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穎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前言:Web應用程式設計在軟件專業Web方向課程體系當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通過Web應用程序設計專業課程的培訓,對系統的開發流程技巧以及編程規范等進行熟悉以及應用,達到適合進行Web程序員工作的程度。同時,Web應用程序的設計還會對一部分的中高級軟件開發和應用人才培養起到作用。在Web應用程序設計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學效果對于教學專業培養目標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高等職業教育過程當中,教育部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要求。要求在進行高等職業教育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企業需求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將能力與知識進行掛鉤,能力與崗位進行掛鉤,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引入情境式項目化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對于軟件公司來講,其希望所招聘的Web開發人員,能夠在入職之后就直接開始工作,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不能夠達到這一目標。因為在Web開發方面來講,新人在進入公司之后,需要進行崗前培訓,試用和轉正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所招聘的新人將很難發揮出實際的工作效果。因此而在進行Web應用程序設計的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從此方便在課程體系當中進行入職情境的設置,通過軟件為載體,進行崗前培訓,試用以及轉正三個階段的學習情境設立。在學習情境當中,還需要選擇一個項目作為載體,進行項目化教學,在每個學習情景階段,通過需求分析,軟件設計,編碼實現以及軟件測試,部署維護等五個工作過程來實現教學目標。在這三個學習情境當中,主要就是對軟件開發的職業能力進行提升。在踐行這三個學習情境的教學過程時,需要也對工作過程進行系統化,項目引領,任務驅動,行動導向以及自主創新為原則來開展。通過在學校內部開展這三個階段的學習工作是學生在學校期間就能夠積累的豐富的實際程序設計經驗以及項目經驗,為今后學生入職企業打下堅實基礎。
首先是學習情境的項目選取原則。所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生產性,相關性,發展性以及實施性。其中生產性主要是指在進行課程內容的設置時,需要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以及在進行Web開發的工作崗位上的工作任務,需要對課程內容的知識點以及能力素質要求等進行項目的選取。相關性則是指,在進行相關課程內容以及課題內容的設置,是盡可能的與學生的學習或者生活相關。發展性指的是,根據現如今的技術發展情況,以及今后的發展趨勢,對于學生的課程內容進行設置,以保證可持續發展。實施性則是指整個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內容的設置需要具有非常高的可實施性,易于進行開展。根據上述原則,在學習情境的選舉中,我們選取了以下三個情境,情境一是以網上圖書商城為例,進行課堂教學進行案例模仿學習,情境二是要根據學生所在班級信息設計一個班級管理系統,達到同步拓展的目的,情境三則是以本學院的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構建和開發為例,進行生產創新。
其次是教學內容和職業知識,以及能力素質之間的對應關系。對于Web開發就業崗位群,需要進行分析,然后將軟件專業進行培養時所需要的核心技能進行確定。在所確定的核心技能中,將在本專業以及本門課程當中所能夠培養,或者是所需要進行培養的技能進行確定,進而將本門課程的知識目標以及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等進行確定。在知識層面上,情境式項目化教學需要,對應用程序的設計、開發、測試部署以及維護方法等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學生需要具備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具有各類Web系統開發的基礎知識。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們需要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以及規范的編程能力,同時對于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開發能力也需要進行良好的培養。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需要對問題進行自主性的研究,并且需要培養團隊精神,集中力量對問題進行發現并解決。除此之外,對于問題的應變能力,應用能力,再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和職業崗位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等,也需要進行培養。
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其化解知識難點的程度進行考慮,通過上文所述的三個實際教學情境,以及應用項目任務,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通過情境,對學生學習進行驅動。在三個學習情境下,需要對工作過程安排進行逐級的推薦,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職業能力都能夠實現螺旋上升,實現技術上由易到難的突破。
首先是課堂教學,以網上圖書商城為例的案例模仿。在這個學習情境下,所模擬的主要是,學生在畢業之后進入企業之后所接受的崗前培訓階段,此方面的教學內容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得以實現。在該門課程下,初學者,在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不需要根據傳統的學科邏輯結構來進行學習,而是根據由淺入深以及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認知規律,以及職業能力培養規律來進行相關課程內容的學習。在學習情境一的背景下,以案例作為載體,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以及有序化,然后基于工作過程,構建相關的課程體系及學習情境。在該門課程,開展的過程當中,主要包括八學時的系統演示,以及分析和設計,16學時的登錄和注冊,20學時的后臺信息管理,20學時的商品選購,8學時的站點技術以及8學時的站點配置和發布。
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每個案例模塊均采取標準化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上使用引導案例教學,以及角色扮演和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開展。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通過演示案例,將任務進行引入,然后對其進行分析,并進行示范化的引導,學生則需要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模擬以及糾錯和重做總結提高等工作,在此過程當中,使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得以實現學習,最后選擇幾名同學對自身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并且同學相互之間進行學習成果的評論。
其次,是以學生班級信息管理系統為例進行課程設計,實現同步拓展的教學目標。在該情境下所模擬的是學生入職之后所接受的適用階段,在此階段主要通過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進行實現。在進行教學安排時,將此過程的教學內容安排在課堂教學的結尾階段,同時此階段的教學內容需要在情境一能夠實現的基礎上再進行。在此過程的教學課程開展過程中需要,讓學生進行團隊的組成個團隊成員之間需要進行分工合作以及,團隊協作,講課的內容以及,設計內容進行共同的完成,在此過程當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組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也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大大提升并通過合作來共同完成困難課題。當情境二下的課程內容結束之后,需要對其進行評估,對學生是機械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此部分的考核成績占據課程內容總成績的一部分。情境二下的課程內容開展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主要是從旁協助,協助學生們完成對課程設計內容的項目需求分析,以及相關的軟件設計問題。如果學校能夠好好的完成情境二下的課程相關,那么學生的微博開發程序設計能力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最后,則以本學院的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構建和開發為例所進行的,生產創新實踐活動。在該情境下所模擬的是學生入職之后所接受的第三個階段,那就是轉正階段,在此階段的課程內容的實現,需要通過專周實訓來完成。在全部課程內容結束之后,進行此情境下的相關課程內容。同樣的,此階段的情境化學習以及教學工作,也需要學生在情境一二的,教學內容完成以及掌握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在此情況下,學生的Web開發能力已經比較熟練,因此而在情境三階段內,學生依然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軟件的開發工作,各團隊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完成軟件的開發工作。老師在此過程當中,則主要是充當技術顧問,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及時的解決。當學生完成情境三的相關教學內容,其所獲得的Web系統開發能力也將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情境式項目化教學對于Web程序應用程序設計相關課程的開展過程當中,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在高職高等院校的相關教學課程開展過程當中,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