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大偉
11月28日凌晨,河北省張家口市盛華化工有限公司附近發生爆炸。我在下午3點50分到達事發現場。現場封鎖嚴密,我幾番周折接近事故核心區域時,天已經黑了。這起爆燃事故造成23人遇難,22人受傷,過火大貨車38輛,小型車12輛,非常慘烈。
一路上,我踩著煤泥前進,空氣中仍能聞見焦糊味。漆黑中,警車上閃爍著的警燈成為唯一的光源,路面上四散的碎玻璃渣折射著光,身旁一輛輛被燒成空殼的大貨車,像一具具枯骨匍匐在路邊,讓我感到毛骨悚然。
在解放軍251醫院七樓燒傷病區,家屬們捧著一張寫有名字的紙條,前來詢問自己失聯的親人是否在這里救治。一些傷者的家屬悲傷著亦慶幸著。對于他們而言,親人倒下意味著家庭生活陷入困頓,但慶幸的是人還活著。一位家屬說:“斷腿、斷胳膊,我們都認了,人在就行。”
爆炸發生后,幾經反轉,真相漸漸浮出水面。涉事企業長期以來安全生產管理混亂和相關部門的疏于監管,不啻于埋下一顆“定時炸彈”。氯乙烯氣柜年久失修、工作人員當晚操作錯誤且未做補救措施,泄漏的氯乙烯發生爆燃,吞噬了23條無辜的生命。
近些年來,盛華化工發生多起安全事故,自身也因污染和安全問題被多次舉報。盛華化工是當地“經濟支柱型企業”,這塊“金字招牌”無法作為事故責任方的“免罪金牌”,也不能作為當地監管部門可“另眼相待”的理由。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真正讓我驚訝的,是這些仍滯留于現場等待卸貨,且親歷了當晚爆燃事故的貨車司機們,面對那場慘劇表現出的“淡然”。正是長期以來安全措施的缺失,讓他們對危險早已習以為常,對于這些“全家都指著這輛車吃飯”的貨車司機而言,何時能把這車貨卸掉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正如《北京青年報》一篇評論里所說的:災難就像一個老師。但它不是那種循循善誘的好老師,而是冷酷的、暴戾的、不可捉摸的老師。它從不會明確地告訴你答案,而是在暗處潛伏著,等你犯下致命的錯誤。而我們的錯誤,可能恰恰在于,我們以為災難是偶然的,因此忽略了反思的痛楚,直到下一次災難猝然降臨。

46/2018 總第880期
@黃敏:擁有完美身材不代表擁有一切,但至少能說明,在健身的過程中,參與運動的人是嚴于律己的。除了過度健身和服用藥劑的人,我們不得不承認,健身人群比大多數人更健康、更快樂。我們應該理性對待健身這項運動。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媽媽患癌之后》
我媽患癌那一年是2012年,我也正好24歲。當災難選擇了我們,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面對。唯有珍惜,珍惜同家人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君君)

詳見本刊2018年12月10日出版 總第8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