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剛
【摘 要】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參差不齊,知識產權戰略在中小企業發展戰略中處于核心地位,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規劃制定長遠的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戰略是包括研發,成果轉化和銷售及售后服務的整體戰略。
【Abstra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pac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unev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hould formulate long-term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development pl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is an overall strategy that includes R & D, results conversion and sales and after-sales service.
【關鍵詞】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規劃;創新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plan;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F276.3;F204?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10-0043-02
1 引言
我國中小企業眾多,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狀況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我國的市場環境健康狀況。在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中,知識產權戰略是中小企業不能回避,必須認真加以研究的問題。本文擬從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現狀進行分析,探討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設計出路。
2 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現狀
2.1 知識產權能力參差不齊
我國中小企業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據最新統計數據,有大約785萬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95.6%,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能力是參差不齊的。有的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能力很強,手中有不少專利,有良好的商譽,企業的發展有足夠的后勁;有的企業知識產權能力較弱,需要與其他企業合作才能獲得一定的知識產權能力。總的來說,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創新意識是有的。我國每年新增的發明專利大部分出自中小企業。但是,“百花齊放”的局面并未形成,有的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知識產權能力低,不惜冒著法律風險,盜用或者冒用屬于其他企業的專利,注冊商標等。由于技術研發需要長期資金的支持,而許多企業的資金不是很充足,再加上有些企業并未意識到知識產權能力的重要性,所以真正有長期,持續地進行知識產權能力儲備與提升的企業并沒有占到主流。[1]認真分析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參差不齊的原因,并找到有效的應對措施,才能有效防范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提升知識產權能力,使企業健康發展。
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能力在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在發明專利方面,中小企業的發明專利數量挺大,但存在著創新指數不高的問題。在高科技領域,中小企業的發明專利還比較少,在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方面,中小企業有較多的專利權,由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創新含量低,雖然能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效益,但不如發明專利所帶來的效益高。
中小企業在商標,商號,商譽的維護方面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總的來說,有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是自己的商標能否獲得市場的認同。[2]中小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壯大,良好的商譽是必要條件。目前中小企業提升自身商譽的能力有待提高,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商標的認同度有時直接決定著商品的銷量,所以有長遠發展目標的中小企業應該在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維護方面多下功夫,防止被別的企業盜用,冒用自己的商標。服務型中小企業的商號的知名度,商譽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顧客群,目前來看,我國服務型中小企業提升商譽的能力還有待提升。
2.2 知識產權戰略規劃能力低
我國廣大中小企業在面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時,有些企業表現得急功近利,急于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急于打敗競爭對手,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總體上,知識產權戰略規劃能力低的企業缺乏自身明確的發展理念,不是以自身先進的產品和服務來引領市場需要,而是市場上什么東西好賣就生產什么東西,什么服務有市場需要就提供什么服務,缺乏系統的發展理念。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定位不明晰。[3]在這里,知識產權的戰略規劃在整個企業發展規劃里的戰略定位也不明晰,缺乏長遠的知識產權目標,這樣,中小企業只有少數能做大做強也就不奇怪了。
2.3 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參差不齊,成果轉化率不高
我國部分有知識產權開發與獲取能力的中小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有效提升企業生存與發展水平的能力參差不齊,成果轉化率不高。只有一小部分企業成果轉化率是高的,多數企業沒有能力將知識產權成果及時轉化為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企業由于資金問題,缺乏直接轉化能力,又找不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因而知識產權成果處于擱置狀態;有些企業家成果轉化意識不夠強,不急于將已有的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導致知識產權投入多,產出低,被人為地降低了知識產權產出效益;有些企業缺乏成果轉化所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致使成果只能停留在圖紙上。
3 知識產權戰略在企業戰略中的地位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今天,誰擁有知識產權,誰有創新能力,誰就可能領先一步,搶得發展的先機。知識產權戰略不僅與企業的科技研發有重要的關系,而且也包含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因為從廣義來說,知識產權戰略不僅包括知識產權的獲取,應用等方面,而且包括企業商譽的提升,商品品牌的樹立等。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在科技含量對企業生存與發展日益重要的今天,重視知識產權戰略是必然選擇。
知識產權戰略在企業戰略中應處于核心地位,企業的其他發展戰略都應以知識產權戰略為核心來考慮,比如企業的生產戰略,要生產出受市場歡迎的產品,就要增加產品的知識含量,而要增加產品的知識含量就要加大產品的研發力度。企業要擴大自己產品的市場份額,就要準確調研市場的需求及發展趨勢,根據不同區域人群對于產品的喜好不同來制定不同的產品研發方向和銷售策略,并為了贏得良好的商譽,還要搞好售后服務工作。以專業的水平搞好售后服務是贏得良好聲譽的重要一環。[4]所以企業研發戰略要以知識產權戰略為核心展開。企業要有敏銳的戰略眼光,準確把握科技發展的趨勢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找好技術攻關的突破方向,組建一支優秀的研發團隊,投入足夠的資金,在關鍵技術上尋求突破。一旦取得突破,企業的發展就會迎來機遇,就會站在新的高度,就會發展壯大。再者,企業要獲得自身的這冊商標專用權,要使自己的商標廣為人知成為著名商標,和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密切相關。企業不僅要進行產品創新,服務創新還要有一整單保護自身商譽的戰略措施。企業應密切關注和自身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相類似的企業的經營方式,防止被侵權,一旦發現自身合法權益被侵犯,要立即采取措施維權,直至采取法律方式維權。
4 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
在具體制定知識產權戰略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4.1 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與知識產權戰略
目光長遠的企業應有自己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知識產權戰略是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核心。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戰略定位與對未來幾年的預期制定適合自身的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戰略是為企業總體發展戰略服務的。例如生產型企業,要對產品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有一個清晰的判斷,在把握該產品在全國甚至世界范圍的技術水平的前提下進行自身的產品研發,并逐步地達到國內領先繼而達到國際領先。企業獲得高水平的知識產權是知識產權戰略的關鍵一步。
4.2 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戰略的制定
企業擁有了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下一步就應該積極地將知識產權運用于產品,轉化為經濟效益。這方面企業應有自己的戰略計劃,建立完善的機制來保障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使企業的技術革新一旦取得突破,就迅速進入下一個環節,將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為產品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4.3 銷售及售后服務戰略的制定
知識產權戰略是整體的,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是銷售及售后服務戰略的制定,在這方面,企業應積極探索市場創新,探索新的營銷策略,維護自身的商譽,提升人民群眾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認可度,逐步提高自身的市場占有率。
綜上所述,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事關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中小企業應認真研究,認真制定,有了好的知識產權戰略,企業的發展才會長久保持活力。
【參考文獻】
【1】余翔,李偉.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建設初探[J].知識產權,2013(1):34-36.
【2】林斌,金環.經濟轉型背景下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J].時代金融,2017,10(下旬刊):45-46.
【3】華荷鋒.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模式選擇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5):96-98.
【4】潘湘元.新形勢下中小企業經營中的法律風險[J].中國律師,2017(1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