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雪梅
[摘 要]本文基于協同創新理論,科學把握區域協同創新視域下地方高校智庫建設的內涵和必要性,分析了地方高校智庫建設的現狀,結合戰略謀劃、基層實踐、深層探索幾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研究表明:做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優勢,依托項目運作帶動人才、管理、資金等智庫建設細節的全方位互動,整合區域地方高校智庫的智力資源,加強機制體制創新,集成區域智庫綜合效應,能夠進一步推進地方高校智庫體系建設。
[關鍵詞]區域協同創新;地方高校智庫;建設路徑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0.101
[中圖分類號]G6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8)20-0-0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凝聚廣泛的力量。改革發展的任務越是艱巨,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2014年2月,教育部印發了《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在高校智庫的功能、組織形式、主攻方向、平臺載體、成果應用渠道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規劃。建設高水平的地方高校智庫,是時代的要求,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整合區域資源,以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出發點,以參與地方政府決策咨詢為主要手段,正確處理智庫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困難和矛盾,彰顯“服務社會,引領社會”的功能,真正融入區域協同創新發展。
1? ? ?區域協同創新視域下地方高校智庫建設的內涵和必要性
1.1? ?地方高校智庫協同創新內涵
區域協同創新是以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出發點,從區域發展的戰略目標著手,通過高校與產品研發機構、產業孵化平臺、區域優勢資源的有機整合,逐步形成區域優勢產業群,有效提高區域競爭能力,促進區域科技創新,全面提升區域服務社會的能力。
地方高校智庫建設是指地方高校自行設立的一種獨立于傳統院系的專門開展政策研究的學術研究組織,生產政策知識和政策思想,培養政策研究人才,并通過知識轉化以影響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地方高校智庫以智為本,參與地方政府決策咨詢,所提供的意見和建議作為地方政府知識采集的重要來源。
地方高校智庫主要有智庫主體、智庫要素、智庫平臺3大維度。智庫主體維度建立是結合全面深化改革,加強宏觀規劃,進一步加大智庫投入,對各類智庫主體的功能進行科學調整和重新定位,推動相互間的互動與協作、促進協調發展,實現決策功能效用的最大化。智庫要素主要包括高端研究人員、研究課題、研究經費和研究成果等。特別是對于研究人員和研究經費來源,要打破部門區域本位,根據研究方向和研究課題配置資源,提升新型智庫的職業化、專業化和高端化水平。智庫平臺維度主要有信息共享平臺、課題研究平臺、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等,需要加強平臺間的溝通協作配合,協同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層級之間平臺的協作,探索更好的發揮各類地方高校智庫作用的途徑。地方高校智庫協同創新就是要按照智庫發展的客觀規律優化配置研究資源,打破條塊分割和部門局限,通過優化主體、要素和平臺,真正發揮智庫的整體性、專業性思想庫功能。從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聯合地方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等多元主體形成決策共商、資源共享、組織共建、活動共辦和風險共擔的深度融合模式,強調政策研究,強化理論創新,形成“地方高校智庫品牌”。
1.2? ?地方高校智庫協同創新的必要性
從國家戰略層面來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區域協同創新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跨領域集成創新和多方協同創新已成為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地方需求層面來看,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關鍵的轉型時期,地區及城市發展將面臨更多的發展問題及困境,而各級各類地方高校智庫可以為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及城市建設等方面提供思想觀點、價值標準及政策建議等智力支撐。因此,地方高校智庫建設對地方黨委政府決策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智庫建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
從智庫本身層面來看,對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決策咨詢,僅依靠某一個專業智庫“單挑”很難達到成效,需充分整合多個地方高校智庫進行集成綜合研究。因此,地方高校智庫要強化協同思維,聯合其他智庫共同打造智庫聯盟,整合各類智庫研究資源,推出智庫研究精品成果,形成研究合力,不斷提升決策咨詢的能力與水平。
2? ? ?地方高校智庫建設的現狀
2.1? ?各自為政,不符合協同創新的要求
地方高校智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僅僅停留在表面,缺乏實質性內容。地方政府的政策需求和決策咨詢主要依靠自身來解決,對地方高校智庫的依賴性不強;地方高校智庫之間存在爭課題的現象,而不是根據各自的優勢和特點進行合理配置,不符合區域協同創新的發展要求。由于缺乏制度化的智庫成果報送渠道,垂直方向的智庫成果報送會因為逐級報送成果而影響決策的實效性。
2.2? ?很難發揮協同創新的優勢,協同能力不強
地方高校智庫過度依賴領軍人物和研究骨干,培養適合智庫研究特色的“實戰型”研究人員往往需要較長周期,研究力量分散、人才數據資源共享、渠道共享、項目共建等多方面均不能起到良好的協同共贏效果,從服務決策效果和研究投入產出層面來看,地方高校智庫普遍存在低效率及可操作性差現象。地方高校智庫缺乏專業化發育、市場化運作,對外開放程度不高,大多是“內刊”形式。黨委、政府與高校智庫之間信息不對稱,供需關系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導致研究成果轉化困難。
2.3? ?從研究到決策缺乏科學的評價機制,影響協同創新發展
地方高校智庫評價考核基本以科研業績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而對戰略研究成果和應用研究成果缺乏相應的評定標準,特別是對于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詢缺乏必要的評比折算依據。這種評比考核機制會影響地方高校智庫研究人員參與地方政府政策研究的積極性,導致地方新型智庫很難形成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的政策導向,進而會影響地方高校智庫協同創新發展。
3? ? ?地方高校智庫區域協同發展的建設路徑
3.1? ?戰略謀劃,找準目標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加強地方高校智庫建設就是要對傳統智庫建設進行轉型升級,突出整體謀劃,加強頂層設計,增強高校智庫建設舉措的系統性、關聯性及可行性。
地方高校智庫的協同發展不是智庫的簡單相加,其實質在于各具特色、良性互動和有機合成,要遵循地方高校智庫建設的普遍規律,發揮地方高校智庫的學科優勢,立足地區實際,充分了解中外的做法,通過借鑒尋找新理念、新思路。
地方高校智庫區域協同發展要把握地方高校智庫的特質,進一步明確地方高校智庫的職能與職責,當好地方政府政策制定、戰略決策的參謀、助手,突顯政策建議、人才培養、服務社會、應用研究和引導輿論等重要功能。地方高校智庫應積極倡導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優勢互補、有效融合,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發揮優勢,形成可操作、實用性強的政策建言。此外,地方高校智庫還應擔負起引導社會輿論導向的職能,圍繞社會熱點問題、民生問題,立項資助具有前瞻性、戰略性、針對性和操作性的研究課題,為百姓釋疑解惑。
3.2? ?基層實踐,注重協同創新
地方高校智庫區域協同發展,需要在推進區域性智庫人才特區建設上進行突破,充分發揮智庫領軍人物的重要作用,把促進區域內和區域間的人才有效率流動作為智庫間的區域性合作的重要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內智庫人才對地方新型智庫的智力支撐作用,促進區域內人才對地方高校智庫之間的最優配置,優化人才引進制度等。
地方高校智庫區域協同發展需要把區域項目合作作為重要支點,主動承擔重大研究項目,依托項目運作帶動人才、資金、管理等智庫建設細節的全方位互動,以課題為紐帶,通過多元對接來放大協同效應,打造具有專業性、代表性、均衡性的研究共同體。隨著項目合作的深入,地方高校智庫在區域內部和區域間的影響力和穩定性就越強。同時,地方高校智庫區域協同發展應完善制度建設,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滿活力、監管有力的智庫管理體制,推動政府信息公開、重大決策意見征集、政策評估、政府購買決策咨詢服務的全方位合作,構建“校政企多方合作,產學研多位一體”的協同創新新模式,并且形成制度化。
3.3? ?深層探索,注重機制創新
(1)加強對地方高校智庫的組織領導,按照“黨管智庫”的原則,創新資源整合機制。重視地方高校智庫參與區域性合作,形成地方高校智庫之間優勢互補、有效融合、交叉研究的良好氛圍,加強宏觀、中觀和微觀整合,促使各類智庫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智庫聯盟”,熔鑄“智庫+”的組織載體和結構形式,使智庫發展的集中度、協作性得到有效發揮,形成“1+1>2”的效應,擴大和諧共生的“智庫圈”。
(2)堅持開放型建設,全程協同,創新多元互動機制。依托高校優勢學科和特色研究,搭建具有信息暢通、功能完善、服務協同、資源共享等較強影響力的研究平臺、成果載體平臺、輔助平臺和傳播平臺等載體,及時將資政成果的刊發、批示、落實等情況相互反饋,推動智庫成果的“產”與“銷”。加強文獻資料支撐,建立數據庫,依托“云”架構,以大數據助推成果高產出,加強與媒體的多元融合,宣傳智庫研究成果。
(3)營造良好咨政生態,創新評價考核機制。建立并完善決策咨詢建議類成果的跟蹤評價機制,建立學術研究型和智庫服務型雙評價體系。完善職稱評定要求,將成果轉化、決策咨詢等方面成果納入評獎和年終考核范圍,針對不同類型的科研成果,實施不同的考核標準,引導高校智庫健康發展,集成區域智庫綜合效應。
主要參考文獻
[1]林東明.地方高校融入區域協同創新發展踐行路徑探索[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4(4).
[2]陳琛.“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法學研究的走向分析——以高??蒲信c智庫的融通為切入點[J].法制與經濟,2018(3).
[3]趙萬法.金融辦工作要加強研究服務決策咨詢——以蚌埠市金融辦為例[J].蚌埠黨校學報,2015(4).
[4]蔡永波.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浙江樣本——以臨海市為例[J].政策瞭望,2017(12).
[5]劉伯高,喬湘流.構建新型智庫體系:蘇州的實踐與思考[J].智庫理論與實踐,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