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加杰 馬秀臣 付英麗
摘要 本文闡述了青岡縣南瓜綠色安全生產技術,主要包括產地環境、品種選擇、茬口選擇、整地施肥、適時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及時采收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生產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 南瓜;綠色安全生產;產地環境;適時播種;田間管理;黑龍江青岡
中圖分類號 S642.1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9-0097-01
青岡縣南瓜規模化種植已經連續3年,3年累計播種面積972 hm2。以籽用為主,全部出口東歐等國家,依托于黑龍江賽美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由農戶、合作社與賽美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簽訂訂單及收購合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統一技術指導,南瓜整個生育期實行綠色安全生產,保證生產出的商品符合A級綠色食品要求。
1 產地環境
產地環境條件符合《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NY/T 391—2013)要求,即土壤、空氣、水質符合A級綠色農產品生產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盡量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土層肥厚、農藥殘留量低、有機質含量2%以上的黑鈣土地塊,要保證空氣清潔、遠離工廠、無污染[1]。
2 品種選擇
主要選用抗病、優質、高產、商品性佳并適宜當地生產的品種。同時,保證所選的品種是經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登記的品種。
3 茬口選擇
南瓜種植以崗地或坡地、透氣性好的疏松黑鈣土地塊為好,以有利于排水,低洼、易積水的地塊不宜種植[2]。前茬多以玉米、小麥、高粱、谷糜為宜,要與茄科、十字花科作物實行5年以上輪作。所有的茬口上一年都不能使用高殘效除草劑。
4 整地施肥
實行大型機械秋季深翻深起壟整地,一般翻深達25~30 cm,做到細、碎、暄、平、透。同時,結合整地施入優質農家肥30~45 t/hm2、磷酸二銨18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深翻混合均勻后起壟,并及時鎮壓,達到待播狀態。同時,要保證施用的肥料符合《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NY/T 394—2000)的規定。
5 適時播種
5.1 播種時間
當10 cm土層溫度穩定通過10 ℃以上即可播種,青岡縣最佳播種期在5月10—20日。視地力和品種不同,一般保苗在2.25萬~2.70萬株/hm2之間。
5.2 種子處理
播種前需對種子進行處理,以促使種子發芽快而整齊。首先在播種前曬種1~2 d,然后浸種6~8 h,最后再用0.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同時,要保證施用的藥劑符合《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 393—2013)的規定。
5.3 播種方法
采用機械播種,播種、鎮壓連續作業,一次性保全苗。播種深度一般在3~4 cm之間,覆土過厚或過薄都會對出苗造成不利影響[3]。
6 加強田間管理
一是補種定苗。發現缺苗斷壟應及時催大芽坐水補種。在瓜苗1對真葉時開始間苗,2對真葉時進行定苗,要留健壯純正的苗。二是中耕除草。南瓜整個生育期中耕2次,均應在伸蔓前進行。同時,采用人工除草或苗后化學藥劑除草。三是整枝、壓蔓。多采用單蔓整枝方式,只留1個主蔓,側蔓全部去掉[4]。在5~6片葉時,用濕土團壟上壓蔓。四是蜜蜂授粉。用蜜蜂輔助授粉,放蜂3箱/hm2。
7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主要采用預防和早期治療相結合的辦法,同時要保證所施用的藥劑符合《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 393—2013)的規定。
7.1 病害防治
一是疫病。南瓜疫病以預防為主,在雨季來臨之前,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和細土按1∶500的比例均勻拌成毒土撒施于瓜根周圍,約施0.5 kg/株,可有效預防南瓜疫病。二是蔓枯病。在蔓枯病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葉面噴施,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三是白粉病。在白粉病發病初期,噴灑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或2%農抗BO-10水劑200倍液進行生物防治,4~5 d噴1次,連噴2~3次;也可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四是霜霉病。在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五是病毒病。在發病初期,可用0.5%香菇多糖水劑300倍液噴霧防治。
7.2 蟲害防治
一是地下害蟲。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螻蛄、蠐螬等。主要采用50%辛硫磷和水按1∶25的比例配成藥液均勻噴灑在農家肥上穴施,機械播種時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15.0~22.5 kg/hm2結合整地起壟施入,防治地下害蟲。二是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25%抗蚜威3 000倍液噴霧防治。
8 及時收獲
當南瓜表面有一層白蠟物質,并伴有許多瘤狀凸起,表皮相對較硬時,即可收獲[5]。青岡縣南瓜一般在9月上旬至中旬收獲,盡量趕在早霜前進行。南瓜有后熟現象,收獲后可以置于冷涼干燥處后熟。采用打瓜機取籽,將分離出的瓜籽用清水洗凈后晾曬,當籽粒水分含量降到12%以下時開始進行清選,去掉秕粒、清除雜質,以達到收購標準。
9 參考文獻
[1] 羅丹娜,金玉忠,李志民,等.綠色食品:南瓜生產技術規程[J].吉林蔬菜,2014(12):8-9.
[2] 王艷梅,張偉東.南瓜生產中的主要病蟲草害防治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3(1):22.
[3] 楊紅.無公害南瓜生產栽培技術要點[J].新疆農業科技,2014(4):19-20.
[4] 徐艷麗,巴哈提古麗.A級綠色食品南瓜生產技術規程[J].中國園藝文摘,2013,29(10):167.
[5] 都昌杰.籽用南瓜市場開發及A級綠色食品富硒籽用南瓜生產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