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昀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成熟,互聯網應用模式不斷創新,教育領域產生了新的思維、新的方法和新的應用,教育信息化的建設由此得到進一步擴展與提升。 “云計算”作為新興的一種信息技術,成為未來互聯網應用的一個重要方向。
大部分職業院校在推進實訓基地及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會面臨資金、人力的投入巨大、資源缺乏及分散的問題,運用“云技術”能夠降低基礎資源建設中的軟硬件成本、實現優質數字資源的大范圍共建共享、有利于加強教學管理與交流協作等。
職業院校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作者所在院校是一所以商貿流通類專業為主體的高職學院。
存在問題: 實踐教學資源、實踐課程開展相對獨立,難以實現與其他系部的共建共享,其他各類教學資源缺乏集成展示的平臺;每個實訓系統都有一個網址,不利于師生記憶;實訓基地的機房環境參差不齊,容易造成服務器和信息系統的故障多發;硬件設備與軟件系統利用率不均等問題。
面對上述現有情況與問題,學院將“云計算”技術運用到于實訓基地及資源建設,建立教學資源中心,使得不同實訓基地之間的教學資源實現互聯互通,有效整合學院的各種優質資源,實現全校師生的資源共享共用。
3.1.1 改造校園網絡
由原先的兩層結構升級為三層架構,單核心升級為雙核心,降低單點故障概率,提升了網絡的可靠性和訪問速度。
通過改造形成百兆桌面、千兆主干,統一出口連接校園網和Internet,外網通過VPN或專線訪問云,保證校園網絡連接的可靠流暢。
3.1.2 云環境部署
為了優化硬件資源的分配,引入了虛擬化技術。借助于Xen、KVM、VMware 等虛擬化工具,提供可靠性高、定制性強、規模可擴展的IaaS層服務。
對云環境的服務器端、云控制器、云桌面、云存儲、工具軟件等云服務層進行部署。
為了使教學資源更加集中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設了學院教學資源中心。教學資源中心共有三大模塊(實訓云平臺、專業資源共享庫及其他資源),基本涵蓋了全院范圍的教學資源,通過有效整合全院的優質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共享,更加便于師生的資源獲取,以就業導向為指導方針,具備工學結合的特色,可起到示范和輻射的作用,促進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3.2.1 實訓云平臺建設
通過建設基礎云環境以及對實訓基地的33套B/S架構的在線教學系統進行云部署,按照院系和專業的分布劃分為國際貿易云、工商管理云、人文旅游云和財務會計云,將經管實訓基地所有分散的實訓系統遷移到統一的云平臺上,由這4朵云和跨專業綜合實訓云組成實訓云平臺.
云平臺實現了專業教育資源的云部署,推進了不同院系、不同專業之間的資源一體化建設進程,為各專業綜合實踐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滿足了學院跨專業學生聯合培養的需求。
3.2.2 專業資源共享庫建設
專業資源共享庫建設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二為共享型專業資源庫建設。
農產品與食品質量檢測技術教學資源庫是我院主持建設的國家教學資源庫,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分為國家教學資源庫平臺建設和資源建設二個部分。
共享型專業資源庫是面向教師,建立屬于專業、課程和個人的資源庫,學院先后建立有11個共享型專業資源庫。共享型專業資源庫將這11個具有省級優勢及學院特色的專業整合在一起,建設和完善了我院重點專業及相關專業群資源庫
3.2.3 其他資源
其他資源分特色資源、精品課程、數字資源、專題資源四部分。
教學資源中心的成功建設,可以為學院教師與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中心作為一個集成性的平臺,學院師生不再需要記憶多個單獨的賬號與密碼,便于其日常使用與優質資源的獲取;也為解決學院同類專業之間的共性需求,實現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技術支持;平臺還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可以為今后的資源建設提供空間,有助于完善學院專業教學資源建設。為促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推動實踐教學改革,提升學院育人能力提供了技術支撐。
[1]郝強,王丹丹,汲軍.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的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5,12:399.
[2]龔洪敏.基于云計算環境的優質資源共享平臺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蘭鵬飛.基于云計算的智慧校園支撐服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工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