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2月23日文章,原題:減少飲食中的鹽對健康多好?中國科學家努力尋答案根據一項研究報告,科學家計算出,減少約1/4食鹽消耗能將因鈉引起的心臟病死亡人數降低一半。山東對減少適量食鹽消耗會帶來什么影響進行量化。結果發現,該省死于心臟病的人數中近1/5歸因于高鹽飲食,相比而言全球范圍是9.5%——而世衛組織建議成年人將每天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美國心臟協會雜志》近日刊發這項研究成果。
在中國,鈉攝入量很高,主要來自家庭烹飪、外出就餐和腌制食品,尤其是華北部分地區。高鹽飲食導致的心血管疾病負擔非常嚴重。該報告作者表示,(中國居民)減少鹽攝入量迫在眉睫。
魯菜特點是含鹽量高,長期以來這與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研究人員估計,若將該省每天食鹽消耗量基準從12.5克減少到9克,幾乎令死于與高鹽飲食有關的心臟疾病成年人數減少一半。山東省和中央衛生部門正共同努力解決這個問題,自2011年以來一直教育公眾對高鹽飲食的風險保持警覺。
較高鈉攝入量仍是個全球性公共健康問題。但與西方國家——比如美國,超過70%的鈉來自加工食品、預先包裝好的食品和餐館的食物——不同,在中國約75%的鈉攝入來自家庭烹飪。▲(作者AliceShen,陳一譯)
環球時報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