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管理,特別是危險性風險的管理問題導致企業遭受嚴重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針對企業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薄弱,不能主動識別危險性風險的存在問題,本文結合實際案例闡述風險意識的重要性,旨在喚醒全體員工的風險意識保護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企業;風險管理;風險意識
企業面臨著影響其不同部分的無數風險,風險時時刻刻都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風險的防范與管控尤為重要,企業風險管理要始終貫穿于企業管理過程中。
不管是董事會、管理層還是其他員工如果沒有一個“防患于未然”的正確態度和“憂患”意識,那么很可能導致企業的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因此企業的全體員工都應將企業風險管理應用于戰略制定并貫穿于企業之中,識別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潛在事件,并通過管理風險使不利因素控制在該企業的可承受范圍之內,并為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從為企業帶來盈利的角度,能夠使企業盡量避免危險性因素發生、提升運營效率和合規性、抓住發展機遇是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而如果企業漠視危險性因素的發生,也必將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我們以吉林省德惠市寶源豐禽業公司特大火災事故為例論證風險意識在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
吉林省德惠市寶源豐禽業公司特大火災事故:
企業簡介:吉林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肉雞飼養、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大型企業,年屠宰、分割肉雞100萬只。項目落戶在米沙子工業集中區內,占地面積65000平方米,是德惠市境內較大型的屠宰加工企業。
事故發生于2013年6月3日,寶源豐禽業加工廠發生大火,造成121人死亡、77人受傷。 2013年7月12日新華網對吉林德惠“6·3”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披露如下:除了違規使用易燃材料、沒有報警裝置、缺乏安全培訓外,主廠房內逃生通道復雜,且有安全出口被鎖閉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重要原因。
寶源豐禽業加工企業作為非高危行業,發生121人遇難的全國罕見的重大事故,站在企業財務管理角度看,其主要原因是該企業領導不具備企業風險管控意識。
造成此重大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如下:
1.企業從建立至今未組織開展過安全宣傳教育,未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企業管理人員沒有安全生產風險意識、從業人員沒有消防安全常識和撲救初期火災的常識能力。
2.當地政府重發展、輕安全,特事特辦,開綠燈。對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對地方安全監管不力,德惠市公安消防大隊在沒有進行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的前提下,違法為企業出具《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合格意見書》。 無視隱患,導致慘劇發生。
3.在企業廠房建設過程中,企業管理者為了少花錢,未按照原設計施工,違規將保溫材料由不燃的巖棉換成易燃的聚氨酯泡沫,導致起火后火勢迅速蔓延,產生大量有毒氣體,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4. 1萬多平方米的全封閉廠房沒有完善的消防設施,全廠房有六座大門,火災時僅有更衣室和冷凍車間的門能開啟,其余的門全被鎖死,堵死了員工逃生之路。經調查企業領導僅僅是為了防止員工把產品私自帶回家。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者一定要從全局性、重點性出發,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學習借鑒其他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不能自私狹隘: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公司全體員工應充分考慮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重視全面風險管理,管理層應采取對危險性因素努力實現零風險容量,引入健康安全環保體系,確保安全生產。公司可以通過風險手冊明確不同業務控制點及責任人,將風險落實到崗、到人。每個季度,控制點責任人測試所屬控制點,反饋問題及建議,相關部門出具風險管理報告。
具體的應對措施:
1.為了防止人身傷害成本,通過有效的生產作業人員的招聘和全體員工的安全生產知識的培訓工作,提高安全生產風險防范意識,生命的安全是最大的財富。
2.增強企業識別潛在事件、評估風險和加以應對的能力,降低意外的發生和由此帶來的成本或損失。控制風險事件發生的動因、環境、條件等,達到減輕風險事件發生時的損失或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嚴格按照國家監管部門的要求,特別是對建設工程的消防驗收的要求建設工程。
3.將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人。安全救生通道要時刻保持通暢由專人管理,并嚴格按相關規程執行。
4.為員工強制繳納人身意外險,降低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
5.建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以保障在事故發生第一時間得到最及時、最有效的處理。建立風險準備金或應急資本,以保證在企業出現較大的安全事故時有足夠的資金應對大額損失。
綜上所述,假如企業對全體員工進行了有效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假如企業領導對安全生產意識不是如此的無知,假如相關監督部門在發放《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合格意見書》前經過嚴格的檢驗和審核,那么違規使用保溫材料就會被發現。退一萬步說,只要有起碼的安全生產常識也不敢違規使用易燃材料,更不可能愚蠢地將安全出口閉鎖,造成非高危企業的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這是血淋淋的人禍:人為造成的——“沒有安全生產風險意識”。只看重降低成本、經濟增長,漠視安全生產,對隱患無動于衷,安全管理層層失守,121人死亡背后有其必然因素。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中國自古就講“萬事防為先”“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漸”等道理。 人們總認為能解決“大問題”的人才是“大專家”,殊不知能在歌舞升平時、杜絕“出問題”的人(或制度)才是最了不起的。
由此,我們深刻認識到在企業管理中危險性風險的管理往往決定了這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加強企業的風險意識是企業生存的重中之重。
作者簡介:
賈國書(1975.3- ),女,漢族,河北唐山人,中級會計師,本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