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
摘 要:可燃性氣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發生泄漏事故,可燃性氣體的擴散性將在空氣中大量地積聚,一旦達到爆炸極限濃度,再加上明火,將極易引起爆炸或火災事故,造成財產損失甚至是人員傷亡。因此,我們應該思考:應該如何正確地對可燃氣體報警器進行維護與使用,有助于保障儀器的穩定安全運行。本文對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的檢定分析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可燃氣體的使用安全的保障有所幫助。
關鍵詞:可燃性氣體;報警器;原理;檢定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3.013
0 引言
泄漏發生之后,在外部風力的作用下,氣體的擴散性將泄露的可燃氣體迅速的沿著地面擴散,毒害或燃燒爆炸危險區就這樣形成了,甚至會擴大危害區域。擴散迅速、突發性強、危害范圍廣、救援難度大等是這類事故具有的特點。一旦發現可燃氣體泄漏事故,必須盡快采取措施解決才能有效地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為了避免造成重大財產和人員傷亡,需要采取正確的處置方法,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及時可靠地探測空氣中可燃氣體的含量,避免泄漏引發二次事故。這樣的操作就需要可燃氣體的檢測和監測設備達到較高的要求。
1 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的工作方式
目前,根據工作原理劃分,市面上的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可分為半導體式、紅外探測式、電化學式等。催化燃燒式報警器在市場上占有很大份額,其技術最成熟,可靠性高,測量線性好,是使用得非常廣泛的一種報警器。催化燃燒式報警器的原理就是先將金屬鉑絲進行加熱處理,利用電阻變化的特性對可燃氣的濃度進行檢測。當可燃氣體通過探頭進入報警器,并在鉑絲表面產生無煙燃燒的現象時,產生的熱量將改變鉑絲的溫度,其電阻值隨鉑絲溫度的升高發生變化,從而打破了探頭的電橋平衡,進而產生輸出信號---電流。因此,通過計算得出環境中可燃氣體的濃度,一旦濃度達到或超出警戒值,必須根據要求發出聲光報警。
2 可燃氣體報警器檢定的措施探討
2.1 對可燃氣體標準物質進行檢定
多種不同的混合氣體(主要為丙烷、異丁烷)組成了可燃氣體的主要成分,可燃氣體報警器的介質選定非常重要。在檢定規程JJG693―2004《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中,檢定可燃氣體報警器使用的標準氣體以異丁烷和丙烷為主,但是實際中生產企業卻不太愿意用這兩種氣體來檢定可燃氣體報警器。通常,被測氣體種類應與計量檢定人員在檢定可燃氣體報警器時采用的氣體標準物質相同,因此,通用儀器可采用丙烷或異丁烷這樣的氣體標準物質。而如果是非通用型儀器,則應采用的氣體標準物質與被測氣體相同,否則,被檢儀器是不合格的。
2.2 計量檢定分析
第一,檢測人員在標定可燃氣體報警器的報警點之前,必須保證觸發報警動作之前,報警器在應用過程中的信任度。報警點的設置,為了方便讀取數值,標準氣體需要選定1.15倍濃度的氣體;第二,運用報警器檢定零漂狀況的過程中,為了給準確示值的獲取做好準備,傳感器需要先進行預熱。然后根據報警器說明書進入規定的零點氣體流量,進而通入標準氣體,為了避免誤差的產生,還需要反復校準儀器示值。最后根據檢定的流程,將三個水平值濃度的標準氣體通入,并記錄好顯示的穩定值,計算結果中絕對值最大的數據就是用于作為示值誤差。
2.3 檢定電源
蓄電池或干電池一般是作為可燃氣體檢測儀器的供電電源來使用的。由于儀器說明書中明確了儀器的所需電量,為了保證檢定工作的順利進行,檢測人員檢定前必須確認儀器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所需要的供電量。采樣泵、傳感器是該類儀器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常情況下,為了讓傳感器能夠加熱到足夠的溫度,它們需要較大的電流,才能保證采樣的流量。如果儀器對標準氣體的反應變得緩慢,這就是因為采樣流量偏小導致的,同時也會導致響應時間偏大及示值的不準確;一旦電量不足,標準氣體的指示會偏低。如果是沒有辦法拆卸的蓄電池,則應補充電流,在使用干電池或可拆卸的蓄電池時,應該采用穩壓來進行電源供電。
2.4 檢定可燃氣體報警器的響應時間
檢定可燃氣體報警器的響應時間一般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觀看主機控制系數的數字變化,另一種是人工喊話方式,并進行秒表記時,一般情況下是使用對講機喊話而不是人工喊話,以準確測定報警器的響應時間。在距離60m~80m的情況下,檢定可燃氣體報警器的方式一般是人工喊話、打手勢等。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的響應時間可能會受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最終導致檢定結果的不準確。在距離80m~150m左右,再加上廠房等物體的隔斷,不能采取人工喊話的方式,而是應該借助對講機來完成工作。
生產車間的環境下,則通過觀看主機控制系數的數字變化,按照國家標準以500mL/min上下的流量,檢定人員通過使用噴氣儀器的傳感器,并用秒表記錄時間,如果主機的控制人員發現數字發生變化,再用秒表進行記時,這個過程將產生3s左右的誤差。最終系統的響應時間則是取秒表的平均值。因此,為了減小操作計時誤差,節省標準氣體,我們一般采用人工喊話的方式檢定可燃氣體報警器響應時間。
2.5 檢定可燃氣體報警器的使用場所
儀器的防爆標志必須與危險場所的級別相符合。檢測人員在使用檢測器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檢測器與現場爆炸氣體混合物的防爆級別、類別等相符合,為了保證防爆的作用和功能,檢測人員必須記住不能在超過防爆標志的環境下使用檢測器。由于硫、磷、砷、鹵素化合物會導致檢測元件中毒,降低檢測器的靈敏度,因此在含有這些化學元素的環境下必須嚴格的禁止使用檢測器。甚至會導致檢測器的失效。檢測含有上述元素化合物的可燃氣體時,應該選用半導體型檢測器或抗毒性催化燃燒型檢測器。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燃氣體報警器的檢定需要檢測人員的仔細認真檢測,同時也要求檢測人員加強自身專業能力的提高,按照檢定規程做好檢定工作,從而提高可燃氣體報警器檢測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做到能夠保證安全生產,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王振,馬廣利,孫振等.淺談可燃氣體報警器檢定裝置計量標準的建立[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5(12):18-21.
[2]王顯建.可燃氣體報警器檢定裝置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6(02).
[3]蘇文靜,文小玲,朱琥.可燃氣體報警器的設計[J].電工電氣,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