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風從南方來,荊楚新崛起。“歷史大事”見證時代變遷,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畫卷中,湖北從來是一片改革創新的熱土。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本刊聯合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方志辦、省檔案館有關專家評選出改革開放40年湖北40件大事,傳承發揚荊楚大地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基因,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更大力度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1979年1月2日至19日,中共湖北省委召開三屆十四次全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979年9月,武漢市重新恢復開放漢正街小商品市場。10年28日,武漢市硚口區工商局核發了漢正街第一批103家個體戶的營業執照,漢正街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的小商品市場。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經驗值得重視》的社論,肯定漢正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風向標”,要求全黨全社會重視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經驗。
1979年10月,湖北省與美國俄亥俄州正式建立省州友好關系,是全國最早與西方國家建立省州友好關系的省份。截至2018年,湖北同40個國家結成94對友城關系。
1981年7月31日,國務院批準《關于在湖北省沙市市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的報告》。沙市成為我國第一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的城市。
1983年1月10日,經湖北省政府批準,武昌縣開展政社分開試點工作。政社分開以后,人民公社不再行使政府職能。
1984年8月11日,19歲的武漢姑娘周繼紅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為中國跳水隊奪得首枚金牌,這也是湖北省歷史上第一塊奧運金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到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九屆奧運會中,湖北體育健兒每屆都獲得過奧運金牌,在全國各省市區中是僅有的兩個省份之一。2011年6月4日,湖北省著名網球運動員李娜在法國網球公開賽上勇奪女子單打冠軍,成為中國網球和亞洲網球首位奪得大滿貫的選手。
1984年11月,聯邦德國專家威爾納·格里希受聘為武漢柴油機廠廠長,成為中國第一位國企“洋廠長”。
1991年,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200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200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1992年1月18日,鄧小平視察南方的專列首站抵達武昌 ,拉開“南方談話”序幕。
1992年4月30日,我國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企業——中荷合資的長飛光纖有限公司全面投產,結束了中國依賴進口建設長途通信干線的歷史。
1992年9月1日,東風汽車公司誕生,前身是“第二汽車制造廠”。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1992年11月20日,湖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武漢漢商股份有限公司(集團)股票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該公司(集團)是全國第一家異地上市的商業股份企業。
1993年11月23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作出《關于科教興鄂的決定》,率先在全國提出科教興省戰略。
1994年12月15日,武當山古建筑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我省的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和2015年,明顯陵和唐崖土司城相繼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神農架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1997年11月8日下午3時30分,長江三峽工程實現大江截流。2012年7月4日,三峽電站最后一臺水電機組投產,裝機容量達到2240萬千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1998年夏,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軍民戰勝了長江流域特大洪水,創造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2001年,武漢市百步亭社區榮獲首屆“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2003年,中央宣傳部等四部委發文向全國推廣該社區經驗。2012年8月31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武漢百步亭社區黨建鋪就幸福路》,推廣“百步亭社區黨建工作法”。
2003年,湖北省在全國率先試點鄉鎮綜合配套改革。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2014年9月26日,南水北調引江濟漢工程正式通水。引江濟漢工程是中國現代最大的人工運河和湖北省最大的水資源配置工程。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工程移民遷安近42萬人。
200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相關政策。2015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首次明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07年9月20日,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政府巡視員吳天祥被評為首屆全國道德模范。截至2017年,我省已有18 人入選全國道德模范。
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博物館二期工程開館,同時在全國率先實行免費開放。
2007年12月17日,湖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宣布:國務院同意批準武漢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08年12月28日,“萬里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隧道建成通車運行。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快的高速鐵路——武廣高鐵正式投入運營。
2011年,宜昌在全省率先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之后,武漢、宜都、大冶3市相繼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2012年2月10日,長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會商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湘贛鄂三省人民政府正式簽訂《加快構建長江中游城市集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提出“四個著力”的殷殷囑托。“四個著力”是指: 著力在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上取得新突破、著力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不斷取得新成果、著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著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新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全省上下始終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作為改革突破口,不斷改善投資環境。2014年6月25日,宜昌市頒發了全國第一份“三證合一”營業執照。
2015年5月,國際軍體第70屆代表大會決定將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承辦權授予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這是我國第一次承辦綜合性國際軍事賽事,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后,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體育盛會。
2016年9月22日,經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實施聯合重組。寶鋼集團更名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整體無償劃入,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2016年,湖北全省生產總值超過3.2萬億元。湖北GDP總量在首次邁入3萬億大關的同時,在全國的地位穩步提升,從2010年的第11位躍居第7 位,創建國以來最好水平。
2017年1月30日召開的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確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奮斗目標。
2017年2月5日,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湖北省沙洋縣首創的“按戶連片耕種”模式,再次被完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成為全國農村土地改革的范本。
2017年3月,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實施“我選湖北”計劃,將我省大學生更多留在湖北,將全國乃至全球優秀大學生更多引進湖北就業創業。
2017年4月1日,中國(湖北)自由貿易區揭牌,標志著湖北邁上對外開放新高地。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119.9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武漢片區70平方公里(含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5.41平方公里),襄陽片區21.99平方公里(含襄陽保稅物流中心〔B型〕0.281平方公里),宜昌片區27.97平方公里。
2017年6月,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沿江省市中率先編制實施《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總體規劃》,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原則,要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從源頭上立起生態優先的“規矩”。
“支部主題黨日”是黨建活動的重大創新,發源咸寧,成型湖北,推廣全國。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湖北,提出了“四個切實”的要求,為新時代湖北改革發展指引航向,激勵湖北廣大干部群眾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四個切實”是指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切實做好民生工作、切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切實加強作風建設。2018年5月15日,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北省委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決定》。
2018年6月2日,“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01星搭乘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在長征號運載火箭、神舟飛船、蛟龍號、水上大飛機等前沿科技領域都有湖北元素和湖北貢獻。
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表彰改革開放杰出貢獻人員,湖北共有3人被授予改革先鋒光榮稱號,他們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長、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葉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黨委書記、百步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茅永紅,湖北省武漢市華僑友誼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鄭舉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