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
(萬博科技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明確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理實分離”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積極探討基于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及應用。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無論是建構系統完善、內容完整、方法科學的職業教育學,還是職業教育的體制改革和開發模式選擇等方面都有待研究和改進[1]。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各專業的人才需求為參照標準,“教學做三體合一”為指導思想,以教師的主導性為前提,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框架下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
大多數高職高專學生們的基礎差、底子薄,學習動力不足。傳統課堂教學是這樣的:一般是教師先講然后學生練,課堂教學枯燥單一,以知識點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現今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造成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知識點實際應用價值較低,只停留在某些知識點的概念而缺少實際操作,更缺乏在實際的問題中去解決問題的經驗。例如在計算機學科的單片機原理教學中,就一直沿用傳統的匯編語言編程,束縛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實踐創造力。當完成整個課程學習后,面對一個實際問題時就無從下手,因為沒有真正掌握程序設計的要領,導致無法獨立編寫完整的程序。
合適教材的選取對專業課的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當前國家并沒有對高職院校理工類專業實踐課的教材進行統一規定,因此有部分學校干脆選用本科類的教材或沒有實踐教材,實踐教學與實際應用結合不緊密,教材內容脫離實踐操作,不符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要求,缺乏創新的實踐題很難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所使用教材可以考慮與企業合作,針對企業的實際需要編著出適應現代企業的高質量高職類教科書和實踐教材。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高職高專的學生們在“理實一體化”的課堂上就能夠掌握企業需要的基本技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反過來影響教學方法,從而實現產教結合的良性循環。
目前,高職院校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學生只注重期末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技能操作的重要性,重分數而輕操作,長此以往,導致部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加入項目式考核等方法,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向學生布置任務,并明確考核評判標準,學生通過資料搜集、小組分工合作等活動完成項目任務,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積累的數據和資料,作為教師考核學生學習成績的依據,注重過程性評價。除此之外,適當鼓勵學生進入企業或相關專業單位實習、實訓,并上交高質量的實訓報告作為專業課考核的一部分。
PDCA循環控制方法誕生于美國,是由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所以又稱為“戴明環”,最初廣泛應用于制造業,主要是為質量管理系統的標準化和科學化實施而提出的。PDCA作為一個全面的質量管理方法,已被成功地應用于環境安全衛生等許多管理領域,而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也是一個循環改進的過程,這與PDCA 循環相適應[2]。這是一種模型,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它是按特定的順序由4個持續循環的、反復的步驟組成: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PDCA一方面可以促進教學管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集“教、學、做”為一體,切實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為目標。實踐證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中要將理論與實踐充分融合,教學過程的控制難度較大,教學的自由度比單純理論教學大,很難做到有序進行,所以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非常有必要引入PDCA循環法全面管理整個教學過程,整合理論和實驗課程體系,以教師為主導,使每個教學步驟都能在計劃、實施、檢查、行動的控制中有效完成理論和實驗課程,最大程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通過有效循環來完善教學任務。
我們在“理實一體化”的課堂中引入PDCA循環法全面管理整個教學過程,是在以教師為主體的引導下,既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相關的實驗操作訓練,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學內容隨著外界的影響因素而出現偏差,在最大限度上因材施教,保證教學順利完成。基于PDCA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所采用的教材應是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各專業課的課程按事先制定的教學大綱,制定教學大綱屬于Plan階段,這個階段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質量,教師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規劃,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做到理論和實驗一體化,盡量多地安排實踐操作時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過程就是Do階段,教師在此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填鴨式”教學,按照制定的教學大綱,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統籌把握好課堂時間,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度引導學生在實驗中探究所學的理論知識。“理實一體化”教學中應摒棄傳統的作業形式,設計適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驗過程和報告,強調實驗重點,應當有師生交流和收獲、感想等步驟。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變,學生會在豐富的實踐教學中有所收獲而產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動力,使課堂教學從學生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學生完成了教學任務后,教學過程經過計劃和實施階段后必然要產生相應的各種反饋,考核各項教學任務的落實情況,屬于教學檢查(Check)的階段。這個階段非常重要,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中,我們要堅持服務于人才培育目標,考核形式和考評方法要多樣化,要改變“末考定乾坤”的老套路,應更注重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期末考試一般都發生在學期結束,屬于完結性考試,而過程性考核能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系統性評價,經過反饋、調適,以便對教學過程進行修正。在課程考試改革中,考核形式可以有多種:筆試、機試、口試、實驗報告、調查報告、創意作品、情境模擬等。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中,無論何種方法的考試,都應以考核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著重檢驗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在多種多樣的考核形式的結果中就可以了解到教學過程的效果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對教學進行調整,進一步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研究課程規律的基礎上嘗試建立試題庫,大膽改革傳統試題形式。此外還可以考慮引入各專業職業資格證書考評制度,以標準的職業資格及技能鑒定制度規范人才培養,用行業標準來檢驗教學實踐結果,從而形成完善的課程體系。
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校企合作是落實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制定適合本專業的實踐課程新方案,制定新的實踐課程教學大綱;編制出適應PDCA的理實一體化的理論實踐課教學所需要的部分課程指導書或講義。
(1)進入企業做充分調研,基于教學工作導向理論,對教學任務和實踐課程進行全面分析,以企業工作流程為主線,結合實際崗位需求,構建滿足理實一體化教學需求的課程體系。
(2)面對新開設的專業,可以邀請企業工程師參與教材編寫,從而可以在教材中融入各專業的項目工作經驗,編寫出真正意義上的理實一體化教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要抓住專業培養方案中本質的東西,結合教材在教學活動中凸顯出來,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舉一反三。
(3)為了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適應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我們的考察方式也應該有所創新。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的考察方式可以邀請相關專業企業工作人員從人才需求和崗位需求的角度等方面來參與教學質量評價,改進評價手段,完善評價方式,從而適應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教學質量的評價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促進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同時提升了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結合PDCA循環的理實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構建出適合師生雙方“理實一體化”教與學的模式,能夠對教學改革以及學校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PDCA教學過程中的每個步驟都能做到螺旋式的上升發展,使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逐級循環上升,它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先做到每個小循環的提升,然后做到每個大循環的提升,符合“認知→實踐→再認知→再實踐”的認知規律,最后做到實現教學實踐和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1]中國社會科學學情調研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與挑戰[J].職業技術教育,2007(21):18-49.
[2]任國元.PDCA循環方法與危機管理[J].嘉興學院學報,2001(3):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