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平
(一)
他熱愛寫作,但作品總是發表不了,他感到很失望,想放棄自己的寫作。
一次,母親買回一盆曇花,她對孩子說,如果他能看到曇花是怎樣開放的,便可知道成功的奧秘了。
于是,孩子便仔細地觀察曇花。一天深夜,孩子終于看見曇花開了,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母親。母親說,曇花之所以肯對他開放,就是因為他在暗夜仍沒有放棄堅守。那些擁有人生成功之花的人,也是因為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仍沒有放棄對信念的追求。
(二)
一個孩子,處處受挫。
一天,母親帶孩子到溪邊。
孩子,你看,這浪花像不像溪水的歡笑?
孩子點點頭。
孩子,你知道這浪花是怎樣產生的嗎?
媽媽,當溪水流過有波折的地方,便產生了浪花。
孩子,小小的溪流為什么能抵達遙遠的大海呢?就是因為哪怕遭受波折、經歷坎坷,也不放棄生命的歡笑。
(三)
一個孩子手持一根木棍,追打著一只青蛙。
孩子,你為什么要追打青蛙呢?
媽媽,我剛才看見它吞吃了一只小蟲子,那小蟲子好可憐、好無助。
孩子,青蛙吃的是害蟲,對于害蟲,對于世界上那些丑惡的東西,就是裝得再可憐,也不能去同情它。
(四)
一對母子,走在陽光下。
媽媽,這影子為什么老擋在我們前面呢?
孩子,因為我們現在正背對著陽光。
媽媽,怎樣才能甩掉這討厭的影子,不再讓它擋住我們的去路呢?
孩子,我們只要轉過身來,面對陽光就夠了。
(五)
媽媽,為什么每一朵花都很美呢?孩子問。
因為花兒都在做著美麗的夢。母親說。
美麗的夢?那是什么夢呢?孩子問。
花兒都在做著果實的夢。孩子,花美,是因為花夢著了果實。如果一個人,擁有夢,擁有希望,也會像花兒一樣美麗。母親說。
媽媽,我也要做一朵會做夢的花。孩子說。
(六)
有一個孩子,患了絕癥。深夜,四周一片漆黑。
“孩子,你看見什么了嗎?”母親問。
“除了黑暗,我什么也看不見。”孩子說。
“孩子,你想象一下藍天吧。”母親說。
幾分鐘后,母親又問:“孩子,你看見什么了嗎?”
“媽媽,我看見藍天了。”孩子興奮地說。
“孩子,哪怕周圍的世界一片黑暗,也遮不住你心里那片亮麗的藍天啊!”母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