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猛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智能化校園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建成了比較完善的校園網,學校各個智能部門都基本上實現了網絡化、信息化管理。時代的進步、信息的發展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學校的智能化建設已經成為學校建設的重中之重,為了學校的長久發展必然要加強學校各個方面的智能化建設。
關鍵詞:中學;智能化校園建設;探究實踐
“智能化校園建設”就是通過運用云計算、虛擬化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改變學校學生、教職員工和校園資源相互交流的方式,將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與校園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以提高應用交流明確性、靈活性和響應速度,從而實現智能化服務和管理的校園模式。
學校通過智能校園的建設可以提升學校的信息服務水平,為學校建立一個開放、創新、協作和智能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進而通過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給每個使用者根據角色分工的不同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一、對智慧校園的理解認識與建設定位
校園建設發展的高級形態就是智慧校園,不同的專家學者給智慧校園有著不同的解釋。物聯網技術專家強調智慧校園的智能感知功能,以物聯網為依托,感知或者挖掘信息相關性的應用模式,教育技術專家強調的是智慧學習環境和智慧課堂等方面。認為智慧校園是基于新型通信網絡技術所搭建的資源共享、智能便捷的教育教學環境。學校信息化建設專家強調的是智慧校園的運用和提供的服務,技術手段是智慧校園建設的關鍵環節,應該把關注的重點放在新技術的特點和應用上。
基于以上專家學者的說法,在按照我校的辦學實際和教學的培養目標,筆者認為智慧校園的關注點應該在“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特點的發展上,把智能校園建設和促進學生的發展相結合。因此,我校的智能校園建設具體情況就是:
1.數據智慧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整理綜合有關的教育信息,在諸多的信息匯總下深度概括和歸納教育教學應用數據,透過數據發現有用的信息,給教育教學制定決策和行為規范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支撐。
2.群體智慧
運用大眾的IM(Instant Messaging即時通訊、實時傳訊)傳媒工具,達到信息的單方或者雙方的實時互動,然后利用搜集到的大數據資源,把教師和學生的智慧和價值充分挖掘出來,集眾人之所長,創立符合學生發展的教育形式,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就會形成整個學校的教育智慧。
3.個性發展
歸納概括各種信息化手段,開拓教育領域的深度和廣度,把關注點放在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給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學習環境,使得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辦法,滿足其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二、智能化校園在辦公、教學中的應用
智能化校園在教學中的應用最明顯的優點就是所有的模式和流程都是可以變化的,完全是按照用戶的個性需求來定制的,當用戶需要辦理有關的業務時,只是說明自己的用途就行。后臺管理根據客戶需要自動組成工作流程,然后自動生成有關的表格數據來提供給用戶進行填寫,用戶填寫完信息之后把信息提交了就可以了,系統將自動把表格根據之前形成的流程生成表格發送到有關負責人的電腦上,然后提醒負責人及時處理,用戶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將最后返回好的回執確認保存就算是完成辦理。
智能化校園的建設目標,一個智能化校園的系統應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具有統一的集成平臺,把多種應用系統整合集中在一起,提供統一的用戶信息管理服務。具有統一易用的門戶網站,各種應用都是以WEB方式實現一站式服務。運用成熟的流程管理、協同管理等應用技術軟件,在最大程度上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校工作方式。把校園的建設向外無限地擴展,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學生和教師存在于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虛擬校園范圍之中。
三、智慧校園的具體操作策略
1.打造高效工作平臺
在期中或者期末的考試過后,老師統計學生的成績、總成績、平均成績的統計錄入,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這個時候“智慧校園”中的“教務成績管理”功能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教務成績管理”這項功能可以靈活地設置學科模塊信息,教學處的教師可以對不同班級的學生成績進行查詢和分析,可以更加快捷地查詢到學生的成績,這中間省時省力。除了成績的登錄和查詢這項功能還可以做到智能排課,能夠方便快捷地給不同的年級、班級的學生安排課程,排完課后就可以制作出課表。
2.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
“尊敬的家長您好,今天的作業情況是……”現在幾乎每個家長的手機上都會收到一條甚至幾條這樣的短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校訊通?!薄靶S嵧ā钡膶嵤┦菍W校和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這樣的方式已經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和肯定。教育孩子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教師和家長雙方的密切配合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暢享優質教學資源
在“智慧校園”圈內,我們可以通過網絡資源來獲得全國最好學校的教育資源,達到資源的共建共享?!爸腔坌@”的建設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享受都平等的教育資源。
四、基于超星學習通下的智能化校園建設
超星學習通是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專業平臺。用戶可以在超星學習通上自助完成圖書館藏書查詢借閱、電子資源搜索下載、圖書館資訊瀏覽,學習學校課程,進行小組討論,查看本校通訊錄,同時擁有電子圖書、報紙文章以及中外文獻原數據,給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動學習服務。這是一個集大量的教學資源、網絡教學功能和自己學校有關的應用于一體的新型在線教學服務平臺。
這個學習服務平臺設置了幾個學習模塊,每個模塊又分為幾個小的學習板塊。教師和學生登錄賬號密碼就可以觀看教師的授課情況,學生的作業情況等全部實現了智能化。在這個學習平臺上不僅有邏輯嚴謹的科學文化知識,還有貼近生活的教學實例,既有知識的傳授,又有實際的操作。新的教學方式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1.提高教育技術水平
運用這個教學平臺,對教師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設計、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評價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時代在變化,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發生變化。課堂上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創設教學情境,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知識,使得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中學習知識提升能力。運用新的教學平臺,學生覺得新鮮有趣,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2.加強同事之間的交流
每個模塊都設置了討論板塊,給老師之間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的工作都非常忙碌,很少有機會坐在一起交流討論,除非在開教學研討會時可以有所交流。但是,現在有了這個板塊,在這上面就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觀點以供大家交流討論學習。沒事可以瀏覽其他同事發的帖子,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有不懂的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向其他老師請教,這樣就加強了教師之間的交流,加強同事之間的團結合作。
3.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以往的教學評價都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現在比較注重的就是對學生的發展性評價。打破傳統的“唯分數論”,對學生的評價達到知識和技能、創新能力、實踐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全方位的評價。這樣全面的評價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課堂上來,學習氣氛更加濃郁。
總之,智能化校園的建設任重道遠,需要學校、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智能化校園在現代校園建設中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李明坤.淺談智能化校園設計[J].中國科技信息,2012(12):119.
[2]黃旭生.淺析智能化校園的設計[J].科技資訊,2009(14):28-3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