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金融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金融化發展在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實體經濟仍然不能被我們所忽視,因為它是我國金融行業發展的根本,如果實體經濟沒有得到保障,金融行業就會是沒有根的樹,很快就會死去,因此實體經濟與金融行業之間是互利互惠的關系,都離不開各自的幫助。本文就以中國金融化發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為主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金融化發展;實體經濟;影響
金融業與實體經濟之間相輔相成,但是在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當中,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來不斷調整它們之間的關系,只有做到與時俱進,才能達到持續發展的效果。
一、我國實體經濟出現的問題及金融化發展對其影響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科技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所以國家經濟制度中任何一個小小的舉動都有可能對世界經濟貿易產生重大影響。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些經濟方面問題不斷出現在我國經濟的發展中,其中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就深深困擾著我們,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各個地區擁有自己獨特的地質環境,這就造成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狀況出現了極大的偏差,甚至一些地方出現了資源不能持續發展的問題。并且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經濟結構調整等問題,使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目前地球資源短缺,國際各國之間的競爭越演越烈,我國想要在21世紀國際經濟大環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保障我國人民的就業問題,但是對于金融業的發展,國家也應該積極推出新的改革方案,不斷順應我國未來經濟發展趨勢,防止出現泡沫經濟等問題出現。另外,我國實體經濟在目前的發展中面臨著經濟發展要素出現短缺的問題,比如新聞中常見的“用工荒”“用電荒”“用煤荒”,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我國目前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各行業能夠使用的勞動力人數逐漸下降,一些年輕的勞動力又對于一線城市表現出更加明顯的青睞,這就讓我國許多在國家迅速發展背景建立的新型企業得不到足夠的勞動力,一些企業的許多項目因此而得不到發展,企業銷售額和利潤額得不到提升。
另外,我國近幾年的土地交易價格屢創新高,土地成本高昂的同時還出現了土地資源緊缺,這些原因的共同影響也使許多企業得不到順利的發展,并且原有的運行成本不斷升高,久而久之,我國許多企業對于實體經濟越來越失望,逐漸開始放棄實體經濟這一塊發展方向。除此之外,由于企業每年還需要擔負很多項目稅收,導致許多企業需要從實體經濟中抽出一部分資金來解決稅務問題,讓實體經濟得不到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得不到及時的調整和轉型。
金融化發展對實體經濟的主要影響在于其數量和循環的影響。我們首先要知道實體經濟對市場的依賴性很大,實體經濟想要在中國大市場中脫穎而出,首先需要擁有足夠的社會資本幫助其進行完整的、流通的經濟循環。但是如果國家金融化發展沒有跟上其步伐,那么就會對實體經濟資本數量造成直接影響,讓實體經濟發展寸步難行。所以金融行業有效發展可以成為實體經濟強有力的后盾,幫助補充實體經濟在發展中出現的資本空缺,對實體經濟進行資本的籌集。
二、平衡金融化發展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
想要將我國金融化發展與實體經濟的平衡關系做好,首先要做到統籌兼顧,前面提到,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兩者互利共生,都不能離開對方,因此國家要對兩者做到一視同仁,不可厚此薄彼。在國家進行經濟的發展中,要對金融化發展與實體經濟設立共同的經濟目標,讓它們的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因為在之前國外的經濟發展中,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金融市場完全脫離了本國的實體經濟,出現了泡沫經濟等諸多問題,在靚麗的經濟外表下卻沒有真實的內涵,因此我國對于這兩類經濟都應該起到足夠的重視。另外對于一些企業從實體經濟中抽出資本的現象,國家可以從中了解到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出現了問題,一些實體經濟企業發展承擔負荷太多,無法產生企業發展的利潤,發展壓力較大,這時國家可以對稅收有所調整,幫助大部分實體經濟企業度過困難期,另外國家可以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幫助中小企業能夠擁有創新的資本,不斷發展新型產業,幫助公民能夠從實體企業中收到足夠的回報,調整實體企業的產業結構,順應時代發展。
國家需要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做好處理,需要了解到資本市場的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先做好實體經濟,金融的發展才會有保障,再通過金融行業來對實體經濟進行服務,良性循環。另外國家對于專業隊伍的培養也要下足功夫,這所謂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自己弱項的一面,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打造一批專業投資人才對于我國經濟行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幫助企業避開在經濟發展中遇見的種種風險。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就像魚與水,相互支撐,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兩者的發展前提,通過大力調整國家產業結構幫助經濟行業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這樣我們未來的金融市場才能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享光,郭 祎.中國金融化發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J].學習論壇. 2017,(02).
[2] 白欽先.薛 洋.金融與實體經濟關系的哲學思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4).
[3] 白欽先,李 鈞.中國農村金融“三元結構”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02).
[4] 白欽先.樹立全新的大金融意識破解美國次貸危機之謎,在東北金融高層論壇會議上的演講(沈陽),2017,(09).
[5] 白欽先,李 鈞.中國農村金融“三元結構”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