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洪啟
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我漫步在北京金融街上,站在金光閃閃的古錢幣雕塑前,看見一幢幢現代化高樓拔地而起,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一派生機勃勃的繁忙景象。我手端相機,放飛了心中的夢想。
攝影和文學創作是我少年時代的夢想,也是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的業余愛好。近30多年來,我先后在全國和省、市報刊雜志發表小說、散文、詩歌、歌詞等作品300多篇,攝影作品和新聞照片100多幅。我于2012年10月從人行宜春市中支助理調研員崗位退休,同年12月加入江西省作家協會。由于我兒子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從事金融科技工作,落戶北京金融街成家育子,為了互相照應,我退休后與老伴隨遷北京西城,成為金融街宏匯園社區的居民,因此,我做了“北漂”。攝影與創作是我的精神追求,退休以后我依然跟著夢想飛翔。
我漫步在金融街上,摁下快門感受快樂時光。
我退休將近5年,這5年恰好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黨員不忘初心,各行各業砥礪前行的5年。我目睹了金融街的發展與變遷,光影記錄感動,鏡頭捕捉瞬間,退休追夢,老有所為,做一名快樂的攝影老人,有益于心身健康,因此,我加入金融街攝影協會,交了不少新朋友,其中有從中直機關、新華社及各金融機構退休的攝影專家,我經常聽取專家講座和攝影愛好者進行經驗交流,暢談創作體會,并創作了以金融街為主題的對聯和詩詞。我經常參觀金融街攝影作品展、書畫展,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美學、哲學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和修養。
2014年春,通過民主推薦、組織考察、換屆選舉,我擔任了宏匯園社區老協理事,2015年2016年度連續2年我被評為金融街老協優秀工作者。今年初我還被聘任為《金融街周報》通訊員,上半年我采寫了《舞蹈讓她揚起生命的風帆》和《書寫人生第二春》兩篇人物通訊,分別在“金融街榜樣”和“文化生活”專欄發表。
我漫步在金融街上,感受到時代的脈搏在跳動。
金融街聚集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及眾多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和國企總部。舉世矚目的亞投行總部就設在金融街上,大樓于2016年1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中國的經濟發展,吸引了國外的金融巨頭高盛集團、摩根大通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端銀證券等70多家世界頂尖級外資金融機構和國際組織先后入駐金融街。世界著名的威斯汀酒店、麗思卡爾頓酒店等國際性豪華酒店入駐金融街。金融街購物中心也吸引國際頂級品牌紛紛入駐。如今金融街區域內企業管理的資產達18萬億人民幣,資產集中程度全國第一,每天資金流量超過100億人民幣。是啊,北京金融街已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
我漫步在金融街上,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
前年秋天,我在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陳慕華題詞的“北京金融街”地標建筑前拍攝了一幅照片,背景是北京銀行、中國人壽等金融大廈矗立在藍天白云下,前面是中心花園,一排圓球形組成的花壇絢麗多彩,與噴泉、草地、綠樹構成一幅美麗畫卷。我把這幅作品取名為《我們的家園像花園》,在去年5月舉辦的《美麗西城》攝影作品展上參展,同時我還有《精英薈萃》和《傳播美麗》2幅作品被選上,共有3幅作品參展,獲得了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去年5月初的一天清晨,我來到金融街廣場,看到很多園藝師傅正在栽花種草,他們把花坪構造成“草原風光”,以鮮花盛開的草場和四、五群“羊”為場景,并在中心地帶構建了一只大“寶瓶”,通過“寶瓶、祥云”表現“首都特色,中國元素”主題,充分體現神秘的東方色彩,讓世界認識和理解中國傳統圖形中的經典,展現“一帶一路”的文化底蘊和美麗風景。我贊賞城市美容師獨具匠心的設計,端起相機拍下了一組經典照片。
5月中旬,我看到許多不同膚色的外國人,對金融街的美景贊嘆不已,并用單反相機和手機進行自拍。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云集北京。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高峰論壇上發表了主旨演講,為“一帶一路”建設翻開了新的篇章。“一帶一路”引領新型全球化,金融街牽動了世界目光。
我漫步在金融街上,美麗風光引起了心中的暢想。
我生活在金融街廣場附近,從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之間,發現造型各異的精美盆景、綠地和花園,優美的生態環境業已成為人們娛樂休閑的寶地。早晨,我看見畫家在這里寫生,人們在林蔭道上跑步、練太極拳;中午,街邊的風味小吃及餐飲吸引著藍領、白領和過路行人;傍晚,人們在這里成群結隊跳廣場舞,有的帶著小孩,牽著寵物遛彎散步。我不僅喜歡金融街的春夏,而且喜歡金融街的秋冬。深秋季節,金融街廣場和沿街兩旁上千棵銀杏樹葉變成了一片金黃,落在地上的樹葉就像遍地堆放著“金元寶”一樣,人們還將此地稱之為“金樹街”,紛紛至此合影留念。到了冬天,很多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孫女到這里曬太陽、溜滑板車,有時下了雪,小朋友就在地上打雪仗。總之,金融街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只要細心體會認真觀察,就能拍出很多很美的照片。如旭日東升、黃昏夜景,國際化金融街、平安和諧金融街、宜居宜業金融街、智慧美麗金融街都是我拍攝的主題,真是取之不盡,拍之不厭。我鐘情于金融街,堅持用手中的筆和相機記錄下一個個難忘的畫面。
我心中充滿著期待和展望,在金融街這寸土寸金的地方,一條直通機場的十九號地鐵線正在動工興建,我也曾為拆遷消失的一些胡同和昂貴的學區房而感到憂慮。然而,縱觀全局看到了錦繡前程,由于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出臺了一系列嚴厲調控措施,抑制了房價的飛漲。金融街從1992年動工興建至今才26年,我驚嘆科學的發展速度,堅信金融街的明天會更加美好。作為老一輩金融工作者,我還有一個更大的心愿和夢想,寄希望于黨的十九大繼往開來,迎接“兩個一百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愿北京金融街勝過美國的華爾街。愿神州大地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愿祖國更富強、人民更幸福、金融更輝煌。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