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平 高 雪
(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近年來,隨著國內職業技能競賽的蓬勃發展,逐漸形成了政府或行業協會主導,企業技術支持,各級高校積極參與的競賽組織模式,競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及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同時也可為社會企業提供較為優秀的工作人員,技能競賽積極作用已經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本文從指導學生參加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建筑工程識圖綜合技能競賽的經驗出發,談談建筑類相關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江蘇省建筑工程識圖綜合技能競賽為團隊形式,參賽選手2人。總分為300分,其中識圖部分的分值為180分,繪圖部分的分值為120分。技能競賽時間為300 min,識圖為150 min,繪圖為150 min,競賽順序為先識圖后繪圖。
競賽內容:1)建筑工程施工圖識讀:根據給定的中小型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圖紙、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單等資料,完成施工圖識讀的相關知識答卷,發現圖紙中存在的錯誤、缺陷并予以改正。并回答試題中關于投影及識圖基本知識、民用及工業建筑基本構造和結構知識的有關問題。2)建筑工程施工圖繪制:根據給定的建筑工程施工圖紙、圖紙會審紀要、設計變更單等資料,運用中望CAD繪制指定的建筑專業、結構專業施工圖(例如:平面圖、剖面圖、節點詳圖等)。
孫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競賽跟打仗其實有類似之處,只有對競賽內容仔細研究后,才知道需要準備哪些內容,哪些主要哪些次要,哪些工作可以提升速度更快,才能為后期的競賽做好準備。作者對歷年真題進行整理分析,對考試的題型進行歸類如下:
識圖題型大體劃分為如下幾類:
1)識圖概念題。例如:哪些屬于內填充墻的功能的是?本工程中的“FM1221(乙)”表示的是?這類題難易程度為簡單,知識點復習到即可得分。由于命題點分散,給學生復習帶來較大難度,需要指導老師根據重要程度來對知識點進行排序總結歸類,用以提高學生復習效率。
2)簡單識圖應用題。例如:本工程煙灰色毛面花崗巖外墻的施工方法是?電梯機房的屋頂結構板面標高為多少米?這類題難易程度為簡單,往往是考察學生對圖紙內容的熟悉程度,只要找到題目對應知識點在圖紙中的位置,問題即可迎刃而解。需要注意的是,此類題的答案可能位置需要提醒學生,比如建筑圖的局部做法,有的時候會在建筑詳圖中表達,有的時候也會在建筑總說明中表達等,避免考試中一時找不到答案引起的慌亂。
3)中等識圖應用題。例如:本工程A軸~F軸立面的外墻裝飾做法有?本工程13層2號衛生間的層高為?根據結施-23中WKL7(5B),以下敘述錯誤的是?這類題難易程度為中等,需要對試題中給出的條件或要求進行處理,例如簡單的數據統計、計算或判斷分析,而后即可順利完成答題。此類題目需要對相應理論知識理解并掌握,且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相對簡單的問題。
4)較難識圖應用題。例如:(單選)結施-26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結施-15中墻柱配筋詳圖存在問題的是?這類題難易程度為難,問題往往集中在一個專業之內或者一張圖之內,選項中已經將錯誤內容提醒,僅需一項項判斷確認即可。但每項內容均需消耗時間,總體完成時間較長,建議簡單體型做完后再完成該類型題目。考點比較集中,不建議學生放棄,應做針對性強化訓練以提高解題速度。
5)極難識圖應用題。例如:結施-19中梁與建筑圖有矛盾的有?(多選)結施-15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這類題難易程度為較難,問題往往集中在建筑、結構兩個專業之間,或者一個專業較難知識點覆蓋范圍,選項往往將具體位置給予提醒,但需要對所對應位置的內容進行逐一排查,方可做出最終判斷。該類題型性價比不高,建議簡單題型做完后再完成該類型題目,如果時間較緊,可以選擇放棄。應對措施為多練習新圖,做強化訓練,提高陌生圖紙識讀速度。
繪圖題型大體劃分為如下幾類[1]:
1)抄圖題。這類題難易程度為簡單,往往根據要求對原有圖紙進行改進補充并繪制出來,但是繪圖量較大,需要反復練習,提高軟件操作速度。考核重點是建筑平立剖的繪制方法和繪制速度,解決方案可以采取單圖多練的方式進行。
2)繪圖應用題。這類題難易程度為難,往往偏向于結構圖的繪制,需要對16G101系列圖集相對熟悉,繪圖和識圖中較難部分同時考核。考核重點是圖集中梁、板、柱、墻、基礎的鋼筋構造做法,記憶內容較多,知識點明確但數目較多,對考試準備提出較高要求。平時可以對一套模擬題反復訓練,加強知識點記憶和繪圖效率。
從以往真題的分析可以看出,識圖綜合技能競賽的考點眾多,知識層面也不盡相同,很多無法通過知識的記憶來完成答題,需要對知識的進一步處理方可得出最終的答案。可見技能競賽根本無法通過短期的集訓取得較好的成績,這是一項長期教與學的過程。應賽訓練應該貫徹到平時的課程教學中去,讓教學不再是簡單理論知識的灌輸,而是授人以漁的知識活學活用,這不僅僅需要學生的勤奮學習,更需要老師對知識的深層次的剖析和總結,并及時給予學生反復訓練方可達成。
總的來說,本項技能競賽需要工程識圖及工程繪圖兩項技能,涉及的課程主要為《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平法識圖》《建筑CAD》三門課程。在技能競賽的視角下,三門課不再孤立,應相互聯合才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該課程是土木工程類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建筑識圖課和房屋建筑構造課兩門經過整合的核心課程,這門課程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理論知識和實際工程構造脫節、教學實踐環節薄弱等問題[2]。教材一般包括如下三部分:建筑制圖的基本知識、建筑識圖和建筑構造。第一部分建筑制圖的基本知識為全書基礎,主要涉及投影的基本知識、形體的投影、軸側投影、剖面圖與截面圖,內容非常枯燥,且講解較為抽象,若未解釋清楚反而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授課前應明確此部分內容的目標是讓學生能讀懂建筑圖紙的平立剖圖紙,而后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三維立體模型。因此投影部分內容應適當簡化,滿足最基本知識儲備即可,可以通過Revit建立相應的三維模型或到建筑現場講解,使基本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降低知識的吸收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部分建筑識圖,從一套全專業施工圖開始,從建筑圖紙,到結構圖紙,最后設備圖紙,系統的讓學生理解一棟樓建立的過程。這個完成之后,對圖中知識點進行總結,對圖中未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實現知識點的全覆蓋。第三部分建筑構造,此部分對基礎、地下室、墻體、樓地面、屋面、樓梯、裝飾等構造進行分析,知識點比較分散,記憶難度較大。講授時應根據工地現場應用頻率的多少排序,貼合實際講清楚構造做法的原因,做到通俗易懂,主次分明。
《平法識圖》:該課程是高職土建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習目標為對結構圖紙進行快速識讀并應用。這項技能是土建所有工作方向的工作基礎,是學生就業的必備技能。傳統教育方式注重圖紙的識讀,能從平法表示的圖紙,進行鋼筋翻樣,但對鋼筋細部構造不太關心。而競賽需對細部構造全覆蓋,因此在平時的講授過程中應該更加深入,不留盲點。總的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不少學生二維轉三維的空間概念缺失,給識圖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本課程教學中,應該準備對應的圖片或者視頻,如果課時允許,可以對重要結構構件進行實體建模,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加深學生對圖集的理解。
《建筑CAD》:該課程是一門主要的專業技能課,其實踐性和技能性要求極高,是建筑設計、施工管理、后期運維各階段,也是勘察設計、建設、施工、監理各工程參與方均應掌握的基本技能[3]。課程內容包括CAD制圖軟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建筑圖繪制;結構圖繪制三部分。在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在CAD制圖軟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中花費較多課時,繪圖實例選取大部分為非建筑案例,與后兩部分繪圖存在重疊。解決方法為壓縮第一部分課時,直接講解CAD快捷命令,增加建筑圖繪制課時,對一張包括大部分命令的圖紙進行反復訓練,提升繪圖速度。第三部分結構圖繪制,會對結構圖進行平法繪制,同時要掌握平法對應部分鋼筋細部構造做法,并能夠繪制對應詳圖,這部分是傳統教學的缺失部分,而這部分往往是與現場鋼筋綁扎和鋼筋算量有直接關系,因此需要加強和總結。由于這部分跟鋼筋驗收知識重疊,可以合并講解。
從三門課的具體內容可以看出,《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是知識原始儲備,《平法識圖》是結構專業知識進階,《建筑CAD》是與前兩門課的協同的軟件技能應用。前兩門主要通過理論學習,第三門主要是通過軟件實操。繪圖部分提高速度較識圖部分快,目標相對明確,但是需要時間反復練習。識圖部分因為涉及內容非常多,需要教師在指導時對常規重點知識點進行總結,將大部分知識點覆蓋,后期有時間學生再進一步提高。三門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圖1所示。學習順序為建筑識圖→房屋構造→平法識圖→建筑CAD,所有內容均與建筑識圖繪圖息息相關。

技能競賽的備賽和參賽過程是非常充實的,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通力合作,為了一個目標而共同奮斗。競賽對學生和教師產生的影響有如下幾點:
1)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2)由于比賽采用的雙人應賽賽制,平時教師指導備賽的方式,培養了學生團體協作的工作技能和優良的職業道德;3)使指導老師實現了三門課程的技能融合,優化了教育教學方法,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專業技能建設;4)實戰化的演練給專業及課程建設的改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通過技能競賽的方式鍛煉學生獲得進步,取得競賽成果的同時,我們更多的應該去關注后期教育教學的發展。如何將有效經驗進行總結提煉,以及如何應用到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去是需要考慮的更深層次的問題。教學改革光有思路還不行,還需要更細致滿足實操要求的細則和方式方法,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