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璇婧
(上海專用通信局,上海 200070)
光纖通信具有保密性好、傳輸信息量大、距離遠、質量好等優點,它在固定通信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強對光纖通信設備的故障定位及日常維修十分關鍵。但隨著光纖通信的智能化與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故障定點工作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想要解決光纖通信的日常維護,就必須加強對其故障定位的了解。
光纖通信是一種以光為載波的通信系統,它利用一種經過拉制的高純度光導纖維為媒介,通過光電變換,最終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光纖通信逐漸取代傳統的通信方式,且具有高效化、規范化等特征。
1.2.1 基本光纖通信系統
基本光纖通信系統由數據源、發送端、信息通道以及接收機等幾大部分組成。其中,數據源是信源編碼對數據、圖像等內容的呈現。發送機則是一種將數據信息、圖像信息的相關編碼轉化為光信息信號的部件。在光纖維通信系統中的信息通道是一種以光為媒介的光學信息通道,它包括光纖與中繼放大器等設備。此外,接收器也是一種光學接收機,它能夠接受光學信號,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
1.2.2 數字光纖通信系統
與傳統的模擬通信有所不同,數字光纖通信系統具有高靈敏度、高傳播效率等特點,因此該系統普遍被運用于長距離通信當中。該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脈沖的二進制碼,通過控制光源的方式來達到系統內部信息傳遞的目的。
1.3.1 色散性
光纖通過波長的大小來控制信息的不同,由于波長不同,信號傳遞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到達光纖終端的時間存在差異,最終引起畸變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光纖通信中被稱為色散。
1.3.2 保密性
光纖通信在光纖與向外輻射電波的雙重保護下進行傳遞,因此,即便光纖的拐彎彎度較大,光也不會漏出包層,因此通信過程中的信息保密性也極強。
1.3.3 抗干擾能力強
光纖是絕緣體,因此不會受到雷電與高壓等帶來的電磁干擾,抗核輻射的能力也更強。
2.1.1 設備光分路器故障
光纖通信設備設置分路器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配置光發射器的信號。分路器的端口一旦發生移動就會導致尾纖頭染灰,致使光功率與接收器的效率下降,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將分路器擺放在固定的位置上,并定期用專門的清潔劑清理尾纖頭,防止分路器故障的發生。
2.1.2 光纖通信設備光發射器故障
光纖傳輸設備的最大故障就是電光輸出失真導致的信號傳輸失真。在通常情況下,電光傳輸會受到溫度等因素的影響,一旦光的強度發生變化,就會使光輸出曲線的工作范圍發生變化,最終導致光輸出的失真,因此在光纖傳輸設備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合理調節溫度、濕度等,以免接收器的發出信號受到干擾。
2.1.3 光纖通信設備質量施工質量問題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隊往往由于自身素質或成本上的限制,導致光纖通信的施工受到影響,最終留下安全隱患,這種豆腐渣工程制造出的設備很容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
2.1.4 光纖通信設備維護錯誤問題
當光纖通信設備在實際傳輸過程中發生故障時,故障維修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強也會影響到設備的維修工作,致使設備的故障頻繁發生,影響到信息傳遞工作[1]。
2.2.1 先外部后傳輸
在光纖通信的實際故障定位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先外部后傳輸的原則,最終將故障點的位置細化到單站。維修人員要先從肉眼可見的地方開始排查與維修,如斷纖、電源、機房環境及設備故障等。
2.2.2 先定網后單元
在檢查整個系統的運行情況時,應首先觀察整個網絡及系統的運行情況,在此基礎上不斷地縮小范圍,最終將故障點定位到單個站的網元設備上。
2.2.3 先本端后對端
故障診斷及維修人員應當先對本端的設備及線路進行排查,待本端維修工作完畢后再對對端的設備及線路情況進行詢問,最終將故障點定位到單站。
光纖通信設備的故障定位方法可用3句話來總結,即“一性能分析,二線路環回,三換班測試”,當設備發生故障時,故障維修人員需要通過故障分析、信號流向等初步判定故障點的位置,并通過逐步回環的方式,有效地排除外部故障因素,將故障點位置細化到單個網元,最終更換發生故障的單板,完成維修工作。
當設備發生故障卻未顯示出故障的明顯跡象時,維修人員需要先對基盤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需要立即更換機盤,要注意不同設備對機盤的版本、型號的要求有所不同,維修人員應當認真確認后再進行更換,以免對設備帶來不利影響。此外,還應考慮溫度、濕度等對機盤更換與存放的影響,備用機盤需要存放在防靜電的保護袋內,并放適量的干燥劑。
在利用光時域反射儀(Optical Time Domain Re fl ectometer,OTDR)測量光纖時,應當將光纖與設備斷開,利用回環法來判斷故障的具體位置。當無法知道光纜長度時,需要將診斷系統設置為自動測試,待故障點找出后再重設為手動測試,如此一來測試的結果將更加精確。
在對設備進行維修的過程中,應當采取集中維護的方法,將重點放在站點維修工作上,以減少維修工作上的資金投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作。
通信設備的日常運作離不開工作人員的養護與清潔。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做好設備的尾纖端面與連接器的清潔工作,保證設備的高效運作。此外,還應做好靜電防范工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佩戴防靜電手套,保證維修與養護工作正常運行。通信企業也應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專業化訓練,進一步提升光纖設備的運作效率[2]。
工作人員需要定期對機房內的防塵網與風扇葉片等進行清潔處理,保證機房內的濕度在40%~60%,溫度在18~28 ℃。海島附近的機房長期受到高溫高鹽氣候的影響,通信設備很容易發生循損壞,此時可安裝空調,對機房內溫度進行有效調節,以延長設備的壽命。
在對機盤設備進行維修時,必須要注意防靜電處理。機房的接地分為工作接地與保護接地兩種,工作接地電阻應當控制在10 Ω以下,保護接地電阻應小于1 Ω,保護接地與工作接地應相分離。
網管系統由網單元管理器與附屬設備組合構成,由于網管系統具有特殊性與復雜性特征,因此需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管理,在管理過程中還應當設置專門的管理檔案與技術資料等,保證系統運作的安全性。
在網管系統的維修過程中,工作人員禁止在計算機上輸入與維修工作無關的操作,并定期對計算機內的病毒進行檢查與清理,防止光纖通信出現故障。
為了保障故障發生后,設備還能夠進行正常的使用,網管系統中的所有軟件與補丁等都應當進行備份處理,用磁盤等保存兩份以上,保證系統時刻保持正常運作。
系統在進行升級的過程中很可能損壞信息數據或出現病毒等。因此,在版本升級前工作人員需要備份系統軟件與數據等,在升級完畢后及時進行數據恢復,并做詳細的記錄,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上報并處理。
網管設備需要配備UPS電源,在設備運行的過程中不得切斷UPS電源,當電源發生故障時,工作人員需要立即上報,并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關機。
沒有特殊情況,不應對設備的電路與結構等進行改動,必要情況下,應當先向主管部門上報,得到批準后再進行改動,改動完成的設備還需要經過主管部門的技術鑒定,合格后才能再投入使用[3]。
常見的光纖通信系統維修方法有數據分析法、傳輸設備換回法、儀表測試法、物件替換法等。其中,以數據分析法的應用最為廣泛。它是指借助SDH設備的相關數據分析來了解全網設備的運作情況,進而及早地判斷故障點,避免造成設備損壞、網絡癱瘓等重大事故。物件替換法則是指利用好的部件來替換故障部件,以此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作,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每種方法的使用情況都不盡相同,工作人員應當加強對這些方法的靈活運用,保證維修工作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光纖通信系統的內部結構復雜,故障的種類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工作人員一方面要加強對通信設備的日常維護,盡量避免故障的發生,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維護方法的科學性,熟練掌握維修技術,進一步提高光纖通信系統的運作效率,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力條件。
[參考文獻]
[1]謝天.電力光纖通信設備的運行及維護[J].中國新通信,2017(22):12.
[2]傅慶華,李志輝,肖雅琴.SDH光纖通信設備故障與處理研究[J].電子世界,2017(13):143.
[3]程沖.關于數字光纖通信設備維護與管理的思考[J].無線互聯科技,201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