋找新途徑,設計麥—菜—玉—玉—玉—菜一年六熟套種模式,在旱地高效種植機械化栽培方式上進行了有益探索。示范結果表明,在蔬菜種植區麥—菜—玉—玉—玉—菜套種模式實行寬幅套種,適宜機械化翻耕、整地、播種、收獲要求,茬口銜接較好,產值可達9萬元/hm2,純收入可達6萬元/hm2以上。
1 茬口安排
小麥于10月27日機械條播,麥田留寬幅預留行,11月10日在預留行播種香菜和菠菜,翌年3月6日前香菜、菠菜收獲完畢,3月6—24日在蔬菜原播幅內移栽春甜玉米,5月25—26日收獲小麥,6月7日在原小麥播幅內機械化套播夏飼料玉米,6月5—11日收獲春甜玉米鮮穗,6月26—28日在原春甜玉米播幅內套種秋甜玉米,9月7日收獲夏飼料玉米,9月10日收獲秋甜玉米鮮穗,9月16日在夏飼料玉米原播幅內套種短季小白菜,10月20日前收獲短季小白菜。
2 關鍵栽培技術
2.1 小麥
2.1.1 規范播種。品種選擇鄭麥9023。播前機械精細整地,保證“三溝”配套,于10月27日進行機械條播,一般播種量(有預留行的麥田)控制在90 kg/hm2以內(根據種子發芽率適當調整)。小麥播幅寬度2.2 m,實際播幅寬2.0 m,預留行寬幅2.2 m(以機械寬幅為準設計),小麥播幅占比45.5%。播種期10月27日,基本苗(實際播幅計算)在127.5萬~142.5萬株/hm2之間。播后降雨,足墑出苗。
2.1.2 科學施肥。施45%復合肥(17-23-5)342 kg/hm2(折滿幅750 kg/hm2),2月底至3月初看苗追施尿素112.5~150.0 kg/hm2作拔節肥,后期結合防治病蟲害進行1~2次葉面噴肥[1]。
2.1.3 化學調控。在四葉一心期至五葉一心期用15%多效唑粉劑450~600 g/hm2兌水450 kg/hm2噴施1次。
2.1.4 統一防治病蟲草害。在播前實行藥劑拌種,用15%三唑酮(粉銹寧)按種子重量的0.2%~0.3%(1 g粉銹寧拌0.5 kg種)干拌種子,現拌現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注意防治條銹病,發病初期用15%三唑酮(粉銹寧)1 125~1 500 g/hm2兌水600~750 kg/hm2噴霧。小麥抽穗揚花期(4月6—15日)預防赤霉病,用40%多·酮1 125~1 500 g/hm2,隔7 d再防治1次,兼治白粉病、紋枯病。對麥蜘蛛和蚜蟲等害蟲,應根據情況及時防治[2]。
防除禾本科雜草,在雜草二葉期用6.9%精噁唑禾草靈(驃馬)水乳劑600~900 mL/hm2,兌水600 kg/hm2均勻噴霧。防除闊葉雜草則用75%苯磺隆(杜邦巨星)水分散粒劑15.0~22.5 g/hm2,兌水600 kg/hm2均勻定向噴霧。
2.1.5 適期收獲。收獲時期為5月25—26日。
2.2 香菜與菠菜
香菜品種選擇澳洲四季香菜,菠菜品種選擇菠爾特。結合整地于11月10日施復合肥(15-15-15)600 kg/hm2,預留行中蔬菜播幅寬1.5 m,做2壟畦,每壟做成75 cm寬、15 cm高的播種畦,溝寬20 cm。畦做好后于當日撒播香菜、菠菜,追肥施用尿素120 kg/hm2。3月6日前收獲。
2.3 春甜玉米
品種選擇金銀粟2號,于2月14—20日大棚播種育苗,3月6—24日地膜覆蓋移栽3行玉米,移栽幅寬180 cm,幅內窄行距60 cm,平均行距147 cm,株距15 cm,折滿幅密度4.5萬株/hm2 [3]。上茬作物秸稈粉碎還田,底肥施45%硫酸鉀復合肥900 kg/hm2,苗肥追尿素120 kg/hm2,大喇叭口期穗肥追尿素180 kg/hm2,并用Bt粉劑1.2~1.5 kg/hm2+細砂22.5~37.5 kg/hm2混合拌勻后灌心防治玉米螟。吐絲期用Bt乳劑3 000 mL/hm2,兌水750 kg/hm2噴霧防治玉米螟。待玉米絲枯萎、籽粒開始變硬時收鮮穗[4],收獲鮮穗期為6月5—11日。
2.4 夏飼料玉米
品種選擇鄭單958,在小麥收獲后于6月7日在原小麥播幅內播種3行玉米,播種幅寬180 cm,幅內窄行距60 cm,平均行距147 cm,株距15 cm,每穴播2粒種子,播前7 d預播10%的種子用于補苗,保留密度4.5萬株/hm2。上茬作物秸稈粉碎還田,底肥、苗肥、穗肥的施用及玉米螟的防治時期同春玉米。9月7日收獲干玉米穗。
2.5 秋甜玉米
品種選擇金中玉,于6月26—28日在春甜玉米原播幅內播種3行,播種幅寬180 cm,幅內窄行距60 cm,平均行距147 cm,株距15 cm,每穴播2粒種子,播前7 d預播10%的種子用于補苗,保留密度4.5萬株/hm2。上茬作物秸稈粉碎還田,底肥、苗肥、穗肥的施用及玉米螟的防治時期同夏玉米。9月10日收獲鮮穗。
2.6 秋種短季蔬菜
短季蔬菜品種選擇汝羽505快菜(小白菜),夏飼料玉米收獲后于9月16日在其原播幅內撒播。播種幅寬180 cm。底肥施腐熟餅肥1 800 kg/hm2、有機無機復合肥750 kg/hm2。10月20日前收獲。
3 效益分析
小麥平均產量4 200 kg/hm2,產值9 072元/hm2;菠菜產量8 550 kg/hm2,產值10 944元/hm2;春甜玉米產量18 t/hm2,產值32 040元/hm2;夏飼料玉米產量6 750 kg/hm2,產值12 150元/hm2;秋甜玉米產量15.75 t/hm2,產值2.52萬元/hm2;短季蔬菜產量7 650 kg/hm2,產值11 220元/hm2。合計產值為100 626元/hm2,支出38 250元/hm2,收入62 376元/hm2。
4 參考文獻
[1] 趙廣才.北方冬麥區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2008(5):91-92.
[2] 褚冰倩,喬文峰.兗州市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3):86.
[3] 鄭威.甜玉米高產優質栽培關鍵技術研究[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5):52-54.
[4] 李中秀,黃海燕,熊清云,等.甜玉米開發應用前景及高產栽培技術[J].河北農業科學,2007(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