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師:您好!
我和我老伴關系一直挺好??赏肆诵?,反倒不那么愉快了。我覺得老伴太愛攬事了,年輕時倒不覺得,老了就有點吃不消了。老伴喜歡摻和別人家的事情。她的七大姑八大姨、一年見不了幾面的朋友,誰家有什么事,沒有她不操心、不張羅的,還讓我和她一起忙活。
如果我表示一點兒不想參與,她就說,你不去就不去,我自己來。實際上她屬于那種生活能力特別差的人,公交車都能坐過站,也許是年輕時被我照顧得太好了,那時我自認為挺聰明的,什么事都能找到辦法。以前都是老伴兒讓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怎么都行,從沒怨言。我最近手有點不聽使喚,后來突然得了心梗,安了支架,之后就有點兒力不從心,甚至脾氣也變壞了。
她身體其實也不好,可是她不明白自己沒有多大力量,張羅來事情,我就得幫她弄。您說我們這“勞碌命”到幾時算個頭呀。
王冬
王大叔:您好!
您的焦慮我能理解。夫妻兩人上了年紀,相互間有一個彼此怎樣對待的問題。從心理特點看,人老了,的確有自己把不準自己心理年齡的現象。您老伴兒不覺得自己已經年老氣衰,總以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愛管別人的閑事兒,倒也是一種古道熱腸。她甚至不愿意承認丈夫也日漸老矣。如果是認知問題,您有必要和她好好談一下,從幾個角度來開導她。
夫妻應特別留意對方的感受
您老伴兒特別愛管別人的事兒,可是她恰恰忽略了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應該給予最細致地體察,最多地關愛,而不是一味地使用。您得過心梗,這是多大的事啊!這說明不但您對自己關心不夠,您老伴兒對您的體貼也不夠。如果您覺得很疲倦,即便您老伴兒不曾覺察,您也得主動告訴她,然后讓她陪同您一道上醫院檢查身體。
自己的丈夫身體情況究竟如何?他心里是否愿意為別人做這做那?這些是做妻子的應該時時體察的。不能不顧自己與丈夫的身體狀況對他人的事大包大攬。只有在安排好自己生活,維護好夫妻身心健康之后,才可以考慮奉獻余力。明白不能打擾孩子,就一味地用老伴兒,這也是一種自我定位不清。
作為另一半,您可以說不。年輕時老伴兒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年紀大了,力不從心了,就得表達出來,不必強求。您老伴兒就是嘴再硬,她也不會完全不顧及您的感受。有什么想法就委婉地表達出來,不能連提都不提。別覺得回個嘴就會惹得兩個人不高興,不說,長期隱忍,您自己一定會不開心。不曾足夠留意到對方的感受,就主動交流一下自己的心情,必要的溝通是夫妻很好相處的法寶。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有時候,人因為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找不準自己的位置,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而并不自知,這就有點悲哀了。在溫飽解決之后,人最缺的不是金錢,而是快樂。人活得不快樂,太憋屈,可能會作病。如果本來是個難得的好人,心地善良,為人真誠熱情,還肯幫人,卻活成了招人討厭的人,親人不支持,朋友不理解,上天不眷顧,那豈不很冤。
做個不招人討厭的好人,并不容易。這就要求人明白自己擔任什么角色,如何當好自己的角色。有一家老夫妻,他們之間也爭執不斷,甚至不避晚輩,但是他們的角色定位比較準,并非一個是指揮官,一個是雇傭軍。該遛彎兒時倆人憑心情,獨自或一起皆可,未必一定要摽在一起遛。自己干自己的,彼此關心,有愛,有爭,人釋放了,身體都挺好。
可別夫妻捆綁銷售,兩人必須什么都在一起。一個人逼著另一個干這干那,勢必一個人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沒有地方表達自己的個人意志,這樣就不會有好心情,身體不可能不受影響。不能夫妻一方把另一方當成附屬,把自己沒有能力實現的愿望讓另一半來完成。夫妻并非要意見一致,不一致很正常。不在一起,或意見不一致,另一個就喋喋不休,這不是好的夫妻關系,而是霸王條款。這樣的自我定位,夫妻關系怎么能好。
不要過于介入別人的生活
年齡到了,領退休金回家了,就別想再主宰別人的生活,無論自己想操控的愿望有多強烈。別覺得自己工作一輩子,一生欠家人太多,要把余生的光和熱全部奉獻給家人。太無微不至地投入與照顧其他家庭成員,別人的生活起居、生老病死,都要插手,會讓自己的家變得一片雞飛狗跳。
退休之后,最該做的事情是趁著自己有錢有閑,身體好,沒有負擔和壓力,好好享受生活。去旅游,和朋友聊天,跳廣場舞,打麻將,也可以在家含飴弄孫。不可過多介入、甚至包辦家人的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家里的任何人。
夫妻雙方都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每個人有著自己的思想、主張和生活。認清自己的角色,找好自己的位置,才能過好。位置搞錯了,會令人討厭。在工作單位這叫分工;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叫界限、邊界。人類社會其實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每個人在不同時空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如果自己的定位超越了角色本身的范疇,就是越界。打破應有的秩序,不管初衷有多好,付出有多么感人,最終還可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如果不能自省,只會覺得憋屈。委屈又忍不住抱怨,夫妻關系就會變糟。
丁寧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