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敏
關鍵詞:財務視角 ?企業 ?核心競爭力 ?戰略選擇 ?研究
基于財務視角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技能和知識結構的有效組合,在對比和融合的基礎上促進組織內部結構的全面優化。在實踐過程中,要想滿足標準要求,企業就要不斷完善經營的過程,且經營者要實施細致性分析,借助財務視角創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要求和市場經濟相互結合,對市場化的差異加以辨別。只有對內在規律形成系統認知并掌握,基于財務視角不斷完善戰略選擇,才能夠實現市場競爭力的優化。由此可見,基于財務視角深入研究并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戰略選擇十分有必要。
核心競爭力就是在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產生并能夠互補的知識、技能結合,可以保證企業獲得一定的競爭優勢,并在產品亦或是業務領域中始終保持發展優勢。之所以將核心競爭力當做企業持續性盈利能力與發展能力,就是因為其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競爭優勢,但同樣取決于自身特性:
第一,價值性。企業核心競爭力表現在有形成果中就是核心技術與產品,而這也是顧客關注的重點,可以與消費者需求相適應。另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價值創造與降低成本優勢顯著,只要生產效率高于競爭對手,產品成本低于競爭對手,即可確保企業運營效果的增強,創造可觀經濟效益,獲取最大化的企業價值。
第二,延展性。對于企業而言,核心競爭力集成了企業內部全部競爭優勢,延展性較強,能夠對全局產生影響并支撐企業向全新領域發展。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充分發揮,也可以使其研發出全新產品并提供新型服務,拓展自身的潛在市場,進軍新興業務領域。由此可見,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具備的延展性能夠促進其發展戰略的多元化。
第三,異質性。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過程較長,需在組織內部孕育并與企業文化相互融合。也就是說,企業核心競爭力無法通過市場購買,同樣也不能復制。所以,核心競爭力具有異質性,無法復制與代替。受此特性的影響,使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市場優勢逐漸突顯出來,使企業間的經濟效益也存在差異,為企業參與競爭并占據有利地位提供了必要保障。
第四,持續性。若競爭力不能夠持續發揮作用與價值,就不應當被當做企業核心競爭力。而且,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具有獨特性與持續性,是企業的核心資源與能力,無法購買并帶走。在企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與多種創新活動進行組合并形成全新技術與產品壁壘,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整個行業領域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
根據以上對核心競爭力概念與特性的研究與分析了解到,核心競爭力在企業經營發展中占據關鍵地位,所以必須要在實際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此,以下將通過財務視角,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選擇展開重點探討,以供參考。
(一)財務戰略的確定
對于企業財務戰略應積極肯定并加以明確,特別是核心競爭力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可以優化布局并實現企業的長期戰略發展目標。企業財務戰略要求細致化,并對細節加以把握,確定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制定核心競爭力方面應明確,并在此基礎上貫徹與落實。財務戰略的確定致力于企業財務工作的完善和提升,在實踐過程中,借助合理化方法實施管理與控制,以保證企業財務戰略活動當中各任務落實效果的增強,在多項活動開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財務戰略應用于企業中的效果。
(二)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優化
企業治理工作和財務戰略結構之間存在緊密聯系,所以企業在追求戰略意義的過程中,就一定要綜合考慮企業內部治理的目標。在實踐中,要求合理調整企業的市場定位與治理結構,實施綜合設計,以確保企業財務戰略正常運行。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落實科學化治理,優化制度和相關程序。在優化的基礎上,互相補充企業與資源優勢,增強協同效應,以可持續發展角度為出發點,促進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另外,在財務流程合理運行的基礎上,也能夠為企業競爭力的增強奠定堅實基礎。
(三)財務流程改進
財務戰略在企業內部貫徹落實的過程中,要求設計科學合理,并且綜合考慮內部運行體系實施比對,在調整財務設計流程的同時,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優化綜合服務的效率。在財務戰略設計和實際運用方面,要充分發揮其現實意義,以期能夠滿足標準要求。通常來講,優化企業內部財務流程會直接關系到企業價值與未來發展,所以必須要給予高度重視。在企業實際經營的過程中,應在內部創建與企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財務機制并展開系統化分析,不斷拓展發展的空間,在運作流程合理化落實的基礎上,促進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工作開展,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長遠戰略目標的落實。另外,充分發揮財務信息實時性和準確性特征充分發揮出來,使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和預警能力不斷提高,實現內部管理效率的提升,拓展企業未來發展的空間。
(四)風險預警體系的創建與完善
在企業核心競爭力中,風險預警的作用不容小覷,以企業內部戰略管理為切入點,充分借助核心競爭力實施風險規范,并創建預警體系。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保證相關工作人員正確認知自身崗位職責的重要性,也能夠不斷增強管理工作人員的危機意識。與此同時,能夠有效規避混亂局面的發生,在預警機制的構建基礎上,有效規避財務危機的出現。構建風險預警機制必須有財務方面的大力支持,從財務視角分析,風險預警需要根據財務會計數據信息獲取,在比較問題與數據的同時,確定問題產生的原因,創建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選擇財務戰略應分配合理,不斷增強財務能力并有效掌控財務戰略,進而實現企業市場綜合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五)全面增強科技創新思想
對于企業的科技創新,需將科技生產力作為核心,特別是在現代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在提高企業競爭力方面發揮核心作用。為此,在開展企業財務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科學合理地引進科學技術,促進信息時代背景下的企業科技創新。與此同時,在理念層面應探索與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科技動力,如果新技術的掌握難度較大,則要通過不斷學習的方式以有效應對。在此基礎上,企業財務戰略發展期間不應過于依賴科學技術,以免誘發諸多負面問題。企業也要對內部工作人員實施思想觀念的培育,貫徹落實培訓教育工作,以強化其創新認知,優化財務軟件使用效果,實現操作技能的全面規范,系統化掌握企業內部相關流程,實現企業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升,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
綜上所述,企業發展需要財務工作的支持,而且財務工作也是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內容。不管是經濟形式層次亦或是企業發展前進動力層次,都應當和企業戰略目標保持一致,基于財務視角開展分析工作,以保證企業順應時代發展需求深化改革,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合理的戰略選擇有效增強企業經濟市場綜合實力,為企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梁興斌.核心競爭力視角下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探析研究[J].中國商論,2018(15):86-87.
[2]廖翊堯.核心競爭力視角下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評價探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6(4):126-127.
[3]張肖飛,翁世靜.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財務戰略轉型研究 ——以華誼兄弟為例[J].財務研究,2018(2):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