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霞
[摘 要]隨著國家的重視與相關部門的響應,招投標的相關法律法規相繼出臺,在實際工作中,造價部門與招投標部門都面臨著難題。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及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針對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管理中的成本價問題進行研究,并且據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工程造價;招標投標管理;成本價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0.006
[中圖分類號]F2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8)20-00-02
招投標法已經在中國實施了18年,由于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了不斷完善與細化,招投標人員與造價人員在進行招投標中遇到了諸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招投標中,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價進行投標報價,雖然大部分招投標的評標方法采用綜合中標法,但是最低價占據評分很大的比重,最終的評審依據是最低的投標價格,所以如何合理最低投標價格,但不低于成本,成為招投標與造價管理部門最為頭痛的問題。面對諸多問題,工程造價與招投標管理的改革與完善勢在必行。
1? ? ?成本價的概念及影響
1.1? ?成本價的基本概念
在建筑領域中,成本指建筑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為獲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價,包括建筑企業期間經營費用、利潤、稅金和項目施工現場所所發生的一切費用。成本價是站在建筑公司的角度,是公司在招投標中提出競標價格的最重要
依據。
在建筑領域,招投標管理中獲得成本價的方式是進行工程造價,工程造價是直接費、現場經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的總和。其中,直接費是根據計算標準計算相關工程的量,然后按照省內制定的統一定額與相關的工程量相乘得到直接費。然后以直接費為基礎,與相應定額中的費率相乘,然后再加上相關價差,就可以確定最終的造價。工程結算會根據相應的變更資料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得到最終結算的實際工程造價。但是在招投標中,甲方為了避免成本損失,會針對項目做出各種有利于甲方條例。甲方在招標過程中會設置最高報價與最低報價,超過最高報價或者最低報價的視為廢標。根據單位的要求,可能會要求上下限范圍內的各投標報價算術平均值為報價最高分,也可能會要求最低報價為報價最高分,也可能會實行綜合報價法,但是價格評分占據評分的最高比例。
1.2? ?成本價的影響
成本價是保證企業能夠完成項目,但是不會獲得任何利潤的臨界值,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建筑企業的成本價控制得越低,企業在競標中的競爭力就越強,中標的概率就越大,但是如果企業成本控制不合理,就會在投標過程中失去核心競爭力。但太過追求低廉的成本價,會導致整個項目質量較低,會造成以后無法通過竣工驗收或者出現質量問題。合理的成本價,是保證施工項目質量合格,又有充足利潤空間的最重要衡量指標。
2? ? ?工程造價與招投標中的成本價問題
2.1? ?工程造價信息發布不準確
工程造價信息通常是由當地的造價站發布,當地的造價站會平均每兩個月發布一次造價信息,通常價格信息涉及建筑、安裝、市政、苗木等領域,但是造價站提供的造價信息會出現3種問題。①造價信息不完善。造價信息只涉及基本的建筑材料信息,經常出現甲乙雙方造價信息不完善、各執一詞的情況,造成造價站無法給出合理的建議。②造價信息出現明顯錯誤,但是造價站沒有提供相關的修改通知,通常會導致在統計過程中出現錯誤引導。發布不準確的造價信息還會造成公司報價出現偏差。③部分造價信息不符合市場實際。其中,最為明顯的是苗木造價信息、造價站的信息與實際不相符,導致報價只能按照市場調研進行,報價各有差異。
2.2? ?招投標的評標方式不合理
招投標的評標方式,通常會采取綜合評標法或者低價中標法。目前,政府項目一般采用的都是綜合評標法,而企業通常會采取低價中標法。低價中標法雖然有利于甲方企業保證成本,但是無法保證施工質量,經常會出現驗收不合格的情況。政府采用綜合評標法,雖然能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仍然為報價,并且多數采用最低價為最高分,在很大程度上政府還是選擇價格最低,并不是施工質量最符合要求的。由于不合理的評標方式,參與競標企業經常會出現不合理的報價,并且中標的情況會給今后的施工質量埋下隱患。
2.3? ?取費的標準與實際不符合
各個地方計算綜合單價時包含完成項目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機械、管理費和稅金等。根據相關的招投標要求,制定了上限費率,最后結算只能將上限費率作為最高結算依據。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各種不可控因素,比如由于霧霾環境治理導致工廠停工,工程必須使用的材料出現供不應求時,會導致價格飛速上漲,結算超過約定的取費標準,甲方也會由于想要節約資金不考慮施工單位的實際情況,造成各種后期問題。
2.4? ?標底的設置阻礙公平競爭
由于建筑市場前期在招投標過程中出現了惡性競爭,導致中標價格低于成本價,會出現各種施工事故及質量不合格建筑。所以招投標法律規定在招投標過程中需要設置標底,作為評價投標人投標金額是否存在缺陷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現惡性競標的情況。但是,這種做法同樣也是阻礙公平競爭的最大問題,很多的招投標會出現串標,就是在標底上做文章,利用標底淘汰公平競爭對象,不正當得到項目,不利于招投標過程中形成公平競爭的態勢。并且隨著招投標機制不斷完善,制定標底遏制惡性競爭的作用并不是那么重要和不可取代。
3? ? ?解決工程造價與招投標中成本價問題的措施
3.1? ?準確發布工程造價信息
各個地區是由當地的造價站發布造價信息,政府及各個企業應該幫助造價站準確發布造價信息。當造價信息不太完善時,造價站可以及時了解建筑市場的造價動態,及時補上缺失的建筑材料價格,不要因為建筑材料使用較少,就忽略相應的統計工作。同時,面對甲乙雙方由于造價信息不完善出現爭議尋求造價站幫助時,造價站可以安排專業人員針對問題進行解答,盡量做到合理解決問題。
當造價信息出現錯誤時,一定要及時更正,并將更正信息發布在相應的網站上,或者在造價信息雜志后一期進行附錄說明。同時,造價站要建立造價信息錯誤反饋網站,便于造價人員及時發現錯誤或者疑問,可以及時反饋給造價站。發布的造價信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現場調研,對于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可以安排專業人員進行詢價。
3.2? ?招投標使用綜合評標法
解決招投標評標方式不合理的問題,重點就是貫徹落實綜合評標法。無論政府還是公司招標,評標方式一定要在保證價格的同時,考慮未來工程施工的質量問題,避免今后竣工驗收出現不通過的現象,盡量避免使用低價中標法。在使用綜合評標法時,政府和公司一定要合理利用綜合評標法,可以適當調整報價的占比,政府和公司在制定綜合評標法評標標準時候,可以組織施工專業工程師,造價人員和招標專業人員三方進行合作討論,共同協商招標中的評標辦法,一切以實際需要及合理需求為準,杜絕一味追求報價低的評標方法。
3.3? ?按照實際制定取費標準
由于地方計算綜合單價是包含完成項目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和稅金等。根據相關的招投標要求,制定了上限費率,最后結算只能將上限費率作為最高結算依據。由于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投標人的成本增加,需要調整取費標準。調整方式有兩個。第一,可以將綜合費率分攤到各個子目中去(改變以前編制上限費率的做法,轉為編制下限成本價費率)。因此在編制取費費率時應擴大統計樣本,根據全省各所有制主體完成的工作量所占的權重進行取樣,并區分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對變動費用進行合理分解,測算最低限及必須進入費率的費用。第二,可以在招標中規定在出現政策以及不可抗力因素時,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處理辦法。
3.4? ?改善招投標中的標底設置
要想解決設置的標底阻礙公平競爭的問題,需要改善招投標中的標底設置。短時間內取消招投標中的標底設置是不可能的,因為直接取消會導致目前招投標的體制漏洞暴露在招標與投標企業面前,并且很可能造成惡性競爭的情況。相關部門可以逐步完善招投標中的標底設置,階段性取消,并針對施工成本進行細化,其中的材料、機械、技術要設置下限,不設置上限,其他不影響施工質量以及項目進度的可以由企業進行競爭報價。同時,相關部門要逐步建立由企業根據消耗定額、市場行情、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自主報價的投標報價新機制,使業主通過招標競爭在確保工程質優的情況下,選擇價廉的投標人。
4? ? ?結 語
工程造價與招投標管理中的成本價在任何施工項目中都至關重要,會影響今后合同簽訂、施工過程、竣工決算,起到了決定的作用。但由于我國是市場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尚未發展成熟,需要政府進行調控,防止市場發展不良。建筑業是中國的重要行業,建筑市場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如果政府長期進行干預會出現各種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1]何軍峰.關于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管理中成本價問題的探討[J].福建質量管理,2015(10).
[2]李志剛.關于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管理中成本價問題的思考[J].門窗,2012(8).
[3]喬杰.淺談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J].中國鹽業,2014(6).
[4]夏寶新.關于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管理中成本價問題的思考[J].門窗,2012(8).
[5]趙亞麗.關于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管理中成本價問題的思考[J].城鄉建設,2012(29).
[6]王素艷.關于工程造價與招標投標管理中成本價問題的思考[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