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IRS被稱為“美國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政府部門”,其能量甚至超過國防部、中情局。美國人私下里講,“惹誰也別惹國稅局”,從中可以窺見其“強大威力”。
在美國,每年1月1日至4月15日是報稅季節。期間,每個公民都需要向一個部門提交自己的收入證明及納稅表格,包括合法收入以及非法收入——這個部門就是美國“國稅局”(IRS)。
不要妄想逃稅。一旦逃稅,IRS完全有能力查到。畢竟,這里僅稽查人員就有4萬人,占其職員總數的35%左右。IRS被稱為“美國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政府部門”,其能量甚至超過國防部、中情局。美國人私下里講,“惹誰也別惹國稅局”,從中可以窺見其“強大威力”。
密不透風的機構設置
“美國國稅局”(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簡稱IRS),也譯為“美國國內收入署”,隸屬于財政部,負責聯邦政府的稅務征收等工作。1862年,林肯總統及當時的國會為支付戰爭費用,創立了國內稅務局和所得稅。1913年美聯儲建立后,IRS開始正式運作,收繳高額稅款直到今天。
IRS可以說是美國最大的政府機構,雇傭11.5萬人。美國實行聯邦、州和市縣三級稅務管理體制。美國被稱為“萬稅國”。聯邦稅以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公司所得稅為主,此外還有遺產稅與贈予稅、消費稅(包括一般消費稅及專項用途消費稅)、暴利稅、印花稅等。理論上,在美國所有收入都要繳納聯邦收入稅。個人所得稅按照收入分級收取,最低聯邦稅率是收入的10%,最高達到35%。去年年底,特朗普政府推出31年以來最為重大的減稅改革,將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率由之前的10%、15%、25%、28%、33%、35%、39.6%共7個檔次減至4個檔次,分別為12%、25%、35%和39.6%。
“作為一個美國公民,我必須申報在全球的收入,并進行納稅。”的確,美國是經合組織(OECD)中唯一對其公民在全球任何其他地方獲得的收入都進行征稅的國家。2014年,《美國海外賬戶納稅法》(FATCA)正式生效,授權IRS向國外金融機構要求提供美國人的賬戶資料。也就是說,所有簽約國家與地區合作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等),必須每年向 IRS 提供在該機構底下的“美國納稅人”的賬戶與個人資料,包含名字、稅號、住址及交易紀錄等。這意味著,無論是美國公民、永久居民或者美國企業,還是與美國毫無關聯的外國金融機構,都將與IRS打交道。
如果逃稅,是沒有沉默權的
在美國,偷稅漏稅是大忌。在美國電影里,警察經常會對嫌犯說“你有權保持沉默”,但在納稅的問題上,如果你逃稅,是沒有沉默權的。根據美國法律,一旦發現公民有逃稅行為,IRS有權不經法庭審判凍結其賬戶或者相關資產,甚至直接將其送往監獄。無論是什么來源的收入,即使是非法收入,也必須報稅。
村田先生是個在二次大戰后從日本移民來到美國的牙醫,他的醫術不錯,深受當地人歡迎。不過,每年只報收入40多萬美元,而多數美國牙醫的年收入都超過100萬美元。在美國,牙醫是個高收入的群體,比如一顆牙壞掉了,拔牙要260美元,補一顆假牙要900美元,每年一次的正常洗牙也要花1600美元。這引起了美國國稅局的懷疑,于是他們展開調查。
國稅局派了探員到村田的診所來調查,觀察了一個多月,初步一算,村田每月的收入應該在15萬美元左右,這與他申報的數字相差懸殊。隨后,國稅局探員通過記錄來察看病人的汽車牌號,逐一找到病人,并復制他們的收費發票。國稅局探員發現,很多人只支付現金。為什么病人付現金呢?如果支付現金,他們可以少交大約10%的診費。當然,他們也拿不到發票。
得到相關證據后,大批警察和國稅局稽查人員來到了村田價值200多萬美元的豪宅,對村田宣布了逮捕令和搜查令。警察對村田的家進行了仔細搜查,但沒有什么發現。國稅局馬上調來了自己的專業搜查人員。很快,他們在墻壁中找到了一個暗室,在里面搜出了近百萬美元的現金。3個月后,村田因犯偷稅罪、逃稅罪、欺詐罪等9種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判罰偷逃稅金2400萬美元,補交稅款500萬美元,且不得保釋。
據了解,IRS具備“武裝討稅”的權利:他們擁有自己的武裝組織,從輕武器到重武器一應俱全。逃稅罪被認為是美國傳統稅收犯罪體系的“壓頂石”,也就是說,一旦被查出觸犯逃稅罪,有可能受到稅收犯罪中最嚴厲的處罰:5年以下監禁,或高額罰金,或者二者并處。然而,刑事處罰只是個開始,逃稅記錄將會被收錄進信用報告中,直接影響個人信用等級。在其后的生活中,其屋主、保險公司、公用事業部門和雇主都將查看信用報告,逃稅者的租住、貸款、求學、工作無一例外都會受到影響。
IRS聲名鵲起的一個案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美國最著名的黑幫頭子是阿爾·卡馮。卡馮的惡行天天上媒體,但政府、聯邦調查局和警察局都拿他沒轍——因為拿不到證據。后來,應聯邦調查局之邀,一幫貌似文弱的IRS會計出馬,案情陡然峰回路轉。IRS一幫子人通過“不報稅”作為突破口,迅速查到阿爾·卡馮的逃稅證據。最后,他們讓這個殺入不眨眼的黑幫教父坐了11年牢,他的犯罪集團也隨之灰飛煙滅。
美國的“合理避稅”現象
如今,在美國,提起這群“佩帶武器并且具有逮捕權的稅務官”,無不誠惶誠恐,每年的4月15日這一“大限”來臨之時,每個人都要準時或者提前向國稅局提交一份材料,拿出自己的收入證明,連帶自己填的表格讓國稅局審核。因為他們知道,“偷稅漏稅可能會讓你一夜之間傾家蕩產”。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美國社會不存在逃稅避稅現象呢?
事實上,逃稅和“合理避稅”已成為一個美國的普遍現象,美國人每年逃稅金額高達2070億美元。就美國個人和家庭而言,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合理”的避稅方式和手段。對于中產人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合理利用每年的贈予豁免額。在美國,贈予稅對個人生前發生的個人財產轉移征稅。按照稅法,以2015年為例,每個人每年可向任何人贈予14000美元,在這個額度以內,任何的財產贈予都無須繳納贈予稅。如果一對夫妻有2個未成年孩子,每一個孩子夫妻兩人一年可以贈予28000美元,2個孩子就可以贈予56000美元而不必繳稅。這樣算下來,10年的時間,父母轉讓給孩子的財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美國最簡單和最有效的轉讓財產的方式是購買人壽保險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財產順利延續下去。比如很多人一生中能留給子女的財產可能不會超過百萬美元,如果買下一份保額為百萬美元理賠的人壽保險,這就等于是實實在在為子女留下了百萬現金。而且人壽保險的理賠受益人不用繳納所得稅,也不用繳納遺產稅。
美國的大型公司,也有自己的“合理避稅”方法。2017年2月10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由于波多黎各實行的稅制不同于美國50個州,微軟公司通過在美屬波多黎各開設分公司等“合法手段”,每年可以“節省”大約15億美元的稅款。
“微軟的做法是典型的,不少擁有較高品牌價值、專利和版權的硅谷企業,往往會把分公司設在低稅制的地區,例如歐洲、亞洲或加勒比海地區,然后盡可能把業務轉移給分公司,從而減少應納稅款。”《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指出。
開設分公司、稅務倒置只是美國大公司眾多避稅手段之一。由于美國政府允許跨國公司延遲交稅,蘋果、通用電氣、谷歌或微軟這樣的跨國巨頭,只要在賬面上做一些技術處理,跨國公司即可實施延遲交稅避稅,通過將利潤匯往海外的分支機構,從而隱藏了大部分的利潤收入。這很像是把左口袋的錢放入右口袋。對此,IRS一點辦法都沒有。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