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振 燁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6)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施工誤差的存在是導致整個工程安全管理出現缺陷的影響因素之一,但是要將誤差縮小卻是相對較困難的事情。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結合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BIM技術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應用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帶來一系列優點,是現階段保證整個建筑施工合理性和建筑施工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之一。所謂的BIM技術就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過程中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實現建筑工程的實際模擬化、三維及多維立體化顯示,指導整個施工過程的有序開展及呈現,同時能夠使得不同部門之間的施工數據共享,使得不同建筑專業的施工技術人員能夠利用同一個施工數據信息,保證了整體施工的一致性,從而提升整個施工呈現的準確性,最大限度的提升整體建筑結構產品的質量。
通常的建筑施工過程,需要相關建筑施工人員利用各種技術或渠道獲取與當前施工建筑相關的安全管理信息,以期全面的掌握建筑結構的全面施工技術信息。通常如此繁瑣的信息搜集過程無疑影響整個建筑施工的效率。因此,為了切實簡化施工信息的獲取周期,提高施工效率以及相關利益,BIM技術應運而生,而且其在傳統建筑施工的基礎上得以廣泛推廣應用。其中以基于斯維爾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型的BIM技術的應用最為廣泛,其安全管理模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如果從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層面分析BIM技術的定義,其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指導建筑施工工程的有效開展,通過借助先進的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將前期獲取的所有與當前施工建筑結構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整理,以建立起基于BIM技術的建筑信息模型。其中,BIM技術是隨著計算機以及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典型數字化技術之一,其應用實踐證明了它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領域中的適宜性和高效性。
信息共享化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特點之一,而BIM技術正是源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因此BIM技術也繼承了計算機技術的信息共享化特點。通常BIM技術是通過構建一個基于全方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平臺,來向同一建筑工程的所有施工人員傳輸相同施工信息,確保建筑施工進程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同時其可以收集和整合不同施工部門反饋的實時施工信息,實現部門間的信息互檢,并及時對差異性信息和錯誤信息進行修正、同步,以保障整個建筑施工信息及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從而可以提升整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優化建筑施工結構。
獲取建筑工程的相關技術信息以及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的評價體系是建筑工程一體化的體制概況。如果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得以BIM技術的應用,通過建筑結構信息的獲取和建筑施工安全模型的建立(如塔吊作業時,兩臺塔吊的碰撞幾率均可以進行模擬分析),可以使施工人員的施工作業有據可依,可以獲取最直接的施工數據信息,并能進行科學合理的數據篩選,形成完備的施工方案。
基于獲取的現有信息進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擬是BIM技術的主要技術路線之一,如前所述,它可以便于不同部門施工技術人員的及時交流,也可以實現對施工作業進度的計算和監督,可以有效的避免施工誤差的出現,從而能夠節約整個建筑施工的時間,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合理性。
通常建筑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基于建筑自身結構的設計和建設合理性來決定。因此建筑工作周邊的環境因素以及工地現在自身地質條件等均會影響建筑工程結構的穩定性。然而此過程BIM技術的應用就可以實現對建筑工程周邊環境及場地的實時動態分析,并可進行模擬分析,并能按照預設的相關施工要求和準則,提出并優化施工建議,真正實現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建筑結構的設計和施工安全性和穩定性無疑是決定整個工程施工的核心工作。因此實際建筑工程施工時,本著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充分合理利用的原則,科學合理的使用BIM技術進行施工安全性能分析是一項重要內容。通常可以利用BIM分析軟件來導入建筑工程模型的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自動化的分析,從而利用有效的信息分析得出整個施工的不足和錯誤信息,從而為有效及準確的完成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合理的修正意見。
BIM技術可以實現對建筑施工工程所設計到的水、電、結構以及建筑等不同專業間的協同合作,可有效的對建筑結構信息進行平臺化共享,以此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協調性和高效性。
本文首先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術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型進行了簡要概述,然后從三個層面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術的主要特點,最后從三個層面具體探討了BIM技術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情況。綜上分析可知,在科學技術及建筑行業持續發展的今天,BIM技術應用對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提高BIM技術在整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應用普適性,相關研究者和施工技術人員應在今后各自行業領域對BIM技術的應用進行更深度的拓展研究,切實推動我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