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農渠電力提灌工程經過更新改造后,改善了區域居民的生活環境,提高了收入水平,也增強了地區企業的盈利,在國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都有顯著的提升,保證了泵站的持久穩定的運行。
【關鍵詞】泵站; 改造; 經濟效益
工農渠電力提灌工程設計灌溉面積廣闊,但截止于2008年12月灌溉面積一直未達到設計要求,針對存在的問題,工農渠管理處依據《甘肅省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規劃報告》、《泵站現狀調查分析報告》、《泵站安全檢測走訪報告》和《泵站安全鑒定報告》提出了《甘肅省白銀市工農渠電力提灌工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此報告,管理處對工農渠電力提灌工程進行監督更新改造,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下文對此進行詳細介紹。
1、工程概況
工農渠電力提灌工程設計灌溉面積11.75萬畝,但截止2008年12月為止灌溉面積一直未達到設計要求,其主要原因:一是自建成通水以來各級泵站簡陋、機電設備老化,超期運行,提水流量達不到設計要求。二是由于缺乏維修資金等造成大部分干渠、支渠和建筑物嚴重老化變形,滲漏損失嚴重,灌溉水利用率較低,使得該灌區原本就缺乏的水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水量浪費大。由此極大地限制了灌區農(林)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2、改造內容
工農渠管理處規劃灌區種植結構調整和工程改造后,設計水平年(2013年)灌區達到設計農田灌溉面積8.8萬畝時,工程年提水量能力4500萬m3。報告主要針對總干渠、干渠及支干渠泵站分別進行土建、機組、電氣、金屬結構部分的改造和更新:加固維修、擴建主廠房,增設磚混結構副廠房和控制室,改建出水池,新增泵站防洪工程,拆除重建泵站管理房,更新機電設備及相應的配電設備,更換進、出管及進、出水閘閥,更新起重設備,更換壓力管道等。
3、經濟效益
3.1 評價原則
經濟效益評價需經過分析該項工程的投入與產出情況,以國民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經濟凈現值(EVPV)和效益費用比(EBCR)為指標,綜合考察項目對國民經濟所做的貢獻,來評價工程建設的經濟合理性。
3.2經濟社會效益評價
3.2.1 經濟效益評價
工農渠泵站更新改造后由于提水保證率提高及提水量的增加,使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8.8萬畝,產生的總效益為3806.52萬元,效益分攤系數取0.4,設計效益為1522.61萬元。規劃城鄉供水量增加6萬m3,用水水費確定為0.3元/ m3,則城鎮年生活用水產生的效益為1.8萬元。灌區工廠、企業年生產用水量增加為4萬m3,工業生產用水水費確定為0.5元/ m3,則增加企業供水產生的效益為2萬元。生態用水增加250萬m3,生態用水水費確定為0.3元/ m3,則增加供水效益為75萬元。裝置效率將明顯提高,能源單耗將明顯下降,節電20%以上,平均每年節電2012.4萬kW·h,按每千瓦時按0.3元計,可產生效益603.72萬元。每年將減少大量的維修工作量和節省維修費用 45萬元。綜上所述直接增量效益為2250.13萬元。
3.2.2社會效益
大型泵站灌區內干渠長度達28.23 km,有近58%的干渠長度攔截山坡洪水,保護有效灌溉面積4.07萬畝。泵站工程更新改造后,林草地的面積將進一步擴大,將有利于灌區的生態環境的改善。生態環境效益表現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少風沙災害,防止泥沙流失,調節氣候,改善生態環境、凈化空氣等效益上。同時,泵站更新改造項目建設還將帶動社會增加就業人員、繁榮經濟、提高社會福利、精神文化生活。
3.3財務評價
3.3.1工程費用計算
工程年供水總成本由固定資產折舊費、工程大修費,工程水源費及年運行費組成。工程新增年運行費包括工程維護費為161萬元,燃料動力費43萬元,職工工資及福利費20.4萬元,共計224.4萬元;現狀年運行費包括燃料動力費318.89萬元,工資、福利費745.68萬元,其他費用:為78.7萬元。固定資產折舊費546萬元。工程大修費204.5萬。工程水資源費44.78萬元。由此得出,工程年供水總成本為2162.95萬元。
3.3.2 財務收支情況分析
以實際執行水價粗估年售水收入,城鎮生活、工業生產用水水價為0.3元/ m3,農業灌溉、人畜飲水、生態用水水價為0.25元/ m3,則年均售水收入為1130.5萬元。根據白銀市白銀區財政局文件《關于兌現萬畝灌區體制改革公益性經費的承諾》,對《白銀區水利局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核定的萬畝灌區公益性“兩費”,區財政承諾每年予以兌現,“兩費”共243.78萬元。由此,工農渠年收入達到1374.28萬元,基本上滿足工程的運行費用,能夠保證工程持續穩定運行。
4、結論
本工程實施后,經濟內部收益率11.05%,當社會折現率為8%時,凈效益現值3329.63萬元,效益費用比1.22,靜態投資回收年限為11.2年(含建設期5年),經濟評價指標較優越,說明經濟效益顯著。從敏感性分析計算結果看,本工程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各種不確定因素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經濟內部收益率都大于社會折現率0.8%。因此本項目在經濟上是合理可行的。另外,可以為當地農林牧畜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地方企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同時也利于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滿足國民經濟評價指標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愛忠. 淺談甘溪泵站更新改造的節能效果[J].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2017(40): 99+101.
[2]方紹勤. 池州城區泵站技改效果評估[J]. 江淮水利科技, 2010(06): 15+48.
[3]史中興. 景電灌區節水措施研究與灌區更新改造項目經濟效益評價[D]. 西安理工大學, 2009.