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 虹
看個病不容易,排隊掛個號堪比買火車票的陣勢——相信絕大部分國人都有過這種感覺。其實,這和看病的觀念有很大關系。有許多患者其實只是很輕的癥狀或者很普通的常見病,也一定要去三級甲等的大醫院、名醫院,去掛專家號,甚至為了看病不遠千里專程去大城市的醫院就診,事實上,很多情況下這么做是完全不必要的。
有許多患者第一次看病就去掛專家號,其實這完全是不必要的。
不論是醫學專家還是年輕的普通醫生,接診時首先都要了解患者的癥狀、體征、病史,并書寫門診病歷,開各種檢查單讓患者去進行各項必要的檢查?,F代醫學技術越來越依靠先進的科技作為輔助的檢查手段,這些常規性的工作一般醫生完全可以完成。
還有很多患者,僅僅是感冒發燒之類的輕微和常見癥狀,也要去大醫院、掛專家門診,這也是不必要的。大部分的常見病,社區醫院和大醫院普通門診的醫生足以應付。
總之,初診和不太嚴重的、常見的癥狀,最好先到普通門診,經檢查后沒有明確診斷的疑難雜癥,小醫院或普通醫生沒有能力處理的,或者久治不愈的這類情況,再去找經驗豐富的專家。這對患者來說,既能節省掛專家號的費用和排隊所浪費的時間,也不會耽誤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大醫院和專家常常被患者過度神化。許多患者帶著過高的期望,總期望著大醫院能帶來不現實的奇跡。事實上,許多疾病能不能治療,治療的效果如何,從根本上都是由這種疾病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如果是目前尚無較好治療辦法的疾病,就算是專家也是沒有辦法的。
還有些疾病,治療的過程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有的患者在一家醫院就診之后,治療了一段時間看到沒有明顯的效果,就失去了耐心,覺得是醫院或醫生的水平不夠,于是就去更大的醫院,找知名的專家求診。這樣的結果可能是,輾轉多處就診治療,最后病情有所好轉,實際上只是因為時間到了,病情自然好轉了,并非后來去看的醫生有什么更高明的醫術。最典型的常見病,感冒,就是這樣。內科流傳的一個笑話說“感冒,吃藥一周好,不吃藥一禮拜好”,意思就是說,感冒通常要經過一周時間的自然過程,吃藥雖然可以緩解和控制癥狀,但仍然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所以應該先用一段時間的藥看看,別太著急了。
所以,如果能在社區的小醫院就近就診的大部分疾病,沒有必要費很大周折專程去大醫院找名專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