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
與此同時,需要關注的是,在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張下,該行的凈利與營收在去年卻出現了下滑。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6年、2015年,該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82億元、30.56億元、28.34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為10.07億元、10.18億元、9.09億元。
盡管A股順利過會的幾率較小,但是依然沒有阻擋住一些農商行排隊的熱情。
據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目前,仍在排隊IP0的農商行有8家,包括江蘇大豐農商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亳州藥都農商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行、青島農商行、重慶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以及于半年前遞交招股書的廈門農商行。
2018年6月29日,廈門農商行上市之路終于再進一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其6月11日報送的IPO招股書申報稿,目前已顯示為“預先披露更新”狀態。
然而,喜憂參半。招股書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廈門農商行的凈利與營收皆出現了下滑,同比分別下降了1.08%、2.42%。與此同時,其各級資本充足率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補血需求較為明顯。
或許也是源于經營狀況不佳,從招股書披露信息可見,廈門農商行在沖刺IPO期間竟遭遇了1123次股權轉讓,著實令人咋舌,也不由得讓市場產生遐想。凈利營收雙降補血需求明顯
從目前正在排隊上市的農商行所披露的招股書數據可見,幾乎都面臨著資本金告急的壓力。由此,“通過上市發行來充實資本金”幾乎也成為了他們不約而同的共識,廈門農商行也不例外。
從該行招股書所披露的數據可見,截至2017年末、2016年末、2015年末,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79%、11.13%、10.62%,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80%、11.14%、10.62%,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71%、14.43%、12.68%,各級資本充足率均出現下滑。
對此,該行招股書顯示,廈門農商行擬在上交所上市,發行股份數量為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10%(含10%),且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25%(含25%),即不低于約4.15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約49.79億股。發行募資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充實資本金。
廈門農商行資本充足率的下滑,或于該行近年來業務的快速擴張有關。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2016年末、2015年末,廈門農商行的總資產分別為1274.92億元、1147.98億元、921.60億元,其2015年至2017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7.62%中,漲勢迅猛。對此,該行在招股書風險提示一欄中表示,隨著該行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其可能面臨多項風險和挑戰,其中隨著信貸資產、同業資產及其他資產的配置增加,該行風險加權資產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若未能進行充足的內外部資本補充,該行的資本充足率便可能會低于監管指標。
與此同時,需要關注的是,在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張下,該行的凈利與營收在去年卻出現了下滑。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6年、2015年,該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82億元、30.56億元、28.34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為10.07億元、10.18億元、9.09億元。其中,2017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了2.42%、1.08%。此外,雖然2016年的凈利與營收同比出現了上漲,但是2015年至2017年,該行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僅為2.57%、5.23%,增長比較乏力。
對于凈利與營收的同比下滑,從衡量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中或許可窺一二。從資產利潤率方面看,廈門農商行2015年至2017年的這一數據分別為1.18%、0.98%、0.83%,一直處于下滑態勢;從資本利潤率來看,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這一數據分別為16.67%、14.15%、12.20%,兩年下降了4.47%;而從成本收入比方面看,該行2015年至2017年的這一數據則分別為31.17%、31.70%、32.95%,兩年上漲了1.8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該行的每股經營現金流量凈額與每股現金流量凈額皆為負值,分別為0.47元、-2.32元,較2016年末的4.40元、4.86元,同比分別下降了110.69%、147.74%。
重組貸款不良率高于上市銀行均值
截至目前,利息凈收入仍舊是廈門農商行營業收入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6年、2015年,該行的利息凈收入分比為30.42億元、26.70億元、24.96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102.03%、87.36%、88.06%。
在資產質量方面,數據顯示,廈門農商行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廈門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40%、1.37%、1.36%,一直保持著下降態勢。但是從重組貸款不良率來看,其數據遠高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末、2015年末、2014年末,已上市三家農商行重組貸款不良率均值分別為3.73%、4.57%、7.53%,然而,廈門農商行的同期數據卻分別達到23.48%、16.53%、11.01%,較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高出19.75個百分點、11.96個百分點、3.48個百分點。
對此,廈門農商行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是因為該行執行了重組貸款分類標準和要求,根據“重組貸款的分類結果在半年內原則上不得向上調整”等分類原則,對其重組貸款進行了五級分類管理;此外,重組貸款中債務重組部分,因債務轉移、抵質押多擔保變更等方式進行處理,有利于貸款重組后收回,股債務重組部分并非全部計入不良類。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2016年末、2015年末,該行重組貸款余額分別為2.83億元、3.94億元、3.07億元,分別占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的0.68%、1.11%、1.14%。其中,債務重組占該行重組貸款絕大部分,報告期內比重分別為95.41%、94.64%、71.32%。
此外,按照產品類型劃分個人業務不良貸款來看,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2016年末、2015年末,該行的個人業務的貸款總額分別為281.68億元、226.67億元、162.38億元,分別占貸款與墊款總額比例67.93%、63.81%、60.38%。其中,同期內,不良貸款金額分別為4.47億元、3.65億元、3.32億元,個人貸款總體不良率分別為1.59%、1.61%、2.04%。
值得注意的是,在個人業務貸款分類中,信用卡及透支的不良率排在第一位。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2016年末、2015年末,該行信用卡及透支的不良率分別為2.50%、2.44%、2.42%。此外,據相關媒體報道稱,該行關于信用卡業務的糾紛也是較為頻繁。中國裁判文書網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廈門農商行共涉及了278起信用卡糾紛,其中近80起裁判文書的下發時間是2017年。
一年之內被倒手1123次
公開資料顯示,廈門農商銀行是由原廈門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改制而來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如今算來已有60年的歷史,注冊資本為8.5億元人民幣,于2012年7月16日正式掛牌開業。
和眾多農商行一樣,由于經歷了特殊的歷史背景,廈門農商行的股權也一直維持著價位較為分散的狀態,沒有控股股東或實際控股人。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末,該行僅有4家股東持股比例在5%以上,而且皆為國有股東,同時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含港務集團的全資子廈門輪渡有限公司)為47.56%。其中,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四家股東分別是廈門象嶼資產管理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象嶼資管”)、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廈門國際會展控股有限公司、廈門國貿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分別為8.01%、6.96%、6.95%、5.81%。
此外,據其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8年3月6日,廈門農商行的股東總數為4001戶,其中,自然人股東3898戶,持股數量約為13.38億股,持股比例為35.83%;法人股東103戶,持股數量為23.96億股,持股比例為64.17%。
而值得關注的是,在近四千戶自然人股東中,截至2018年3月6日,來自廈門農商行內部職工股東總數便達1303戶,合計持股3.05億股,占該行股本總額的8.19%。對此,該行在招股書中表示,該行分別于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完成了四次股權激勵,從而使得自然人持股數量相應增加。
此外,廈門農商行先后于2013年至2017年進行了五次未分配利潤轉增,自然人股東根據相應方案按分紅比例增加了所持有的股份。同時,該行還于2014年實施增資擴股,于2015年實施配股,參與并完成增資擴股、配股的自然人股東按照相應比例增加了所持有的股份。
也許是由于自然人股東人數太多,股權較為分散的緣故,股權變動也幾乎成了廈門農商行“家常便飯”。招股書顯示,2015年初至2017年末,廈門農商行共發生1621筆股份變動,涉及股份數達9.64億股,占該行當前總股份的比例為25.82%。其中,僅在2017年度,該行的股權變動達1123筆,變動總股數達7.78億股。要知道,該年份是該行IPO沖刺期,股份卻屢遭轉讓,著實讓人產生遐想。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或許是廈門農商行的不樂觀表現,讓股東們產生了焦慮的情緒,從而引發了頻繁的轉讓。”
暫且不議其緣由。目前,如何在“四面楚歌”的境遇中,突出重圍,順利IPO,才是廈門農商行所要考慮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