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佳 吉正寧 李 琦
(高郵市國土資源局,江蘇 高郵 225600)
隨著城市網絡設施的日益健全和基礎地理數據資源的深入開發,為適應高郵市加快信息化、城鎮化、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需要,依托互聯網通訊、大數據存儲處理、Service GIS等技術,建設“數字高郵”公眾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即天地圖·高郵)[1],旨在通過門戶網站或服務接口為公眾提供統一的地理信息服務,實現多源地理空間數據的二維、三維瀏覽,地名搜索定位,目標路徑查詢,距離面積量算、興趣點標注等操作。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是“數字高郵”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的重要內容[2]。在高郵市現有測繪數據及相關成果的基礎上,統一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整合原有離散的、格式各異的空間信息(如數字線劃圖DLG、數字正射影像DOM、數字高程模型DEM、元數據等[3]),通過航空攝影、野外調繪等作業手段更新與完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并按照數據庫設計要求整理建庫,形成內容完整、格式一致、現勢性強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
在高郵市民政局和公安局已有數據基礎上,從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導航地圖數據、外業采集與調繪數據中提取地名地址數據,經地名標準化和地址結構化處理后,將其整合至數據庫。
地形模型是三維景觀數據中必不可少的,既可以為其他地物模型定位提供載體,也能作為空間分析和交互操作的基礎[4]。地形模型通過DEM重建三維地表形態,再疊加DOM。
建(構)筑物建模采用3DSMAX軟件,在確定需精細建模的建(構)筑物后,利用數碼相機獲取其表面紋理圖像,在3DSMAX中建立模型。三維模型庫數據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或壓縮存儲的圖像數據;另一部分是以向量或參數存儲的圖形數據。其數據庫采用文件系統與關系數據庫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專題數據來自高郵市行業主管部門,如旅游專題數據涵蓋高郵市旅游景點及其相關的餐飲、住宿、娛樂等信息;交通專題數據包括高郵市道路網絡、公共交通等內容。
由于基礎地理信息的保密性要求,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數據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過濾、刪除涉密內容,降低空間精度(平面位置精度不高于50 m、等高距不小于50 m)和影像分辨率(不高于0.5 m),經主管部門審核后發布。
天地圖·高郵集成經保密處理后的高郵市公眾電子地圖(DLG和DOM兩類)、地理實體對象、地名地址、興趣點(POI)、三維建筑物模型等數據,匯聚城市社會、經濟、人文、交通、行政、旅游等領域信息,提供在線瀏覽、查詢、定位、標注、下載、分析和地理編碼等直接服務功能,具備調用公眾GIS服務資源和功能的二次開發接口以及符合OGC規范、公網獨立運行的功能服務模塊等。其主頁面選用高郵著名的旅游景點(見圖1)。

1)地圖縮放。
通過鼠標滾輪在門戶網站地圖窗口區域進行地圖放大、縮小操作;同時,可以點擊地圖比例尺級別(18級),實現地圖的分級放大、縮小操作。
2)地圖平移。
對地圖頁面做平移操作。
3)全屏顯示。
地圖恢復到默認狀態。
4)前一視圖。
顯示屏幕變化前地圖窗口中的地圖。
5)后一視圖。
顯示運行前一視圖功能前地圖窗口中的地圖。
6)量測工具。
在電子地圖上測量距離和面積。
1)通用查詢。
輸入任意地名信息,在所有分類中進行模糊匹配查詢,根據輸入的關鍵字,搜尋所有相關的記錄。
2)分類查詢。
分為景區、古跡、地名、寺廟、廣場、公園、山體等類型,通過輸入地名信息,在選定分類中進行匹配查詢,查找相關的記錄。
3)周邊查詢。
當用戶需要查詢所在位置周圍一定范圍(緩沖區)內的地名信息時,可調用此功能,如查找10 km2范圍內的景區信息,系統將篩選出當前位置10 km2內景區位置以及詳細信息,供用戶瀏覽。
從POI數據中查詢起點及終點,搜索兩位置間的最短路徑,在地圖上用符號標示,并顯示詳細行駛路線信息。
1)地圖標注。
以電子地圖為背景,在自定義圖層中添加點、線或面信息,并輸入文字標注。
2)地圖糾錯。
對POI標注信息進行糾錯與修改,待管理員審核后,更新信息上傳至服務器。
3)熱門定位。
集中匯總和展現高郵市的熱門景點、興趣點等信息,便于用戶直接點擊、查看。
4)天氣預報。
顯示、預報高郵天氣情況,包括氣溫、風向/風力、濕度、氣壓等信息。同時,鏈接天氣網,提供高郵市7 d或15 d內的天氣預報。
1)網站說明。包含網站的使用指南以及各類功能操作方式的圖文說明。2)開發包下載。下載網站服務的客戶端開發包,包括Flex,Silverlight,JavaScript。
天地圖·高郵須申請互聯網域名,域名解析高效可靠。為確保天地圖·高郵長期穩定運行,公眾及時獲取準確的地理信息服務,應提供必要的平臺維護,主要包括:
1)監控服務器及其軟硬件運行狀態,評估存在的潛在問題,制定合理的應答時間;
2)及時更新數據庫,調整發布內容,如矢量地圖、影像地圖、POI等;
3)制定天地圖·高郵維護相關規定,將平臺運維制度化、規范化;
4)做好網站安全管理,防范黑客入侵。
為了更好地展現高郵市豐富的旅游資源,促進旅游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在天地圖·高郵中疊加旅游點專題信息,建設城市旅游地理信息服務系統。系統以空間化、多媒體的方式在互聯網上綜合呈現高郵市旅游信息數據,包含二維和三維地圖顯示、旅游景區地理信息查詢和導航服務等功能[5],全面宣傳城市旅游景點,為游客提供可視化的網絡信息服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旅游信息資源統一管理。
結合交通、商貿、旅游等公共服務信息以及其他經濟信息,為旅游部門以及公眾提供旅游領域的相關信息查詢統計服務。
2)旅游信息資源在線服務。
高郵市旅游地理信息服務系統的建設能夠讓公眾從專門的正式渠道獲取與旅游相關的“吃、住、行、購、娛”全面地理信息服務。公眾可以根據個人需求查詢感興趣的標志性建筑、自然風光、娛樂場所的地理位置及行駛路線等,為游覽、購物、娛樂等提供便捷的地理信息網上服務。
3)地理空間數據協作共享。
旅游景點、功能設施、行駛路線等地理數據是公眾地理信息服務平臺數據集的專題數據之一,應作為共享的地理信息資源。建立旅游部門與測管部門地理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在線方法從公眾平臺中獲取旅游地理信息服務系統運行所需的地理數據和GIS功能服務,旅游專題地理數據既可存儲在本地,也可托管在地理空間框架數據中心。
旅游地理信息服務系統總體框架采用B/S三層架構:數據層、服務層和應用層[6]。系統開發環境由天地圖·高郵GIS功能服務、數據服務和開發接口等工具組成,以Web服務方式實現基于瀏覽器的空間數據顯示、查詢等功能。在建設內容豐富的旅游專題POI信息數據庫的基礎上,為公眾提供免費的地理信息服務。數據層的旅游專題數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公共服務數據均從專業數據庫中提取,數據經保密處理后服務于公眾,無論以何種方式存儲,均可通過天地圖·高郵發布的數據服務供旅游地理信息服務系統調用。
隨著“數字高郵”建設的深入,城市發展、精細化管理和社會公眾對地理信息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天地圖·高郵平臺的開發可有效改變傳統的地理信息服務模式,能夠以網絡在線方式提供地圖導航、定位、出行等位置服務,有助于推進國土、住建、房產、民政、交通、水利等部門地理信息數據的共享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