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2月3日,國務院批復成立長春新區,吉林銀行長春新區支行作為長春新區范圍內第一家一級支行級金融機構,肩負助力新區經濟發展重任。目前,金融機構間競爭日益加劇,如何借助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金融創新,實現商業銀行業務轉型升級,進而達到銀企雙贏的效果,是商業銀行的努力方向。本文根據長春新區的發展實際,剖析吉林銀行長春新區支行的業務創新模式,并對長春新區優惠政策進行研究,特別對怎樣結合區域經濟狀況對商業銀行業務進行轉型做重點闡述。
關鍵詞:長春新區;吉林銀行;業務轉型
長春新區是2016年2月3日由國務院批復設立的第17個國家級新區,也是“十三五”時期國務院同意設立的首個國家級新區。吉林銀行長春新區支行(以下簡稱“新區支行”)位于長春新區核心腹地,如何借助新區經濟發展形勢,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經營模式,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進行轉型升級,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之一。
一、長春新區發展概況
長春新區緊鄰長春市主城區,主體位于長春市東北側,規劃面積約499平方公里,重點規劃構建“兩軸、三中心、四基地”的發展格局,“兩軸”即哈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軸、長吉高端服務業發展軸;“三中心”即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四基地”即高技術產業基地、先進制造產業基地、臨空經濟產業基地、健康養老產業基地。管轄范圍包括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春北湖科技開發區、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長德經濟開發區四個區域。長春新區依托長春高新區組建,具備較強的經濟實力,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65億元,培育了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光電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擁有國家級汽車電子產業基地、國家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等國家級創新園區和基地34個;建成區拓展到148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及市政配套較完善,形成較強的承載功能;東北亞國際物流園區長春鐵路綜合貨場啟動建設,為新區參與國際開放合作搭建了平臺。
“十三五”期間,長春新區將緊緊圍繞先進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三大主導產業,全面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到2020年,實現新區立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建成,陸海聯運的對外物流通道基本暢通,公共服務設施日益完善,改革創新和開放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創新驅動能力明顯提高,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成為推動吉林省新一輪振興的重要引擎。
二、新區財稅政策
為進一步優化長春新區投融資環境,推動區域科技產業與金融資本的有機結合,促進新區經濟發展,長春新區特在技術創新資金中安排 “投融資發展專項資金”,以獎勵、貼息、補貼等形式,對企業和投融資機構進行支持,鼓勵企業貸款融資。另外,財政同時出資設立“信貸風險補償金”,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廣“助保貸”“小微貸”等新型金融產品,服務于區域內創新型科技企業。
三、新區支行創新金融服務方案助力實體經濟建設
(一)補充企業資金——銀租通模式(保理業務)
新區支行創立銀租通(售后回租無追索權保理)業務,是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的典型模式。
根據相關制度、法規,新區支行成立首年即根據新區發展現狀,創立銀租通(售后回租無追索權保理)業務,是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的典型模式:某集團全產業鏈資金具有低盈利、輕資產、高負債的特點,缺少銀行可接受的抵押物,但在上游供應商應收賬款可形成一定抵押產品,針對供應商在政府的應收賬款可開展保理金融業務。為某集團進行10億元的買方承保額度授信。融資租賃方以管網資產為標的物,與該集團簽訂售后回租協議,由此產生了融資租賃租金(即租賃公司的應收賬款),我行基于這部分應收賬款,占用該集團的買方承保額度,對融資租賃方發放10億元的無追索權保理融資。通過上述無追索權售后回租融資租賃保理業務,盤活了該集團現有的管網資產,根據穿透性原則來看,該筆業務的實際用款人為該集團,融資的用途為建設新區重點項目。該筆業務的落地,進一步促進了吉林銀行在租賃業務領域的發展,豐富和擴展我行國內保理產品序列和業務范圍,通過收取買方保理手續費、貸款利息等,多方增加我行利潤來源,同時盤活企業固定資產,為企業補充運營所需的流動資金,真正實現了銀企雙贏的圓滿結果。
(二)助力小微企業——流貸模式
為深植新區沃土,扎根新區,支行始終專注于小微企業。轄內小微企業吉林省某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從事農業生物防疫產品、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保健食品、機械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企業。為助力其快速成長,支行為其發放貸款人民幣1000萬元,以企業持續收入作為還款來源,為轄內小微企業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新區范圍內,高科技、環保型企業落戶較多,可以說企業的成長與商業銀行成長同速度,因此,助力成長型小微企業,就是對支行未來成長規模的儲備。
(三)提升創客啟動資金——個人經營貸模式
授信申請人王某為長春市某公司法人,為新區青年創客注冊經營的企業,企業主要以商務信息咨詢,投資信息咨詢為主。我支行為其設計流動資金最高額抵押循環授信產品,金額600萬元、期限三年,單筆期限一年。循環額度授信產品,適用于規定期限內,額度循環使用,方便靈活,與信用卡使用模式相同,便于后續管理。
四、未來新區支行金融業務模式探討
(一)在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
新區支行助力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未來新區支行將創新抵質押擔保方式,拓展第二還款來源。積極探索各類銀行與證券、擔保公司的合作模式,建立多元化風險分擔機制,與各金融機構夠緊密聯系,借助政策性擔保公司的風險分擔功能積極擴大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放大服務倍數,擴大服務能力。未來新區支行建議上級行緊密聯系各級政府機構,建立信貸基金、風險補償基金,將原有貸款規模進行放大,配套相應的資金量,服務中小微企業。引進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機制,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風險,由企業、銀行及第三方互擔風險,利益補償。積極探索抵押新模式,由傳統對物的抵押,擴大到對股權、專利權、未來收益權、未來物權等的抵質押,擴大抵質押的范疇,使中小微企業更具借貸資本。支行還將根據中小微企業的特點去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從而提高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加快支行自我革命,加大銀行審批流程,放款速度,不斷進行業務轉型。
目前,在小微獲客能力上逐漸喪失優勢,未來,支行將主動通過電子、數字等方式獲客,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導入存量客戶,線下深度了解客戶需求,延伸客戶服務能力。積極研究產品創新開發無還本續貸、銀稅產品互動等新型信貸模式,尋找適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的產品,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能力,滿足對其多樣化的需求,從而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提升了新區支行服務新區、服務小微的能力。
(二)在產品創新方面
新區支行在緊隨新區發展腳步的同時,專門針對長春新區制定金融服務方案、提供金融業務,將有效地擴大吉林銀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如上文所分析,我行不僅在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等傳統金融業務方面具有廣闊的業務拓展空間,也可參與PPP項目、產業基金,或撮合交易,或以LP入股,或提供財務顧問,或資金托管。通過開展多元化的業務模式,增加貸款收益和中間業務收入,全面帶動支行各項業務開展。
(三)加強風險約束方面
新區支行嚴格貸后風險約束工作,在責任方面,嚴控新增貸款逾期,要全面監測管控資產質量,杜絕逾期貸款。對于新增的貸款逾期、非應計、不良貸款等情況,支行第一時間認定責任人,啟動責任追究程序。將風險防控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不片面追求規模和速度,重點突出質量和效益,將風險在前期堵截,充分調查企業相關風險,確保支行資產質量的穩定可控。在技術方面,重視加強信用風險暴露機制,提升社會環境信息披露意識和能力,以推動金融機構在資源節約型、綠色信貸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地位。
(四)做好城商行轉型先行試點
未來的銀行發展將摒棄僅靠存、貸、匯業務發展的落后模式,重點創收將集中在中間業務方面,在目前強監管的態勢下支行將尋找在投資銀行、代理類業務等方面發力點進行改革實驗,繼續加強在傳統中收領域的占有額。深耕新區這片高科技產業發展集群的沃土,創新產品類型,通過產業基金、委托貸款等方式,銀行對企業對政府放大融資額度,擴大其債務能力。爭取新區互聯網領域貸款的托管業務,這是一片凈土,未來隨著互聯網管理的規范,轄內網貸企業多,支行將主動成為網貸企業的托管銀行。
長春新區孕育著巨大的財富機遇和合作機會,新區支行的發展已經初露端倪,未來支行還將以服務新區高科技企業為己任,以金融創新為突破口,深耕新區發展,積極進行商業銀行業務轉型。
作者簡介:
周雎南(1988.6- ),女,吉林銀行長春新區支行副行長,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