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ESP(專門用途英語)和CBI(內容依托式教學法)相結合的理論出發,以體育專業研究生作為實驗對象,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學習評價方式三方面分析了以ESP為導向的內容依托式教學模式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的并可取的。
關鍵詞:ESP;內容依托式;研究生英語教學;體育院校
一、體育院校研究生中開展ESP為導向的內容依托式教學的可行性
國外對ESP(專門用途英語)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種特定的職業或者學科相關的英語,開展ESP教學是為了培養既有學科專業知識又有英語應用能力的學生。與ESP研究并重的“以內容為依托”英語教學在20世紀8O年代就已經被廣泛使用。Richards& Rogers(2001:204)指出內容依托式教學是根據所學內容或者信息組織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內容給予充分關注,有利于激發學生通過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學習新知識,自然地將語言技能和新知識的學習融合在一起。陳亞麗 (2011:2)在《ESP理論與以內容為依托的英語教學》一文中指出把ESP理論和“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相結合,可以形成一種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內容依托式教學以學科內容知識為核心,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學習新信息,課程設置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非常適合于ESP教學,在國外被廣泛地應用于ESP教學中(廖乃幟,2015:85)。在教育部頒布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第一外語)教學大綱(試行稿)》中指出碩士生的英語教學包括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兩部分,對專業英語教學提出具體要求,并指出基礎英語要努力結合專業英語特點,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作為體育院校的高端專業人才,研究生需要具備較強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專業交流能力。體育學院的研究生們在學習中需要大量閱讀相關領域的國內外文獻,查閱國內外最新資料和研究動態,今后可能有大量的專業交流和學術交流的機會和參與國際賽事工作的機會,這勢必要求學生對其研究領域的英語專業知識有一定基礎,而內容依托式教學正好為英語教學從通用英語向ESP英語的轉向提供了一個基本路徑。這種教學模式無疑成為培養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道路上解決語言學習和專業學習相脫離的有效方式。
二、體育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高校所用研究生英語教學教材所含語言信息多屬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等通識教育范疇,信息駁雜,缺乏系統性,而且對許多專業來說,尤其是體育、音樂和美術等專業,缺乏針對性;教學方法依舊以聽說法和語法翻譯法為主;教學形式主要是聽力和精讀兩種形式,一些重點院校采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但無論哪種形式,教學都是圍繞語言知識學習展開的,從內容和方法上都沒有考慮英語學習對學生專業學科知識的促進和強化;教學評價圍繞詞匯量、語法、句型結構等語言本身和語言技能進行。由于教學過程缺少對學生專業知識的考慮,致使社會用人單位經常報怨畢業生看不懂專業英文資料,不能勝任與專業相關的國際交流。
三、以ESP為導向的內容依托式教學模式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學內容
除正在使用的教材內容外增加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內容。根據試點班學生的專項,在教學中增加以游泳、足球、籃球項目為主的英語學習材料。鑒于學時有限,專業英語的學習時間占學期總課時的1/4,每周2學時的英語課,每兩周進行一次專業英語的學習。
(二)教學模式
本課題旨在以內容依托式教學模式理念進行教學實踐,使學生學習的重心從單純的語言學習轉向了依托內容來學習語言。這不同于傳統的以語言為依托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方式是在理解內容之前必須先掌握語言。為此,本課題對試點班的課堂教學在方法上盡量避免傳統的bottom—up教學方法,因為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注重文章中的詞的意義用法及句法結構,這種自下而上的方法不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容易增加體育專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挫敗感以及焦慮感。相反,試點班的教學采用top—down 教學方法,因為這種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先從整體來理解句子的意義,然后再學習詞的用法和句法。這樣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英語閱讀興趣,對所學材料內容有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試點班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英語語言媒介輸入學生所學專業的內容,可以促進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獲取專業信息、解決專業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英語知識,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共同發展。
(三)學習評價方式
內容依托式教學理念指導下的語言教學模式著重學生對語言媒介傳遞的內容的理解與掌握,要采用能夠全面考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努力程度和對所學內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考核方式。根據試點班學生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從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入手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大膽嘗試。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課文之前,教師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出一系列形式靈活多樣的活動,例如討論、提問題、作對話、介紹背景、設置懸念、觀看視頻等;除對教材內容的測試外,要求學生結合各自專項去網上搜索相關的英文材料,并將所收集到的英文資料,用自己的語言,寫成讀書筆記,上交教師批改;組織學生就本專業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或者學生感興趣的專業話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做讀書筆記,然后在課堂上以Presentation的形式與其他同學共享。總之,內容依托式教學模式要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課題研究將內容依托式教學與ESP理念結合在一起,使內容依托式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內容依托式教學是以學習內容為中心,把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結合并有機融合的
外語教學模式。這樣的語言學習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本課題將ESP理念與內容依托式教學模式結合,順應社會專業化的發展趨勢,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優勢。此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運用英語的能力,凸顯職業性與實用性。此外,與ESP相結合的內容依托式教學能夠更加充分地促進學生在專業、語言和思辨能力的發展,這對學生今后在工作與社會交往中有著重要作用。從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學期考試成績及任課教師的反饋,實施以ESP為導向的內容依托式教學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為其職場就業或者進一步深造助力的迫切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與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相關緊密的語言材料,能夠使英語學習與專業學習融為一體,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鞏固、加深和拓展專業課的學習。
(二)建議
1、在教學內容上,增加與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相關緊密的語言材料,使英語學習與專業學習融為一體,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擴展和提高專業知識和能力水平。
2、在課堂活動模式上,教學要通過內容的學習展開,以學生理解材料內容為主要目標,語言知識的學習為內容的理解服務,幫助學生在專業語境中理解語言知識,增加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的教學活動,如師生問答、生生問答、小組討論、學習匯報等。
3、在學習評價方式上,采取盡可能全面、客觀記錄學生學習過程、指導和監控學生課外學習的并且能激勵其努力學習的形成性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
[1]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2):23.
[2]陳亞麗.ESP理論與以內容為依托的英語教學[J].中國ESP研究,2011,(2):41-46.
[3]鄧海.國外ESP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1):21.
[4]廖乃幟.內容依托式教學在西部高校ESP中的應用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4):85
[5]瞿云華. ESP教學與Content-based Approach[J].浙江大學學報,1998,(3):145-149
[6]Hutchinson,Tom AlanWaters. 特殊用途英語[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7]Mohan, B. & G. H. Beckett.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research on content-based languagelearning: Recasts in causal explanations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3,87 (3): 421-432
[8]Richards, J. & Rogers, T.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207.
課題結題論文:
課題名稱:以ESP為導向的內容依托式教學模式在體育院校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項目類別:沈陽體育學院校級教學課題
項目編號:2016JX09
作者簡介:
金月(1978-),女,漢族,籍貫:遼寧撫順,職稱:中級,學位: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