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國民
摘 要:多媒體技術是中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手段,語文教師可以借助這一手段,轉變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實現教學內容、方法、模式的創新,形成師生角色的新轉化。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課堂;主體意識
新的課程理念提倡,語文教師要堅決摒棄忽視學生主體意識的“注入式”教學模式,不能讓語文課堂成了教師的獨角戲。現今社會,隨著教育教學理論與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促進建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的全新教學模式,教師對目標、內容、方法等基本問題進行啟發,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質量、提升教師語文教學水平、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手段。學生在多樣化學習的理想環境下,真正地把課堂變成自己求知、探索和解決問題的平臺,進而促使語文課堂教學進入優化狀態。本文僅就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利用多媒體發揮學生主體意識,淺談幾點做法。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多種媒體手段的運用,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了全面的感性內容,大大改善了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插入大量的圖片、視頻,或者再配以聲音,能將抽象的理論形象直觀地表現出來,在各種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原創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音樂的帶動下,在生動形象的動畫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圖片展示下,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分析、判斷、歸納、總結,克服了傳統的“板書+模型+掛圖”教學方式的缺陷,避免了抽象枯燥的講解。更能體會語文教學的主旨,這樣的新鮮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中學生因為長期坐著上課而帶來的厭倦感,讓學習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要充分考慮到中學生的年齡、閱歷以及對教材主要內容的理解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從多角度剖析教學方法。例如,教《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可以先讓學生看一段電視劇《水滸傳》的片斷。在播放之前先告訴學生:“有一位八十萬禁軍的總教頭,本來官場得意、家庭美滿,過著愜意、富足的生活,但不想大禍臨頭,平靜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使學生積極地與教師交流,也為后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閱讀情趣
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各個方位、多種角度地刺激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原動力,進而避免傳統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氣氛枯燥等問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比如,在講授朱自清先生的《春》時,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播放優美和緩的背景音樂的同時,展示描繪春天的動畫畫面,并且及時穿插繪聲繪色的課文朗誦,大大地活躍了課堂氛圍,進而將學生帶到美好浪漫的春天,讓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讀懂文本,讀透文本,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是有目共睹的。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屏幕出示教學的內容、展示學習的目標、提出有實效性的問題,同學們在班內上網查找一些有用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學生積極地主動探究,也大大地減少了厭學的情緒,在探究中并能矢志不渝地學習,例如,學習莊周的《逍遙游》時,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提出莊周道家思想等方面的思考問題,指導學生通過多次誦讀,精心體會和充分交流,然后回答道家思想方面的諸多問題;再通過多媒體設備及時反饋學生對作品的認知、理解、欣賞以及對主旨的把握,最后對學生的知識、能力進一步遷移訓練,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教師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既能讓學生了解了時代背景、理解了作者想法,又錘煉了語言和表達能力。可以說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們提供了真實的教學情境、豐富的教學資源,這些都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總之,利用全新的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教學改革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不但改變了學生被動僵化的學習方式,而且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舞臺,給語文課堂帶來了新的動力,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由“讓我學”變成“我要學”,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全新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勤于思考,充分利用真實的外部環境,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業務水平。我們堅信多媒體教學一定能為我們的語文新課堂上精彩的、難忘的一筆,學生的主體意識融入語文課堂定將結出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王敏.網絡環境下多媒體有效教學的探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
[2]熊鷹.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17(25).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