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軍
(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 西寧 810000)
近年來,由于礦企用電設備日趨大型化,對電能的用量越來越多。如何確保供配電系統及電網的電能質量,降低無功損耗,是每個企業都面臨的問題。做好無功補償工作,對網絡減損、提高電能利用效率、降低電費支出有著重要意義。
隨機補償一般用于低壓補償,將電容器與電機并聯并同時投入使用,來補償設備功率因數低,無功損耗大的問題。例如,一條供電線路長1km,線路電阻為0.36Ω/km,線路終端帶3臺45kW電機,Pe = 135kW,實用負荷為150 +j80,由于長期超載,在電動機上補償無功QC = 40kvar,補償后功率因數增加了0.12,補償前后線路的損耗和電動機的出力為:


1.1.1 線路上的損耗
補償前:

補償后:

1.1.2 電動機出力
補償前:
Pe= 135kW< 150kW,電動機處于超載運行。
補償后:

電動機運行正常,提高了電動機的出力。
隨器補償是對變壓器的低壓側進行補償。
采用裝設電容的方式來補償電感電流,做法是在供電母線上裝設一組較大容量的電容補償器,對母線接有的所有感性電器一并進行補償。
利用無功補償,使用戶達到經濟的功率因數,也就是用戶的節能效益和電能質量最佳,支付電費最少的狀態,通過下式可以計算出補償量。

QC—需要補償的容量;Pi—有功功率;—補償前功率因數;—補償后功率因數
在礦山電氣設備的線路參數固定的條件下,其與通過導線的電流平方成正比。通過下式可計算出從線損方面考慮需要補償的容量。

QC—需要補償的容量;I1—補償前線路電流;—補償前功率因數;I2—補償后線路電流;—補償后功率因數
在網絡電壓正常的線路中,裝設補償電容時,網絡電壓的壓升不能越線,為了滿足這一約束條件,可以用下式求出補償容量。

式中,U1為電源電壓,U2為補償后線路電壓,X為線路電抗。
利用下式可以求得供配電系統線損。

ΔP%—線損減少的百分數;I1—補償前線路電流;I2—補償后線路電流;—補償前功率因數;—補償后功率因數
當功率因數從0.80~0.85提高到0.95時,可求得有功損耗將降低30%~45%。
我們以供電線路終端帶一臺用電設備來對補償情況進行說明,從下式可以得知:

ΔU—電壓損失;R—線路電阻;X—線路電抗;P—有功功率;Q—無功功率
這包含了兩部分損失,其中PR/ Ue是輸送有功負荷P產生的,QX/Ue是輸送無功負荷Q產生的。
配電線路:X=(2~4)R,△U大部分為輸送無功負荷Q產生的。
變壓器 :X=(5~10)R, QX/Ue=(5~10) PR/ Ue, 若減少無功功率Q,則有利于線路末端電壓的穩定,有利于大電動機的起動,無功補償能改善電壓質量。
在礦山供電系統中,無功補償是一項投資少,收效快的節能措施。通過有效的無功功率補償,可以改善系統靜態及暫態穩定性,增加線路輸電能力;增強系統阻尼,抑制低頻振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