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敏 王云峰
摘要 為了使農戶獲得較好的收益,從地塊選擇、品種選擇、種子處理、播種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方面總結了適合吉林地區的茄子栽培技術,以期為廣大農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茄子;品種選擇;播種育苗;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4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9-0094-01
茄子屬茄科作物,原產于亞洲熱帶,是一種常見的綠色蔬菜,種類繁多,常見的有綠茄子、紫茄子、圓茄子、小茄子等,在我國各地都有種植。在東北地區,茄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植株可高達1 m左右,直立分枝,呈傘狀分蘗,側枝20 cm左右;葉片一般為圓形或者卵形,長度約為10 cm,葉柄長約3 cm;花為單生,大多顏色呈紫色;果實在植株上分布均勻,為食用部分,果實形狀和大小變異性大,多為卵形。茄子營養豐富,食用價值高,可為人體提供多種微量元素,有利于人體健康,其根、莖、葉還可入藥,逐步引入全國各地進行栽培種植[1]。茄子是人們日常食用的蔬菜之一,營養價值豐富,在我國多地都可以種植。隨著棚膜蔬菜經濟的蓬勃發展,吉林省很多農戶都加大了種植力量,并獲得了較好的收益。但是,由于農戶栽培技術水平不盡相同,產量和效益也受到很大影響。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及種植年限的增加,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發生了一些栽培問題,影響茄子產量和質量。因此,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應該得到普及和推廣。現將茄子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地塊選擇
要選擇地勢高、地力強、土層深、通風、光照良好、土質肥沃且疏松、利于排澇和灌溉的地塊種植[2],最好選擇前茬種植辣椒、大蒜的地塊,有利于茄子生長。
2 品種選擇
茄子的種類很多,總的選種原則是要因地制宜地選擇品種,盡量選擇適合吉林地區栽培的品種種植,要求口碑好、抗病性強、經濟價值高。如蒙茄3號、遼茄1號、吉茄2號等,都適合在吉林地區種植,茄農反映良好,推薦種植。購買種子時,要選擇正規廠家,保證種子的純度、合格率等,以防購買到不合格的種子,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 種子處理
首先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天氣進行曬種消毒,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 min,撈出后用清水洗凈;再用溫水浸泡,不時攪拌,使其受熱均勻;最后用紗布將種子包好,置于28 ℃左右的條件下催芽。催芽溫度最好不要低于25 ℃[3],早晚要用溫水清洗1次,6~8 d后即可發芽。
4 播種育苗
將準備好的營養土裝入苗盤,澆足底水,覆膜保濕,等待播種。1~2 d后,將經過消毒和浸種催芽的種子拌沙,均勻播種,然后用配好的營養土覆蓋,厚度以1 cm為宜。幼苗出土后,2片針葉時就可以開始分苗,將幼苗移入育苗缽或營養土方中,澆足水。茄子喜水,但是不要大灌,以營養土見干見濕為準。待幼苗長至3~4片針葉即可移栽定植,定植前1周要進行低溫煉苗,以保證幼苗的適應性及移栽成活率[4]。
5 田間管理
茄苗定植15 d左右進行中耕除草,結合培土,追施硫酸鉀復合肥750 kg/hm2;茄子苗喜肥水,也可用0.2%尿素水溶液或0.3%磷酸二氫鉀、葉面寶等進行葉面追肥。茄子生長勢強、側枝多、葉片生長快,要及時整枝修剪,摘除門茄以下側枝,以免枝葉過多,消耗養分,影響茄子產量。茄子整個生長期,需修葉4~5次,以保持葉片均勻、利于通風透光,拓寬植物導管路徑,提高植物吸水吸肥能力,減少裂果、僵果、畸形果的發生。
6 病蟲害防治
茄子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黃萎病、猝倒病、褐紋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茄螟、茄二十八星瓢蟲、紅蜘蛛等。根據茄農多年的種植經驗,茄子病蟲害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病蟲害發生后要及時用藥,建議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 2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 d噴1次,連續噴霧2~3次。
黃萎病多在茄子結果后開始發病,是一種比較難治的病害。發病初期,在晴天時葉片萎蔫,早晚恢復,幾天后側枝變黃,枯萎。在防治上,應選擇優良抗病品種,推廣嫁接技術,加強田間管理或選用3~5年未栽種過茄子的地塊栽培,降低發病率;發病初期可選用77%可殺得8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或90%惡霉靈2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嚴重時要將病株拔除,并在病穴撒施生石灰進行殺菌處理,防止病菌借助澆水傳播[5]。
紅蜘蛛可以為害多種農作物,是一種較常見的蟲害。該害蟲體型小,沒有大面積發生時不易被發現,但是一旦發生就會吃食茄子葉片,使植株停止發育,影響果實正常生長,造成茄子減產,應引起廣大茄農的高度重視。
茄子經常發生的蟲害還有茄螟、茄二十八星瓢蟲。由于此類害蟲有飛行本領,很難控制,常采用的防治方法是用5%農地樂1 500倍液或8%阿維霉死螟800倍液噴霧。
7 采收
茄子花后18~20 d即可進入采收期。由于6—8月高溫天氣較多,宜于早、晚采收;中午采收果實溫度高,吸收旺盛,容易干癟。茄子皮薄肉多不耐貯藏,一般都是鮮食。也有茄農通過晾曬將茄子加工成茄干,以便貯存,冬季食用。
8 參考文獻
[1] 武立丹.茄子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6(17):64.
[2] 張秀玲.茄子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11):68.
[3] 張朝平,唱潤峰,劉少玲.延晚茄子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06(1):89.
[4] 吳和性,袁建明,李長根.茄子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0):182-183.
[5] 田彩娟.茄子黃萎病的識別及防治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