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芳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在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施用伊班膦酸鈉與唑來膦酸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方便選取內蒙古某醫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確診的70例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按隨機抽簽法平均分為實驗組,施用伊班膦酸鈉;對照組,施用唑來膦酸。觀察止痛效果和骨相關事件發生情況。 結果 實驗組(21.6±3.1)h 與對照組(51.3±6.9)h相比,伊班磷酸鈉起效更快(t=48.5,P<0.05),骨相關事件發生率更低(χ2=4.43,P<0.05),鎮痛有效率更高(χ2=4.48,P<0.05),伊班膦酸鈉的藥物不良反應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伊班磷酸鈉對惡性腫瘤骨轉移的治療更安全、舒心,療效更好。
[關鍵詞] 骨腫瘤;繼發原發性;伊班膦酸鈉;癌性疼痛;唑來膦酸
[中圖分類號] R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8(c)-0111-0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Zoledronic Acid and Ibandr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is Pain in Malignant Tumors
ZHANG Yan-f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bandronate and zoledron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one metastase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one metastases diagnosed from September 2016 to January 2018 in a hospital in Inner Mongol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bandronate sodium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zoledronic acid. Observed pain relief and bone related events.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1.6± 3.1)h,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51.3±6.9)h, the effect of sodium iban phosphate was faster (t=48.5, P<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bone-related events was lower (χ2=4.43, P<0.05), the analgesia was more effective (χ2=4.48, P<0.05), and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of ibandronate was lower, with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ban sodium phosphate is more safe and comfor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of malignant tumors.
[Key words] Bone neoplasm; Secondary primary; Ibandronate; Cancer pain; Zoledronic acid
近年來,人們談癌色變,癌癥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細胞不受控制的增長和擴散將成為癌細胞。它可影響人體的幾乎任何部分。腫瘤常常侵入周圍的組織并可轉移到其它部位[1]。在晚期腫瘤中有一個常見的并發癥:骨轉移,尤其是在肺癌、腎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等,它的發生率在30%~75%左右[1]。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容易出現病理性骨折、骨性疼痛甚至脊髓壓迫等骨相關事件,患者的生活體驗、生活質量常常受到明顯的影響[2]。在臨床上,針對而惡性腫瘤骨轉移,使用放療手段是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在放療期間聯合使用抗溶骨治療藥物雙膦酸鹽類藥物等有著明顯的效果[3],為了探討在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中伊班膦酸鈉與唑來膦酸有效性和安全性,該研究針對內蒙古該醫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是方便選取內蒙古該醫院的70例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組織病理或組織細胞學已經確定的惡性腫瘤;所有患者經X線、CT和MRI等證實為晚期腫瘤骨轉移癌;所有的實驗者都對該實驗的具體過程有清楚地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所有患者都是第一次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該研究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4]。從轉移情況來看:單發性29例;多發性轉移41 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使用隨機抽簽的方法將70例患者等份額得分為伊班膦酸鈉組(研究組)、唑來膦酸組(對照組),研究組:35例,平均( 47.3 ±7.5)歲; 對照組:35例,平均( 45.6 ±7.7)歲;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年齡、病情(體能狀態評分、疼痛強度以及病灶數目)等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于開展研究。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單純性化療的基礎上施用伊班膦酸鈉(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10432),第1天6 mg 靜滴,連續3 d,4周為1個周期,重復運用4~6個周期,第2天開始行放射治療。對照組在單純性化療的基礎上施用伊班膦酸鈉,第1天6 mg 靜滴,連續3 d,周期數與治療時間與上面相同。均繼續放化療并使用原有的鎮痛藥物。
1.3? 療效評價
觀察并記錄患者止痛起效時間;一個周期治療結束后觀察患者疼痛改善情況、骨相關事件(病理性骨折、骨性疼痛加劇、高鈣血癥等) 發生率;以及觀察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
1.4? 效果判定標準
疼痛分級:Ⅲ級為劇烈疼痛,表現為嚴重的干擾了患者睡眠,需要使用使用麻醉性藥物,同時還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Ⅱ級為明顯疼痛,表現為已經打擾到了患者睡眠,患者不能忍受疼痛感,用止痛、安眠藥物; I 級為可接受疼痛,表明還沒有影響患者的睡眠,能夠正常生活、工作;0 級為沒有疼痛感[5]。
止痛療效評價:如果治療過后疼痛大部分消失,可以進行正常的生活起居,疼痛感沒有打擾睡眠,疼痛較以前有可觀地減輕,為顯效;如果患者疼痛有所緩解,但在夜間睡眠仍然受到疼痛的干擾,有時需要強止痛進行止痛,為有效; 無效是指與治療前相比疼痛并沒有任何減輕。前兩者皆判為有效[6]。按照疼痛標準,也可以將其簡化為:無效為疼痛未減輕或加重; 有效,疼痛減輕1 級; 顯效,疼痛減輕≥2 級。
1.5?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采集記錄到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癥狀改善
實驗組起效時間為 (21.6±3.1)h,對照組起效時間為(51.3±6.9) h,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8.5,P<0.05)。第二周期結束后每2個周期治療結束后,兩組的骨相關事件累計發生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93,P>0.05)。整個療程結束后,實驗組的骨相關事件累計發生率更低(χ2=4.43,P<0.05);在每2個周期治療結束時,相對于對照,研究組的鎮痛有效率,有更可喜的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8,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
發熱是兩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應主要以發熱為主,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發生率為2.8%,對照組為 17.1%。
3? 討論
在臨床上,針對性腫瘤骨轉移,使用放療手段是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在放療期間聯合使用抗溶骨治療藥物雙膦酸鹽類藥物等有著明顯的效果,其優點在于高效、低毒和方便[7]。20多年來,雙膦酸鹽類藥物常用來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有不少經驗和記錄,唑來膦酸和伊班膦酸鈉都是第三代雙膦酸鹽類。唑來膦酸是在帕米膦酸二鈉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改善的藥物。其在阻擋抑制骨轉移和抵抗骨吸收的能力上有可喜的效果,美國的臨床腫瘤協會已經把唑來膦酸歸入為推治療繼發性癌骨轉移的一線藥物,在許多個國家得到了可觀的應用療效,可以良好得改善骨轉移患者的生活質量[8]。伊班膦酸鈉是將二代雙膦酸鹽類物質中的氨基中的氫使用沒有空閑氫的鏈咪唑環取代了。有過去的研究表明[9],伊班膦酸鈉可以用來預防控制癌癥骨轉移等骨骼事件的發生,它的主要作用是誘導破骨細胞的調亡,阻斷增加骨吸收的許多因素,阻擋制止骨的吸收。另外一個作用在于伊班膦酸鈉可以使多種惡性腫瘤細胞的死亡,從而進一步減少擴散,阻礙腫瘤細胞分泌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骨基質的蛋白酶等活性物質,使得各種惡性腫瘤如:肺癌,胃腸道癌,前列腺癌對骨質的粘附作用降低,對于惡性腫瘤骨轉移療效好。
在前人的研究顯示,伊班膦酸鈉、唑來膦酸可以提高骨轉移患者的生活、工作質量,但是少見針對兩者來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的對比性。為了探討伊班膦酸鈉與唑來膦酸這兩種雙膦酸鹽類藥物在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對內蒙古該醫院的70例繼發性骨癌患者進行了前瞻性研究,該研究骨不良事件發生率為8.5%,與曹桂俠等[10]研究相比,伊班膦酸鈉骨不良事件發生率為8.3%,與該研究作用效果一致。該項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需要后來的研究者進一步完善,主要有:研究的選入病例數較少,可能是與地理位置相關,內蒙古地廣人稀,應該加大臨床樣本量;伊班膦酸鈉的價格較貴,實驗組沒有完成的治療病例數稍稍高出。
綜上所述,伊班膦酸鈉起效更快。骨相關事件累計發生率表明伊班膦酸鈉更讓人放心,鎮痛有效率表示伊班膦酸鈉更讓患者舒心,從不良反應發生率來說,伊班膦酸鈉更低,沒有發生明顯的腎臟損傷現象。
[參考文獻]
[1]? 李欣曉,梁仁拔,黃靜,等.唑來膦酸聯合放療在惡性腫瘤骨轉移治療中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8, 32(2):188-190.
[2]? 楊莉.唑來膦酸聯合放療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4):44-45.
[3]? 彭雨,李海濤,楊文麗,等.負荷劑量伊班膦酸鈉與常規劑量唑來膦酸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的療效比較[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7,9(2):120-122.
[4]? 高琳,李琴,周方正,等.唑來膦酸聯合放療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療效觀察[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6,25(4):230-232.
[5]? 程東霞.唑來膦酸聯合放療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1):8-9,11.
[6]? 胡霜霜,童衛杭,王婷,等.唑來膦酸在惡性腫瘤骨轉移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藥師,2015,18(9):1568-1570.
[7]? 湯虹,王啟鳴,趙紅星,等.負荷量伊班膦酸鈉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0):5671-5672.
[8]? 柳勛法,張更偉,鐘賢良.伊班膦酸鈉在惡性腫瘤骨轉移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12):2020-2021.
[9]? 姜文娟,程繼榮,邵國安.惡性腫瘤骨轉移治療的進展[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3,26(2):174-177.
[10]? 曹桂俠,程朝輝,周冬梅.唑來膦酸與帕米膦酸二鈉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比較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3, 26(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