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芳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方面在高速發展,美國為了鞏固其現有的國際地位,不斷地對我國實施經濟、貿易等形式的“戰爭”,以此阻礙我國的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美國對華貿易戰對我國經濟產生的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并提出了我國對此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美國對華貿易戰;出口投資;經濟發展;經濟產業
美國對華貿易戰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僅會針對我國,還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我國周邊的其他國家。因此,我國要積極發揮國家現有的產業優勢與他國的和諧關系優勢,使美國對我國全面發展進行制衡的計劃落空。
一、美國對華貿易戰對中國的經濟影響
(一)直接影響
在我國逐步壯大發展的階段,美國的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正在受到強烈的威脅。為了能夠從某種程度上壓制我國的發展,美國向我國發動了貿易戰。貿易戰會直接影響我國經濟“三駕馬車”中的凈出口,全面制約和干擾我國產業升級發展的進程。從微觀角度看,美國在實行對華貿易戰后,我國各個產業,如電子元件、芯片以及機電機械等領域,在后續的發展中,國際合作的此類業務會逐步從我國流出,嚴重影響我國相關產業的營業總收入、利潤率等會出現暫時性下滑,甚至停止收入空間的增長;也會導致與此相關的行業的失業率加大,造成一定形式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中國在面對該貿易戰爭時,會應用一系列的反制手段與措施,如減少對美國的農產品的進口量,這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而言,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脹壓力。
此外,美國在整個世界的發展中就有重要的推動產業供應鏈發展的作用,其在實際的發展中,能夠應用世界先進科技,為國家與國家間的產業發展貢獻重要力量,一旦美國發動貿易戰,則會全面影響世界科技的發展,最終影響經濟全球化的推進速度。
(二)間接影響
美國對華的貿易戰存在較多形式的影響,在間接影響方面,主要存在三個影響角度,首先,中國與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屬于兩個大型的經濟體,雙方若發生貿易爭端,則不僅會影響中國與美國兩者之間的經濟發展,還會將該種影響蔓延至全球化發展形態中,使國際的經濟發展處于強烈的動蕩狀態;其次,中國疆土遼闊,鄰國眾多,且處于發展中階段,使多個國家與地區貨物的進出口中轉站。因此,以全球發展為主視角來看,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會嚴重影響韓國、日本以及中國港臺地區等產業鏈上的國家的經濟發展;最后,知識產權的相關問題,知識產權是人類發展歷史中重要的權利問題,其良好的實施與應用能夠全面推進人類社會科技產業的發展,而中國的產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國家的合作發展,處于供應鏈的環節,美國對我華實施貿易戰爭也會在較大程度上損害自身的利益發展。
二、我國面對美國的對華貿易戰所做的應對策略
縱觀歷史的長河,我國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一直保持以和為貴的發展心態,但是在任何時候,當其他國家由于其國內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單方面對我國發動貿易戰時,我們應該采取有理有據的應對措施,將貿易戰產生的危害與損傷降到最低。對于美國對華發起的貿易戰爭,我國主要的應對策略包含兩方面:
(一)短期內的反制策略
第一,隨著全球化狀態發展的推進,世貿組織的規則體系逐步健全,其在國際化發展中的力度與不容小覷。我國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將其積極利用,從法律的層面制約美國貿易戰爭的規模發展,并構建與之相應的較為專業的、能夠應對貿易爭端問題的團隊,為貿易戰爭中的訴訟等問題提供專業、嚴謹的咨詢服務;第二,中國的外交部門應該加強與歐盟成員國以及其他多個國家交流與溝通,各個國家團結協作,共同抵抗美國的貿易戰,并獲取國際輿論的支持,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最后,將美國不同的州與地區的中國進口份額與出口份額存在的差異性進行分化,以獲取地區性的支持,還可以與其國際化跨國集團進行協商,并積極利用其具備的話語權,進而全面達成以經促政的優化效果。不僅如此,在該應用手段的發展階段,我國的相關部門不應被貿易視角束縛,還需從整體發展的大環境角度入手,強化對其他形式的反制措施的發展與研究。
(二)長期性的措施與經濟平衡策略
首先,將供給側的結構性質進行改革發展,全面推進我國制造行業的發展與升級,使我國的產品在出口貿易方面的競爭力全面提升,并在服務、品牌等方面創建一定程度的附加值。其次,適度、合理的降低部分領域的出口退稅的相關政策,出口退稅的相關政策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擴大國家間的貿易摩擦,還在較大程度上削弱了企業的自主生存能力,合理地減少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推進二者的優化發展;最后,中國應該逐步轉化并創新全新的經濟發展形式。從以前的投資、出口轉化為全新想你的投資、消費、出口三者協調發展的規模與形式。是中等收入的人群比重全面加重,強化消費著的消費作用。此外,還要強化我國與美國的投資談判,以此來促進兩國間的關系融洽發展。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近年來的發展迅猛,美國為了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制約我國的發展而發動了貿易戰。該種戰爭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會產生暫時性的阻礙影響,并提升部分行業的事業率,但是我國政府的相關部門會根據其實際的影響與發展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本文的研究中主要的應對措施為短期內的反制策略、長期性的措施與經濟平衡策略,二者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快速破壞貿易戰的發展,為我國后續的發展創建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郝月峰.由“遏制+接觸”到“遏制+競爭”[J].云夢學刊,2018,39(04):69-78.
[2]華民.新“里昂惕夫之謎”:貿易失衡的超邊際分析[J].探索與爭鳴,2018,19(06):4-12.
[3]馬文峰,陳楊.中美貿易爭端對國內大豆產業鏈條影響分析及政策建議[J].今日養豬業,2018,18(0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