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山領
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而“少教多學”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少教”不等于不教,“多學”也不是讓學生沒有目的地學。“少教多學”的教育思想,是提倡教師重引導、重點撥、少講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秩序地進行學習討論,進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來解決問題,提升學習能力,使教師從講授知識轉變為指導學法,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參與學習。可見,“少教多學”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抓手。
一、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少教多學”的意義
一是“少教多學”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而學生自己獲得的知識、學到的技能才是最牢固、最有效的。有的教師認為講得越多,學生就學得越好。其實不然,根據著名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塔尖是“聽講”,但這種常用方式的教學效果卻是最差的;最后一種是在金字塔的基座位置,這種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讓學生記住90%的學習內容。而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獨自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可見,傳統“教師滿堂講,學生被動聽”的課堂模式往往費力不討好,就像農民種莊稼一樣,種得太密反而收成不好。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是一個引導者,絕不是唯一的主角;教師講得越多,學生就會變得越懶惰,越不愛動腦筋,越缺乏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是“少教多學”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一共有五冊,每冊四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三四篇相同體裁或相近的課文,而選修教材也有好幾十篇課文。高中課程多,每學期的語文課時量很有限,如果教師仍然一篇課文接著一篇課文按部就班地教學,顯然時間不夠用。學生在學習中也必將感到厭倦、無聊和乏味。怎樣才能使學生長久地保持學習興趣,又能高效地把握好文章的重難點呢?“少教多學”是一條有效途徑,也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必經之路。
三是“少教多學”可以實現教與學的雙贏。教與學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教師的教可以促進學生的學,學生的學又會反過來促進教師的教,可以讓教師不斷改進自己教的方式、方法,最終使師生共同提升。然而,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只重視教師如何教,卻忽視了學生如何學;課堂上教師唱獨角戲,只管按自己的思路去教,不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已有經驗,不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造成了“教”與“學”的分裂。“少教多學”從過多依靠教師對知識的教授,轉向注重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讓學生利用各種現代學習資源來使自己的學習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實現教與學的雙贏。
二、“少教多學”
在高中現當代散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是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樹立“少教多學”的新理念,并且要積極行動,不斷反思與改進。俗話說:“懶教師,勤學生;勤教師,懶學生。”若課堂上教師將一切都“包辦”了,學生就會越來越懶,主動性越來越差;若教師“懶”一點,把學習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分析,就會使其主動性越來越強、積極性越來越高。
二是要授之以漁,即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散文的方法。掌握正確的方法,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散文教學要抓住文眼,理清脈絡;含英咀華,品味語言;由形入神,體悟情感。以《囚綠記》為例,可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理解文章大意,然后以“綠”為線索,理清文章思路;接著讓學生找出常春藤的特點,品味文中描寫“綠”的句子;最后,體悟作者的情感。教師要把這些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在散文學習中嘗試運用、反復訓練,逐步掌握散文學習的技巧,達到提高鑒賞散文能力的目的。
三是大膽放手,充分相信學生。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思維的發展,他們面對問題也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中得以體現。以《故都的秋》為例,學生通過對故都“清”“靜”“悲涼”的秋景的分析,通過對南方之秋和北方之秋的對比,以及最后一段文字“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很容易找出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體會到作者對故都之秋的喜愛和留戀之情。在教學中,教師只需做適當的點撥即可,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分析來理解文本、體悟情感。因此,教師要大膽放手,多給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的機會,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是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學生才能學得快樂,教師才能教得輕松。例如,在學習《囚綠記》時,可讓學生把陸蠡受審環節改成課本劇,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并在年級內進行比賽,評出優秀班級。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活動中提升能力。
五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很多時間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急需提高教學有效性。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內容可以通過自主學習來掌握,有些內容可以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或教師點撥完成。能通過自學掌握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解決;需要合作學習的內容,可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解決,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或檢查作業的方式來檢測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課堂上,教師只講解難點、強調重點,要把更多時間交給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潛力不可低估,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為學生創造展現才能的機會,這樣學生就會有所發現并有所創造。
三、結束語
總之,在現當代散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樹立“少教多學”的理念。在課堂上,教師要當好引路人,引領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分析散文內容,逐步掌握散文學習的技巧,提高散文鑒賞能力。同時,還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增強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提高其語文學習能力。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