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利 平
(山西遠大公路橋梁建設養護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000)
樁基是橋梁修建的基礎,是提高地基承載力,保證建筑物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到地形、地質條件、既有建筑物等因素的影響很大,樁基施工的工作難度隨之增加。隨著軟土地區建筑及橋梁施工技術的發展,鉆孔灌注樁被廣泛采用。
在灌注樁施工中,不會產生大的噪聲和振動,且樁長、樁徑等可進行調整,還可設計成異形樁或變截面樁,穿過各種軟、硬夾層,能充分發揮樁身強度和持力層承載力,配筋率遠低于預制樁,造價亦低。采用的鉆、挖孔灌注樁適用于砂性土、黏性土,也適用于碎、卵石類土層和巖層,沉管灌注樁適用于黏性土、砂性土、砂土地基。
在黃土地區進行橋梁樁基施工,土質松軟,承載力低,施工風險大,成樁質量參差不齊。采用灌注樁技術能有效提高地基土強度,增加承載力,減少工后沉降。灌注樁屬于隱蔽工程,成型質量不能直觀判定,確保成樁質量、保證施工安全就尤為重要。本文以某工程采用的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為例,介紹了灌注樁施工要點,以期對同類工程具有指導意義。
鉆孔灌注樁有著傳統灌注樁工藝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其均以技術到位、質量達標為前提,在工程實踐中,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往往會因各種因素干擾而引發質量隱患。旋挖鉆機施工是一種新型的灌注樁施工工藝,具有成孔質量高、施工速度快、安全性能優等優勢,能顯著提高施工效率,且對環境的影響很小,在確保工程質量前提下還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旋挖鉆孔灌注樁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可在砂土、黏性土、粉質土等土層中進行應用,分為干式旋挖和靜態泥漿護壁濕式兩種工法類型。在我國的公路鐵路橋梁地基基礎工程中,應用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是越來越多。在旋挖鉆孔樁施工中,應進行施工各環節質量的嚴格控制,確保成樁質量,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施工經驗,總結了靜態泥漿護壁濕式旋挖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以期對同類工程具有指導意義。
在某橋梁樁基施工中,施工現場環境差。橋址屬于黃土殘垣溝谷、中低山地貌,地勢起伏大,海拔1 165 m~1 280 m。橋址區山高谷深,地勢陡峻,塬邊溝壑不良地質發育,水土流失嚴重。溝壑兩側坡面土質較松散,山體邊緣地勢高差40 m~80 m,地勢高,彎度大。為減少施工對地層的擾動,決定采用兩臺TR280DI旋挖鉆機進行成孔作業。
旋挖鉆孔樁施工要求高,施工環節多,影響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的因素很多。在施工過程中,將各環節控制好,防止發生質量事故,保證成樁質量。根據鉆孔灌注樁的施工特點,進行質量控制的主要環節有樁位測定、泥漿質量、垂直度控制、終孔深度、沉渣厚度、澆筑作業等。
其目的在于確保孔位準確,鉆孔垂直度及控制基準面標高準確無誤。在施工前,應認真復核確認導線樁、中線樁、水準樁位置。一般是采用不同的測設方法對主要樁點進行復測,還可以采取換手操作等措施,以保證測設精度。
樁位定位分兩次進行,埋設護筒時一次,護筒定位后須及時復核護筒位置,確保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線偏差在50 mm以內。安裝鉆機就位進行第二次校核,其底座和頂端應平穩,將偏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在施工前,檢查鉆頭直徑大小,保證鉆頭直徑與樁徑相匹配,能滿足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要求。
在鉆進過程中,為保證鉆桿鉆進的垂直度,應指定專人經常觀察鉆架及鉆桿是否存在傾斜。須及時對發現的傾斜采取修正措施,將鉆孔垂直度偏差控制在不大于1%。
為保證成孔垂直精度滿足設計要求,應采取擴大樁機支承面積確保樁機穩固。對成孔傾斜度采用鉆桿進行測量時,應從鉆孔平臺頂面起算至孔底。
在鉆進中,泥漿具有護壁及攜渣的作用,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泥漿質量。
在本項目中,采用鈉基膨潤土制備泥漿,并摻入適量碳酸鈉、燒堿,以提高鉆孔用泥漿黏度和膠體率。在鉆孔過程中,隨時檢驗泥漿比重和含砂率,要求含砂率小于4%,相對密度1.05~1.50,粘度17 s~20 s。
持力層直接影響到樁的承載力,持力層及終孔深度測定時保證樁體質量的一個關鍵環節。
在實際施工中,應綜合影響因素,采取合理措施確定巖層頂面高程,再根據設計要求確定終孔深度。鉆孔完成后,對孔徑、孔形、傾斜度和沉淀厚度等進行檢驗。
沉渣厚度是影響樁基承載力的重要因素。沉渣過厚時,容易降低樁端承載力。要求將端承樁渣厚度不大于5 cm,確保樁長能滿足設計要求。
在施工中,須及時對終孔深度進行嚴格復核。同時,重視泥漿的排渣效果,保證泥漿性能指標符合設計要求。
要經常檢查測繩長度,以確保孔深測量準確。
鋼筋籠制作和安裝的質量會直接影響樁的承載力。
鋼筋籠制作時,須設置內撐架,采用鋼套管將主筋縱向連接。設置的保護層墊塊縱向間距要求不大于2 m,橫向不少于4處。聲測管安裝須牢固。
在下放鋼筋籠時,應對準樁孔中心平穩、緩慢、垂直進行下放。下放到位后,須做好鋼筋籠頂面高程的嚴格控制,再將鋼筋籠固定。
混凝土澆筑(如圖1所示)是樁基工程最后工序,須采取嚴格控制措施,避免出現混凝土離析、斷樁等質量事故。
本項目中,要求水泥強度等級應不低于42.5級,采用級配良好的中砂作為細集料使用。按不大于導管內徑的1/6~1/8進行粗集料最大粒徑控制,還要求不得大于鋼筋最小凈距的1/4,且不超過37.5 mm。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
制備好的混凝土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灌注時保持足夠的流動性。要求灌注的首批混凝土量須保證導管埋深不小于1 m,在灌注過程中應保持導管2 m~6 m深度始終埋入混凝土內,還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鋼筋籠上浮。
混凝土灌注高程要比樁頂設計高程高0.5 m以上。當地質條件較差時,還應適當提高超灌高度,以保證樁頭混凝土質量。待樁體混凝土達到強度后進行樁頭浮漿鑿除(如圖2所示),浮漿鑿除后應把主筋調順直。

采用靜態泥漿護壁濕式旋挖工法施工時,施工現場很容易產生大量淤泥,施工現場維護難度增加,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同時,還須注意塌孔、超徑等常見質量問題,重視混凝土澆筑質量,確保樁體施工質量。
旋挖鉆孔采用靜態泥漿護壁,且黃土質地不均勻,鉆進容易擾動護壁四周土層。同時,鋼筋籠下放過程,容易碰撞孔壁,造成泥皮或孔壁破壞。這些都容易導致底層沉渣過厚,嚴重的甚至出現斷樁等事故,使得施工成本增加。
為確保泥漿質量,須嚴格做好泥漿配合比設計。進行鋼筋籠吊裝時,保持勻速向下進行切土,將施工對土層的擾動降至最低。在清孔、鋼籠下放、混凝土灌注等工序中,應嚴格規范操作,避免成孔坍塌。
旋挖樁成本增加的一個主要問題在于超徑。旋挖鉆具擾動地面表層,容易使之趨于液化失去穩定狀態,地面表層土壤流陷,松散坍塌,孔壁部分泥土落入孔內,導致泥漿質量不合格,起不到有效的護壁效果,非常容易造成成孔直徑大于設計直徑。
對泥漿質量進行嚴格控制,為保證泥漿護壁效果,須保持孔內泥漿面高度穩定。還須進行鉆進速度控制,控制進尺深度,提鉆時要及時清除附著的黏性土,減少鉆頭與周圍黏性土的粘連。
旋挖樁深度一般較大,多采用導管法進行混凝土澆筑,其難度遠比普通混凝土要大。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確保流動性,降低泌水率,以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還需采取措施避免出現堵管現象。始終保持在混凝土連續澆筑過程中的導管埋深,控制混凝土澆筑速度,保持混凝土面上升速度。
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采用旋挖鉆機鉆進施工,能確保施工環境惡劣,地質堅硬復雜的條件下的施工質量和安全,且有利于嚴格控制樁徑,保持樁的良好垂直度。大噸位旋挖鉆機應用廣泛,在條件苛刻,難度高的黃土層鉆進中,能有效鉆進黃土巖層,保證成孔質量。
在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為確保樁基澆筑成功,從鉆孔、成孔到澆筑,施工現場須精心組織,科學安排,確保施工人員對每道工序、每個環節嚴格控制,牢牢把好質量安全關。對施工中出現的常見質量問題提前進行預防和控制,重視混凝土澆筑質量,以有效保證成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